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用心灵作画 ——詹建俊和他的作品(节选)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8日 14:50 来源:

专题:詹建俊艺术展

  

  作者 唐庆年 张士增

  《起家》和《狼牙山五壮士》(1959 年)代表了詹建俊整个青年时期的创作风貌。

  人们不难发现,詹建俊近年的油画作品,在他独特的、统一的风格中,又呈现出更为多种多样的艺术风貌。有些作品力图发挥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或画得很薄,颜料被稀释得流淌而下;或画得很厚,用画刀一层层地抹在画布上。有些在近乎平涂的色块之间,寻求画面情感的平稳;有些则在强烈的光感气氛中,创造了嘹亮的音乐化境界;有些痛快淋漓,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有些却在滞重的笔触中,使油画坚实厚重的特点达到某种极致……

  詹建俊的作品不是哲理的,而是抒情的。但是,他却不是“花间派”的,而是“豪放派”的。他的作品具有多种多样的面貌,“豪放”则是贯穿于他全部作品中的一条主线,是他的“个人风格”。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从他与中国画的“血缘关系”中得来的。

  1948 年他考入北平艺专之前,一直自学中国画,不知“素描”为何物,只是为了考试,经人点拨,才画了两张石膏画。1953 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又由组织分配到“彩墨画系”(即中国画系)当了两年研究生,向蒋兆和先生学习水墨人物写生,随叶浅予先生去敦煌临摹古代壁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就悄悄地融注在画家的血液之中了,他在技巧、手段上不断寻求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正是以在精神气质上、艺术思维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前提的。如果说他1978 年创作的《石林》组画是油画追求水墨效果的尝试的话,那么《海风》(1977 年)、《鹰之乡》(1979 年)、《清风》(1983 年)和《潮》(1984 年)中“风云流动”的骨架线则是着意于中国画式的“气势”和“韵律”的结果。

  近几年来,詹建俊经常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他在上面画了许多一两厘米见方的构图,颇有些像中国的篆刻图章。他在一幅画的创作思维和酝酿中,总是反复经营推敲这样的小构图,而一般不再作放大稿。他说:“画小反而能见出大;画好小,方能经营大。”他认为,画面起主要作用的是大的“势”、大的安排、大的骨架、大的节奏和大的对比。他在这些小构图的反复经营过程中,已经把握住了画面所需要的最根本的东西,而在画布上落笔时,则更注意作画状态和即兴发挥。这似乎也是“大写意”画法,不是冷静地对着模特儿找关系,而是处于一种“神遇”的心理状态之中。在笔与纸、笔与画布接触的一刹那,画面、工具、手、眼、心的回路接通了电流,感情的闸门已经打开,心灵深处的情思奔涌、倾泻在画面上。 

  詹建俊既喜欢贝多芬、肖邦,也喜欢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既喜欢京剧、评弹,也喜欢单弦、京韵大鼓;既喜欢达·芬奇、安格尔,也喜欢毕加索和非洲雕刻。他正是在这种广博的艺术学习中滋养了自己。  

  詹建俊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在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留在美术学院工作,再无其他“惊心动魄”的经历了。然而,他也并未游离于社会实践之外,从未脱离生活、脱离时代与人民。他始终以自己的作品和作品中的思想、风格,映照了自己、映照了别人、映照了时代、映照了社会。  

  艺术,毕竟是感情的轨迹,心灵的轨迹,人类生命的轨迹。“不光用眼、用手去作画,而且用心灵作画。”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詹建俊传授给学生们的心得之言,确是道出了自己在艺术上所不懈追求的真谛。

  

  

责编:雍莉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