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当“青歌赛”暂时冷却下来的时候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8日 15:05 来源:

  不知为什么,这几天在无多的工余时间撰写“点评余秋雨”的同时,我享受着一种冷却之美。为期二十天的本届团体赛从一开始人们的观望,到“青睐与质疑”并存的中期……,直至最后交夹着欢笑与懊丧、喜悦与悲伤、赞誉与嘲讪的尾曲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之前对此肯定的、否定的、无所谓的人们都回到了平常,回到了平常的工作、平常的或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中了。

  之所以本届“青歌赛”吸引了上至六七十岁,下至十来岁、二十来岁的上亿观众的眼球,我想与目前严重缺乏高品质的、“义务性”的文化美餐与已经变了调的“社会品味”有关吧。十多年前乃至更近一些的岁月里,不论是上至像“央视”这位的国家级“文化”单位,还是下至文化站之类的街道“文化”单位,每年都能够时不时给人们义务端上多种多样的文化美餐,但近一、二年不知怎么了,这许多的义务性质的文化美餐被许多“看似无偿却有偿”的、明曰市场运作暗里“商业化”了的“秀”替代了,许多人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文化之餐了——这正应了“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便是在这种世风之下,“青歌赛”成了这许多人追求文化享受的最后寄托。虽然本届“青歌赛”也注入了看似“时尚”的手段(如短信互动参与),实际上却是同那些“秀”一样渗杂了腐朽的东西。但人们仿佛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握紧“青歌赛”的手了,好在毕竟“青歌赛”在总体上还呈现着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所以,“青歌赛”拥有了许多像我一样不大不小、不老不少的“粉丝”,还有像我父母那样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像我儿子那样十几岁的少年。我们确实在这二十天中获得某些已经久违了的艺术享受,在享受中我们品藻着文化与艺术的芳香——这正是从其它众多的“秀”中无法获得的,而这一点,中间的知识问答环节至少是功薄蝉翼的吧。所以,在暂时冷却下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感谢参与赛事的每一位歌手,是他们首先用多年不易的“修炼”垒构了一场场艺术的晚餐。不论在他们赢得或放声高歌或浅吟低唱之后的掌声之际,还是在他们没有答上综合知识题而自感惋惜的时候,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他们面对观众面对自己的那番认真那番真诚。不必否认他们中间有人因诸种原因不尽人意,但我们做为享受者对奉献者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苛求吗?

  任何事情都会尘埃落定,我们勿须啧怪落定前的不足,自然,最终,我们也不必颂扬落定后的圆满。只要我们记住,在如今纷乱的“作秀”时代,还有还算清纯的“东东”在不远的前面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当又一次高潮来临的时候,我们才会深感之前冷却中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来源粉丝网:面粉上市)

责编:赵蕾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