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评]歌儿,唱给谁听?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9日 16:09 来源:CCTV.com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青歌赛”上感人肺腑的原生态歌曲比赛落幕之后,民族唱法组的比赛登台亮相。姑且不论“民族唱法”这个称谓是否正确,单说这类歌曲。一首首听下来,我不禁要问:这样的歌曲,到底是唱给谁听的?

  “青歌赛”的电视节目是与观众互动的,其宗旨也是推陈出新,特别是推新人推新作,但是,一个歌手能不能被树立起来,一首歌曲能不能流传开来,光靠媒体主观的往外推还是不够的,也要靠观众拉一把。昨晚的第一场中,歌手们的选歌更注重难度和技巧,这显然是唱给评委听的。既然这样,观众凭什么要拉你一把呢?

  随着流行乐、摇滚乐的兴起,观众的审美早已与时俱进了。原生态歌曲和歌手的本真朴实符合了现代社会在喧嚣之后的渴望,于是,原生态就符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多年来,民族歌曲被赋予太多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选择了《纤夫的爱》这类俗歌,因为它不让人累脑子。即使民族歌曲有其实用性,这些年的创作者们却已经不屑于励志育人如“戒烟歌”所承载的小任务了,而是把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使命都扛了起来。气势越搞越大,其娱乐性则越来越不靠谱。显然,这类歌曲是为了唱给领导听的。

  为什么不能唱给自己听呢?也有人说,民族歌曲有广大的受众群,广大的农民兄弟喜欢啊。这种说法未必真实,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北京的郊区农村,民间的丧事仍然保留“唱戏”的习俗,碰到喜丧的话更是要大唱三天。这些被雇佣的乐队歌手也都是农民,他们选歌有个特点,就是唱经典的戏曲、民歌曲目以及流行歌曲,如《花为媒》、《茉莉花》、《老鼠爱大米》等,更多的是唱港台老电视剧的插曲,却少有民族唱法的歌曲。

  八十年代初,嗓音甜美用气声发音的李谷一迷倒过我,然后就是邓丽君,虽然后来中国出了很多优秀民族歌手,但是他们都被我跳过了,如果说农民兄弟喜欢后来那些苍白空洞的民族歌曲,我想,那也只是看电视的时候被动接受罢了。事实上,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听民族唱法的歌曲呢?如果一种唱法或者一种歌曲在不被大多年轻人喜欢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在电视里“流行”多年,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和大多音乐听众一样,我不懂乐理,对歌手们的演唱技巧和瑕疵难以分辨。但是我能感知歌曲是不是好听,歌手是不是动情。在我看来,这些民族唱法的歌曲全都干净得像蒸馏水一样,似乎缺点什么。歌曲尚且如此,那歌手们的个人魅力呢,个个形象端庄举止大方,没有负面新闻,几乎全是德艺双馨的完人坯子,或未来的人民艺术家。可惜,这类歌曲和歌手全投其所好的唱给别人听,惟独不唱给自己听,连自己都不能打动,观众当然不会产生共鸣,更别说动情了。这样下去,也许醇美的原生态将被正名为“民族歌曲”,而现在所谓的民族唱法和民族歌曲将成为被挽救和保护的对象了。

  文/荧荧

责编:苗淼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