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也谈“青歌大赛”中
选手的音乐素养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30日 13:28 来源:

  前几日曾写了一篇“青歌大赛听余秋雨点评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有朋友说这是音乐大赛,文化测验只是多余。且不说是不是多余,现在只就此次大赛显露出的音乐知识问题略谈一二,我想这些都应该是选手的专业了,应该有不错的表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瑶族舞曲》是一首精典的民乐合奏,而唱美声的选手却不懂民族音乐,是学生不学无术还是学校的音乐教育有问题?同样觉得可悲的是,一位唱民族唱法的歌手却不知道《紫竹调》流传于哪个地区,这更令人不解了,学习民歌,演唱民歌,难道只知道拿到歌谱张嘴就唱,却不管它的音乐背景吗?一个歌手不仅要学会多首民歌,更要知道每一首民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否则你怎么能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怎样才能声情并茂地演绎歌曲呢?

  此次比赛有一个新题型,那就是让选手听两首歌曲,先听前几句,后续唱两句。一首是民族歌曲、一首是流行歌曲,奇怪的是很少人得满分的。无论是民族还是通俗歌曲,都是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歌曲,如果说民族歌曲有些遥远或是生疏、或是不屑的话,那流行歌曲大都是近几年的,也很少有歌手能完整续唱下来,歌词不好记也有情可原,但有的甚至连哼几句旋律都勉为其难,相差甚远,难怪徐沛东教授委婉地说:在唱好自己歌曲的同时,还是多听、多记一些别人的好歌,这对你个人的演唱水平、演唱技巧是会大有裨益的。

  更让人好笑的是,唱西洋歌剧的选手在回答“蓬皮杜艺术中心”在法国的什么城市这一题时,竟然把法国首都说成了伦敦,一个唱西洋歌剧的歌手回答问题如此张冠李戴,你能笑得出来吗?余秋雨评委说,对于一个学习西洋唱法的选手,我们不能以要求“原生态”歌手的水平来要求,因为你们毕竟是专业学习过,与“原生态”而言是比较见过世面的,但在回答基本的常识问题时却谬之千里,真正贻笑大方。

  退一步说,一位歌者,或许不需要太广博的文化知识,不需要太高深的文学修养,但为了唱好每一首歌,至少应该了解与歌曲相关的一些内容、诸如歌曲背景、产生年代、词曲作者、创作动机,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歌曲,才能更传神地表达歌曲内涵,才能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完美地奉献给观众,让听者有一个美的享受。如果只是学会技巧,纯粹用技巧演绎歌曲,使歌曲干瘪毫无生机,那么与传声筒何异?!

  我想大家都知道《祝你平安》这首歌,该曲的原唱是那英,它是电视剧《都市平安夜》的片尾曲,然而播出后反响平平,后经孙悦质朴、动情的演绎,成为传唱佳作。可见每一个歌手生活阅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也就注定了歌手在对一首歌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也就让听者有了不同的感受。演唱者对歌曲的把握与理解不仅可以为歌曲锦上添花,也为歌曲的流行立下汗马功劳;再比如歌曲《懂你》,同样是满文军演唱,第一次演唱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次年,经过第二次重新包装、深情演绎,再配上宋春丽主演的电影画面,一曲生情并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歌曲火爆起来。为什么同一首歌、同一个人演唱在两年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想时间的沉甸、对歌曲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可见文化的积累、人生的历炼、生活的经验等都会对理解歌曲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一个歌者不要以为只要会了五线谱,能看懂7个数字的不同排列,张嘴便唱就可以了,一首歌曲如果没有感情投入、没有真情实感的倾注,没有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文化素养,对歌曲的理解只能是机械的、呆板的,唱出的只是旋律而没有情感,而一首没有情感的歌曲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的音乐名家名曲,都是一种有机营养,多听、多看、多学别人的佳作,对自己百利无害。

  真诚希望每一个歌者能在学会基本乐理的同时,涉猎更多的音乐知识、文化知识,丰富自己,也丰富歌曲的内涵,给听众留下回味绵长的艺术享受。

  (来源:蓝色月光博客网)

责编:晓宇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