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特约评论]"民族唱法"看什么?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1日 15:57 来源:CCTV.com

  原打算从原生态组比赛起,我每天都在看完直播后写点随感。可惜,昨天晚上居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想这可能是我这几天过于劳碌的缘故吧!然而,今天白天睡足了觉,仍然在看了三四个歌手的演唱后又开始犯困了。我忽然觉得:我之所以提不起精神,有相当大的成分是比赛缺乏亮点,至少比之刚结束的原生态组的比赛是这样的。

  说起民族唱法,虽冠以“民族”之名,其实是处处参照西洋体系加以改良的。究其历史,也不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宗立派,连所谓声乐比赛本身,也是模仿西方的。故它目前的不成熟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成熟起来,亮点多起来呢?

  对照西方美声唱法(主要指意大利派的歌剧、声乐作品)的声乐比赛,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歌手选择的参赛曲目都是评委、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剧中的经典唱段(笔者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位选手拿新创作歌曲参赛的)。

  在西方,观众之所以去看声乐比赛,主要是他们把声乐比赛当作是音乐会的一种特殊形式,故他们要欣赏那些成为经典的歌剧音乐,要看不同参赛选手对经典的不同理解——声乐 作品的魅力之一,是同一作品有一万个人的演唱,就会有微妙差异的一万种诠释。评委们所要品评的,首先是选手对作品的理解,而要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则很大程度需要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于是,围绕着乐感和技巧,男高音们会尽力选择音乐富于感染力且有表现高音C机会的曲目,如“烈火熊熊”、“冰凉的小手”之类,并不一定要选《军团的女儿》中那段绝对炫技的“9个高音C”。女高音们也同样:适当的时候要炫耀点儿花腔什么的,但最想得到认可的,是其对音乐理解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了卡拉斯的水平。

  参加这类比赛的选手实在是幸运——多尼采蒂、莫扎特、威尔弟、罗西尼、普契尼、比才……,有那么多的名剧名曲可任意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中国音乐史的新生事物,19世纪末以来,尽管我们可称之为经典的声乐作品还不够多,但回顾自黄自以来的声乐作品,有资格列入选手参赛的备选曲目作品其实也不少,比如《满江红》、《教我如何不想她》、《松花江上》、《嘉陵江上》、《铁蹄下的歌女》、《黄河怨》等等,估计在艺术水准和声乐技巧上堪称上乘之作的怎么也该有个一百首左右吧?!

  仅仅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应该能摸索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点,以及要表现这些作品所应具备的声乐技巧。

  重要的是,作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现象,我们有必要通过比赛让观众除聂耳、冼星海之外,得以了解、欣赏黄自、赵元任、李叔同、江文也、贺绿汀、朱践耳、罗忠镕、王西麟等一大批对发展民族音乐事业有贡献的人及作品。

  文/殷力欣

  殷力欣:中国古代文化史、建筑史学者。除本专业论文外,曾在《天涯》、《艺术评论》、《中国青年报》等刊物上发表乐评多篇。

责编:苗淼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