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油画人物志·杨尧》 
——人与自然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4:47 来源:《艺术品投资》

     
    [内容速览]当时充满着一种革命理想主义,怎么生活都感觉那个时候是很朝气的,感觉到处都充满着希望和阳光。

——杨尧

  

杨尧《走进西部》系列作品

杨尧《情归故里》系列作品

杨尧105画室作品

杨尧作品赏析

杨尧

CCTV.com消息(《艺术品投资》):1957年8月2日,湖南常德的阳光格外明媚。下午的时候,一封来自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一位16岁少年的手上。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少年已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艺术家。他的名字叫杨尧。而半个世纪前,那明媚的阳光也如影随形,融化在杨尧的油画艺术中。

 

杨尧现在每天呆在油画工作室的时间至少在六个小时以上。2003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油画作品《走进西部》。2005年,《走进西部》系列油画再次在“当代中国画·油画风景画”展览中受到关注。

 

《走进西部》系列作品

谭天:杨尧的作品,用色是非常明朗、饱满的,这种美好纯真的情怀非常打动人。我们看他的风景画,总能感受到那是一片阳光灿烂的天地。

 

杨尧喜欢用饱满的金色基调描绘西部广袤深远的大地。当表现南方乡村时,他偏爱柔和的绿色,在恬静平淡的意象背后,是画家对故乡的追忆与眷恋。杨尧在自己的随笔中,对家乡是这样描写的:“它的美是溶化在山水里的,好像轻轻的一摇动,就要漾出来似的。家乡的风景,是我艺术上最好的启蒙老师。”

 

常德,古称武陵。它的秀丽风光随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名满天下。1941年,杨尧就出生在这座湘西沅江之滨的小城里。

 

1954年,13岁的杨尧顺利考上了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常德一中是当地最好的重点中学,上清华北大是学校里大多数学生的理想。可是,杨尧却一心要考美术学院。

 

杨尧:当我告诉我妈妈去学画画的时候,我妈妈就瞪着望着我,去画画有什么用啊,我也瞪着眼睛望着他,我想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只不过老师说画画好,做画家很好,早上也画,晚上也画,很愉快,很美吧,再也回答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1957年,杨尧来到武汉,开始在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系统地学习美术。那时候,学校特意开垦了15亩地,用来种植农作物。而杨尧的课程表中,也有一个特别的课程——劳动课。

 

杨尧:在我们教学当中有一个放工具的房,里面有锄头、叉铲子、箩筐这些东西,一到劳动课,大家都去了,都非常愉快,一劳动都很轻松,大家都在喊、叫,尤其是收获的时候,一挖就是一个番薯,一掰就是一个玉米,大家都感觉到一种收获的喜悦。

 

正是这种看起来与绘画关系不大的劳动课,培养了杨尧对土地的热爱。而他和自然之间这种水乳交融的情感状态,对他的性格和日后的艺术道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杨尧:当时充满着一种革命理想主义,怎么生活都感觉那个时候是很朝气的,感觉到处都充满着希望和阳光。

 

1960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从武汉迁入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这一年,杨尧升入到油画系,开始接受苏联写实主义油画的严格训练。

 

大学四年的勤学苦练,使杨尧获得了严谨的造型能力和写实技巧。1965年,杨尧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这时候,革命历史题材成为杨尧油画创作的重心。

 

1976年11月,为了创作大型油画《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杨尧与版画家潘行健来到江西革命老区写生。一进入井冈山,杨尧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风景写生当中,根本没有意识到意外的险情正悄悄逼近他。

 

潘行健:我们住在一个哨所的所在地,那是一个非常土的房子。

 

杨尧:夏天有人居住,冬天就没有居住了,我们就住在那里面。

 

潘行健:在那种情况下画一会儿手僵、脚僵,就原地跳,跳的身体有一点热气,手有一点热气,灵活一点再继续画。

 

杨尧有一天晚上,我跟潘教授吃完晚饭以后就休息,因为那里既没有收音机,更没有什么电视,天黑了就睡觉了,冷啊,就取暖。

 

潘行健:天太冷了,烧了一个炭盆,那天我们睡的比较早,杨尧先睡着了,我还没睡着,还有点清醒的时候,觉得手动起来好像没力,全身轻飘飘的,头又晕乎乎的,我又叫杨尧,叫了几声没应乎。

 

杨尧:我想自己爬起来,但是我的手脚都听不使唤了,飘飘然然的,浮来浮去,要想动哪根本动不了,但是没有痛苦,没有太大的痛苦。

 

潘行健:当时叫不醒他,我就用力把他撑起来,其实不动的话,自己一点也不想动,但要动的时候,好像硬着头皮命令自己动才能勉强的动一下。

 

杨尧:潘老师他还清醒,他可能意识到煤气中毒了,他就首先把那个窗子推开。

 

潘行健:我记得是推开的,趴在床上把伸手把窗户推开,一推开我知道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如果推不开窗户,我们两个现在就不会在这里,肯定那天晚上就完蛋了,推开窗户以后,我就拼命吸了几口气,新鲜的空气。

 

窗外涌入的新鲜空气,拯救了濒临绝境的杨尧。上个世纪80年代,各种的西方造型艺术和现代美学观念纷至沓来,而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也如同一缕缕新鲜的空气,激发了杨尧的艺术活力。

 

1983年,杨尧与广东几位青年画家成立了“105画室”。他们创作了一批抽象和表现意味的作品,完全与传统的写实主义油画背道而驰。一时间,“105画室”成为先锋艺术的代名词。

 

杨尧:转换到新时代以后,我感觉他有一种动力希望自己不断的变革,不能死守在一个地方。

 

潘行健:他对现在的东西,对时代的东西,对于艺术形式一些变化它非常敏感。

 

《宁静的空间》

1984年,杨尧创作完成《宁静的空间》,选入中国第一届油画展。同一年,杨尧的作品《沃土》,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大地和大地之上的生命,这些杨尧自幼喜爱的主题,经过艺术变形,呈现在了画面上。

 

谭天:一片红色的土壤上有一群绿色的小小的这种松树的绿苗在成长,寓意着一个在中国当时政治环境下还生机勃勃,艺术生命的省长,我觉得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受到和美术界专家的好评,也奠定了杨尧在由中国的新时期油画一个地位。

 

1993年到2001年,杨尧一直当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他在美术教育上,一直倡导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思想,包容各种艺术观念和试验,发现并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范博:他当时跟我说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很多教师带自己研究生的时候,要求自己研究生学自己,他说你不要学我,你按照你的路子来走。

 

开放的学术眼光和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非常具有活力。面对后现代艺术潮流的到来,曾经一度以先锋姿态亮相画坛的杨尧,却选择了回归的道路。

 

杨尧:我不能跟我的学生相比,我不能跟年轻艺术家相比,他们成长的路线跟我不一样,他要表现反抗或者是一种孤独了,我没有那个感觉,即使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感觉到阳光灿烂,他们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想法,我没有那么多想法,我感觉世界已经非常美好了,比我们原来好的多了。

 

在人物、静物和风景三个类型中,杨尧画得最多的就是风景。2000年以后,杨尧创作了近百幅作品,其中九成以上都是风景画。与大自然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使杨尧执着地用风景来诠释世界的美好。

 

谭天:在那幅《游艇》中,杨尧用细线画出来的直线和横线将画面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矩形和三角形,给画面增添了构成的意味。虽然这些手段都不是激烈的,但在经典油画艺术中,成熟的表现手法,要作一点点小的改动都需要做出非常大的努力的。

 

正是这看似平淡的改动,使得杨尧的风景作品具有了明显的现代特征。而以度假村为主题的小幅油画则勾勒出当代生活中难得的恬静和闲适。

 

杨尧的作品,被一种温暖柔和的调子笼罩着。这种温暖,从画家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照亮了世界,也照亮了画布。然而,他的风景作品中,却很难发现人的影子。

 

杨尧:一有人画面就热闹。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面对自然,欣赏自然。这样画画,我就能更深刻地表现自然。我一方面是画自然,一方面是画我心里的感受。

 

今天的杨尧,在艺术上依旧还是一位率真的少年,他行走在阳光里,不断描绘出人生的风景。

 

 

责编:张曦健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