西部宣传周
首页 | 电视指南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ENGLISH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陕西
甘肃
广西
西藏
内蒙古
青海
黄金周
新疆
宁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延边
恩施
湘西
 
  精彩看点
 
 

寻找早期生命的足迹

  1999年,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人类找到最早的祖先——昆明鱼。捉住这条鱼的就是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的舒德干博士。舒德干,1946年生于湖北鄂州市,198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

  八十年代初,舒德干在西北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深造后留校任教,从此他就一头扎进了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在这条略嫌枯燥的路上,他一走就是二十年。

  舒德干:“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探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几个关键时刻,各类生物是怎样起源的,他早期演化的状况是什么,我觉得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正好是人类一种精神需求所在,我觉得也可以算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所以可以说我们探索过去的秘密,我们探索动物门的起源,正好是当代人类高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范畴。”
 
  多年来,舒德干的主攻目标一直放在著名的云南澄江动物群。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他已连续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六篇重要论文,解释了高等动物门类起源研究中的许多重大悬案,为重新评价"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本质属性及规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特别是1999年发现并论证了"昆明鱼"和"海口鱼",更是将脊椎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

  舒德干认为:“我们人类属于脊椎动物的一份子,脊椎动物的起源常常是我们人类非常关注的一个论题,但是通过现代生物的研究,很难解决他,为什么呢?来自于不同信息,比如分子生物学信息、解剖学信息、形态学信息会得出一些彼此不一样的结论。但最可靠的信息,必须从古生物学的一些实证去推演出来,去把它发现出来,我们正好有幸在澄江化石库,就是寒武纪大爆发找到一系列化石,可以架起了一个桥梁,将无脊索动物,一直通过低等的脊索动物,到高等的脊索动物,就是真正的脊椎动物,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演化系列桥梁。”

  随着一篇篇重磅论文的发表,舒德干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5亿3千万年生动的古生物画面。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学术的广泛认同,1999年、2001年曾两次被我国两院院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进步",2000年他还获得了"长江学者成就奖"唯一的一等奖。这些也给他的发现之旅增添一些常人无法体会的快乐。

  舒德干说:“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先睹为快。就是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通过艰苦的努力,揭示出它内在的奥秘,先人一步看到事物的本质,那种快乐是不可言状的。那比吃些好东西,住些好房子,开一个好车子那种快乐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快乐正好对于推动整个基础研究的发展,改变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你也想到你的快乐,是跟社会的进步,跟人类认识自然是同步的话,你觉得你人生的价值非常值得。”
     
   (记 者:钟卫   编 辑:杨 治   来 源:陕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