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综艺频道 > 相声名家系列:冯巩 > 相声名家系列:冯巩 > 正文

泛相声:相声艺术创新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8日 10:04

  相声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对传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回顾传统,立足现在,开创相声事业的未来。冯巩介绍说,现代相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相声的传播手段的变革为标志,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脉络。

  一是相声从传统的撂地摆摊到走向舞台,成为舞台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侯宝林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候宝林先生关注了文人阶层,使他的相声雅俗共赏,他的段子里剔除了庸俗逗乐的传统成分,却依然赢得了“草根”社会的听众,不能不说是技高一筹。他的表演风格是唯美的,吸收了京剧里的许多表演技法,这对相声成为舞台艺术起到了一个规范作用。侯先生是新相声的里程碑。

  相声往前发展,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并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等等,这也是第二个阶段要致力的事情。这时的代表人物是马季。马季将传统的功底化用在自己的相声创作和表演中。在那个时代,他的表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样,马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而且开创了歌颂性相声的先河,把相声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姜昆从歌颂相声开始,逐步走向讽刺型相声的。他的作品也具有代表性。

  同时,现代的广播和录音录像等等技术,也迫使相声艺术变革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以适应新的时代。比如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些都是适应新的形势的改革。相声的创新也逐步过渡到了第三个阶段。

  冯巩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泛相声”这个概念。他说,现代很多相声的创作和表演是针对着电视演出来的。因而也把相声叫作电视相声,也叫泛相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相声,也不是小品。但是以前很多人反对这个,当然也有人赞扬,只有这样,相声才能留下来。适者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发展。过去是撂地,到了舞台、大剧院、体育馆,表演空间不一样,就不能站着说,得运动着说,到了剧场,就不能聊天,不是聊天的环境,和观众的空间距离没这么近,很远,现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是运动的,多大呀。这对我们的表演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同样,电视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改变,也使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发生了改变,观众不仅要听“声”,而且还要看“形”,回味“情节”和“叙事”等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彻底要抛弃传统的东西,传统的一些技法还是可以化用到现代作品中来。包括从作品到表演的三翻四抖,铺平垫稳,包括吃了吐,欲擒故纵,这些不仅是表象的东西,是更深的东西。是从整个作品的人物关系来看,三次铺垫,一次甩包袱,这些简单化的东西,助长了一些人的程式化的表演,不是感性的,是理性的,觉得应该发展。

  每一个相声演员都随着这种相声的传播媒介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自身,但是有时并不是自觉的。再传统的演员也得适应这种传播媒介的改变而相应地作出变革,再创新的演员也不能脱离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

  因而,冯巩觉得相声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泛相声的时代。这种泛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表演空间的“泛”,不像以往,相声表演是天桥卖艺或者是在舞台上进行,而是进入了演播大厅甚至是体育场。二是在相声艺术的内容上的“泛”,以往相声的表现内容也是很泛,但是有些是取悦于人的,有些甚至是低级趣味的,成为舞台表演艺术以后,去掉了那些插科打诨的,低级黄色的,而是朝向幽默化的方向发展。三是传播手段的“泛”,相声表演的成果既可以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通过录音带、录像带的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或者转播,互联网的出现,相声甚至可以在网上点播。这些必然使相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表演上推陈出新,而出现了第四泛——表演艺术上的“泛”,相声的表演和创作,创新性吸收了新的现实内容,新的传播手段和技巧,那么,在艺术形式上必然要进行创新,在艺术上广泛地吸收其他姊妹表演艺术的长处,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现实,适应新的时代,适应观众的新的需求。而这些才顺应了相声作为通俗艺术的一种本性。

  “泛相声”也许是我们时代相声现状的最好的总结,现代相声艺术的创新正从这里出发。传统的艺术也正是一代一代的努力,才能葆有青春,走向光辉的未来。(节选自《听冯巩说相声》 作者:周泉)

(编辑:凌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