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拯救原生态 留住生生不息的文明薪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4日 19:16 来源:

 “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马鞭子一甩我就回口里。不大大那个小青马,我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我两天到。”这原汁原味而又质朴淳厚的歌曲,对于听腻了流行音乐的耳朵来说,无疑会为之发热和动情。这首歌的唱法被叫做原生态唱法,是今年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推出的一大亮点,与美声、民族、通俗等唱法相提并列,成为第四种唱法。

  其实,这并非原生态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随着原生态音乐、原生态歌舞剧等艺术形式的频频出现,原生态已经由安静变得热闹,已经从乡土民间走向了现代都市。

原生态 不事雕琢的本色

  什么是原生态?对文化艺术很有研究的内蒙古文化厅副厅长明锐说,原生态就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创作出的表达对生活和劳动热爱的最纯朴的、不加修饰的情感艺术。

  明厅长还饶有兴趣地介绍了他在一个牧民家里亲耳听到牧民为抚慰正在生产的母羊而哼起长调的情景,母羊在这种没有固定旋律的歌声中渐渐消除了恐惧和不安,最终顺利生下了小羊羔。他说,这让他更加理解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原生态文化艺术是没有被污染的青山绿水。原始、朴素、自然、不事雕琢,造就了原生态独特的艺术潜质。

  是什么造就了原生态?有人说是偏远落后,是信息闭塞。而内蒙古艺术研究所所长乔玉光则不这么认为:“不能说是偏远落后造就了原生态,因为发达地区也有原生态。北京的胡同文化也属于原生态,难道可以说北京偏远落后、信息闭塞吗?”

  他还说,原生态不是地域、民族的划分,而是指一种文化的保存状态。人们之所以关注那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原生态,是因为他们不为外界所知或知之甚少,所以感觉到新奇。

返璞归真 马背民族演绎纯粹美

  最近几年,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原生态、喜欢原生态?为什么用土腔土调唱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阿宝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呢?乔所长说,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要继承好中国的传统文化。

  内蒙古曾经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合之处,千百年来,美丽的草原上孕育着博大精深和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近年来,马背民族普遍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保留民族的特色才能抵御冲击这一道理。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集中在原生态的身上。

  独有的地域特色成就了蒙古族原生态艺术的自然、纯粹和不受世俗侵扰。就在这片广袤的绿草地上,原生态找到了丰厚的艺术土壤。长调、呼麦、乌力格尔,搏克、四胡、安代舞,这些生在草原、长在草原的最自然、最纯粹的原生态艺术是千百年来马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乡野走向市场 是喜还是忧

  原生态撷取了生长于当地山水中最精华的艺术文化内容,具有非常鲜明的本土特色。原生态艺术被更多的人认可是可喜的,至少重视原生态这一新动向,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然而,正如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那顺所担忧的那样,很多原生态艺术只存留在文化传承人的技艺当中,其存在形态非常脆弱,如果其存在的载体———人一旦去世,便带走一片文化遗产。此外,保护和开发也令人担忧。内蒙古的长调、呼麦、漫翰调等原生态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被刻意地附着在某些带有功利性目的的商业行为上,那么,我们很难保持其原生态的本位。

拯救原生态 留住艺术的根

  如何拯救原生态?专家表示,首先要做好传承工作。

  内蒙古是最富集的原生态文化省区之一,有相当丰富的原生态艺术需要传承。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投身到了民族文艺当中,使长调、呼麦等原生态艺术形式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第二春。

  在对原生态艺术的拯救中,不但要继承、保护,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要在保留好原生态的基本要素、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吸收有益成分。

  继承、保护和创新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的。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就对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重点普查。

  在这方面,内蒙古文联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调查,民协认定和命名了民间文艺之乡和民间文艺之家,以及像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这样的原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加以保护。

  明厅长说,近日民间的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申请成立各种保护原生态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下一步,内蒙古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来摸清家底。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确保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建立档案、数据库、网站,为原生态艺术的研究、认定、保存、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自治区还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以此来拯救原生态,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文明薪火。

(来源:西部时报 记者郝绪荣)

责编:吴祺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