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答疑 第一次答疑  


一、设计基础资料
Q1: 是否能提供一张可以显示出新址园区周围现有或将有的高层建筑物的平面图?
A: 最近我们也在尽最大的努力去收集, 只要能得到, 我们会马上提供给你们。但从现在到7月15日回标这段时间内, 根据目前CBD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新台址周边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能够提供的资料将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新的资料能提供给你们, 请根据现有CBD的资料进行设计。

Q2: 招标文件(附件)中所提供之1:5000平面图是否有CAD软件版本?
A: 经与北京规划委员会联系确认,不能提供1:5000平面图的CAD版本。

Q3: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地下结构应和新址四周CBD内其他建筑的地下结构相连结,请提供目前新址四周的地下规划图(地下通道、地铁等)?
A: 我们将与CBD联系获取这方面的资料。
但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 在2002年7月15日之前, CBD管理委员会可能提供不了经批准的地下规划方案。

Q4: 请提供在招标会上做项目演示的资料(包括新址园区照片、CBD影片等)?
A: 招标会上用做项目介绍的演示资料中的一部分是由我方提供的,我方将尽快上传至CCTV.COM网站链接的新址工程页面上。而另一些资料是由CBD管委会提供的,我们会设法与CBD联系获取,
贵单位也可自行联系CBD索取。

Q5: 请提供新址周边建筑及环境的详细资料,以便制作1:1000环境模型及了解新址现状。
包括:
1) 现有建筑如东三环路西侧的财富中心、嘉里中心、京广大厦,及朝阳路南侧的办公楼及住宅楼的详细资料(详细、立面、剖面)。
2) 规划建筑(规划假定的平面及高度)
A: 我们最近也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收集, 只要能得到, 我们会马上提供给你们。但从现在到7月15日回标这段时间内, 根据目前CBD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新台址周边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能够提供的资料将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新的资料能提供给你们, 请根据现有CBD的资料进行设计。

Q6: 现在财富中心的设计是怎样的?
A: 我们将尽可能提供与财富中心设计有关的情况。

Q7: 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新址园区周围建筑物的资料吗?
A: 我们最近也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收集, 只要能得到, 我们会马上提供给你们。但从现在到7月15日回标这段时间内, 根据目前CBD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新台址周边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能够提供的资料将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新的资料能提供给你们, 请根据现有CBD的资料进行设计。

Q8: 附件内之"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补充规划意见书>"第五项之其它要求中建议布置对公众开放的文化设施15000平方米。请问此项目是否已包括于电视文化中心之使用要求内?请指示。
A: 这15000平方米的建筑是包括在电视文化中心内的。

Q9: 新址园区的西边界沿三环路可以在道路牙上开路口吗?
A: 在西侧三环路边可以在道牙上开路口。

Q10: 中心道路-E8和N10上所需的行车道数量是多少?
A: E8和N10路上、下行均应各有自行车道一条和机动车道两条。

Q11: 新址园区与其它园区的地下连接通道的位置在哪里?
A: CBD地下部分整体规划还未出台,新台址的地下连接,主要是在西侧设置地下一层人行通道连通财富中心。在西北方向,要有通向未来地铁六号线位于朝阳路呼家楼站的地下通道。在园区南侧,拟设置一个位于地下一层的人行通道连接至CBD核心区,同时还将设置一个地下二层或三层的车辆行驶通道。按照北京市目前的规定,地下一层人行通道顶板的设计标高是-2.8米。除以上几个方面的连接以外,未来CBD规划还可能有在其它方向上的连接要求,目前还不能确定。

Q12: 西北角的新地铁车站的规划是怎样的,另外,地铁的行驶方向是怎样的,南北向还是东西向?
A: 新址园区西北方向的地铁站目前还没有设计,设计工作将在2006年左右进行。未来地铁走向将沿朝阳路双向运行。

Q13: 沿三环路人行道的宽度要求是多少?
A: 在三环路一侧建筑退线以后, 不再考虑人行道。

Q14: 根据CBD规划,东南角的绿化带公园是"科技园",对科技园有什麽具体的要求吗?
A: 在CBD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北京商务中心区》资料内提到的"科技信息公园"只是CBD管理委员会征集商务中心区整体规划方案中的一个概念。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CBD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规划意见书》和《补充规划意见》中没有规划"科技信息园"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新址园区规划时, 没有必要考虑规?quot;科技信息园"。

Q15: N11道路东段的道路宽度及车道的数量是多少?
A: N11路宽为25米,上、下行各有自行车道一条和机动车道两条。

Q16: 目前有何种公共交通工具可达新址园区?将来的情况又如何?
A: 目前新台址西侧三环路, 北侧朝阳路, 南侧光华路上均有公交车辆运行。
未来新台址四周道路上将均有公交车辆运行。而且沿朝阳路将有地铁双向运行, 沿三环路西侧南北方向有地铁双向运行。
 
二、总图规划
Q1: 在计算有效建设用地时,是否未计算某些已建区域?
A: 在187,000 m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内无已建区域。

Q2: 在计算总建筑面积时,机房及设备机房是否包括在内?
A: 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包括所有机房和基础设施用房面积。

Q3: CCTV中心的停车场可以设在新址园区的西南角的公园的地下吗?
A: 首先新址园区东南侧绿地的位置和形状是可以变化的, 也就是说, 这块绿地可以根据你的设计放在新址园区的其它位置。这块绿地下边可以考虑建地下停车场。

Q4: CBD规划对横跨三环路的过街天桥的要求是什麽?
该通路是从新高架三环路下通过吗?
A: CBD的该方案尚未出台。我们所知道的是未来三环路高架以后, 高架桥下面是道路的辅路。

Q5: 在新址园区中和新址园区周围会设置新的交通信号灯吗?
A: 在E8和N10路上进、出新址园区的位置有可能要设置交通控制灯。在新址园区内部将不设交通控制灯。

Q6: 新址园区允许的最大的地下挖掘深度是多少?
A: 目前对开挖深度没有特别限制。

Q7: 建筑物或人行通道可以跨越新址园区道路吗?其要求的最小通行净高是多少?
A: 建筑物或过街通道可以跨越新址园区内的道路, 最小跨越高度为5米。

Q8: 根据CBD 规划,CBD园区内设有"观景台",我们想得到相关资料。
A: 此"观景台"是CBD的一个设想,应跨越高架后的三环路上方。但目前CBD没有确定的方案,新址方案设计暂不考虑与此"观景台"的连接问题。

Q9: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规划要求中将建设用地120,000 m2范围内的建筑密度限定在35%,对于拥有大量演播厅、剧场及音乐厅等大尺度空间的央视来说似乎偏低,能否以功能合理性为前提,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A: 计算建筑密度用的建筑用地面积应该是建筑用地四周建筑退线以后的面积, 其值大于120000平方米。另外, 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规划意见书》和《补充规划意见》中对建筑密度没有要求。而标书中提出35%的建筑密度是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
 
三、建筑设计
Q1: 请阐明七座建筑和四个区域之间的区别。
A: 4个功能分区与各区内楼宇关系详见下表。

分区 区名 区建筑面积 区内楼座 楼座建筑面积 楼座主要功能
A区 业务区 129000平方米 主楼 129000平方米 高级管理人员、频道管理人员、职能部门
B区 新闻和播送区 131000平方米 新闻楼 74000平方米 新闻节目制播
      播送楼 57000平方米 节目播出、信号调度、技术基础设施
C区 制作区 209000平方米 制作楼 93000平方米 综合节目制作
      电视文化中心 116000平方米 酒店、剧场、音乐厅、展区、多功能厅等
D区 综合服务区 84000平方米 研培中心 13000平方米 研究、培训
          (可考虑与配套服务中心合并)
      配套服务中心 27000平方米 就餐、医疗、文体活动
          (可考虑与研培中心合并)
      警卫楼 4800平方米 园区警卫
      停车楼 32000平方米 特种车辆、普通车辆
      其它 7200平方米 变电站、煤气调压站、热交换站等
  (其中变电站、热交换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摊到其它区域或楼内)
    总建筑面积 553000平方米  

Q2: 剧院观众厅和音乐厅的使用
预计进行何种类型的演出以及举行的频率如何?
A: 剧场用于演出歌剧、话剧及一切商业舞台剧目;音乐厅用于举办音乐会,演出的频度无法预测。

Q3: CCTV是否允许把标为"地上"的大型制作演播室设在地下,同时设有供专用车辆通行的通道?
A: 不允许把大型演播室设在地下。

Q4: 设计大纲要求两个大型观众厅,我们认为观众厅为固定式座位(1500-800),请确认。
A: 两个大型观众厅为固定式座位(1500-800)。

Q5: 请确认酒店的房间总数,300或350?
A: 酒店客房总数约300间。

Q6: 新址北侧为既有公寓(临朝阳路),请问新址内建筑物是否有任何退线要求?
A: 请根据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来考虑新址园区北侧的建筑退线。
 
四、电视工艺
Q1:
1.1
新闻和播送大楼 - 演播室高度
演播室高度:我们通常依据下列公式计算演播室高度
CYC Ht = (L×tan13.5)+1.8m
此处CYC Ht=背景画幕高度
L = 演播室最大尺寸
Tan 13.5表示以4:3的比例拍摄时平均摄像机物镜视角的一半。
确定背景画幕的高度后,再加上结构和空调所需的高度。
使用这种方法,所需高度可以大幅度减小。
 
1.2 演播室看起来非常高,背景画幕为7米,总高却有16米。
A: 以400平方米演播室为例:L=22;W=18,则
CYC Ht=(22×tan13.5)+1.8=7米
请注意,7米是拍摄空间高度,而16米是演播室总高度,既拍摄空间上部还有9米空间是设备层,包括灯光系统、通风系统,检修马道等设施。

Q2: 建议演播室宽度/长度之比为1.2:1
这个比例允许调整吗?Ridgeley 说若维持这个比例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切实际的数字?
A: 1.2:1是近似值。

Q3: 80m2 (6个演播室)和150m2 (6个演播室)演播室的辅助区域都是相同的,并且都有独立的配音间、节目监制室和制作机房,就好象我们设计的是数个独立的电视台,而不是具有像配音间及制作机房等部门的互相协调的电视配套设施,,一定要这样做吗?
A: 此需求是必须的。

Q4: 关于演播室与控制室之间的隔离窗
世界各地的许多电视演播中心都取消了控制室和演播室之间的隔离窗(除音乐播音室外),原因如下:
(1) 窗口对监控演出没有帮助,监控演出只应该通过控制室内的监视器,因为监视器显示的与观众看到的相同。
(2) 昂贵。
(3) 使控制室的音响效果复杂化。
(4) 窗口经常会被背景画幕盖住。
A: 在小型演播室(250平方米以下,同层设计)内观察窗还是有必要设置的,实际中也可考虑此面全部为玻璃墙,但要注意声学问题。

Q5: 声音控制室
"对称多边形"必须多于四边吗?果真如此,这种要求的理由是什麽。(这可能是翻译错误)。
A: 从声学角度讲,多边形易于减少声音反射,实际上多边形可以通过内部装修得以解决,与建筑结构关系不大,当然装修材料也很重要,关于这一点,建声设计专业容易解决。

Q6: 演奏台
演奏台指的是乐池还是 Band Shell 音乐台(凹形的、后部由作为共振板的近似半球形的墙壁构成的音乐台)。
A: 音乐厅舞台应能够演奏大型交响乐。

Q7: (现在和将来)楼顶上设置的通讯器材的具体要求是什麽?如微波传送天线等等。
A: 主楼顶部设置微波天线和卫星接收天线。

Q8: 对播送大楼楼顶的通讯器材的具体要求是什麽,如微波传送天线?该楼楼顶部朝南的方向必须完全不被其它建筑所遮挡吗?
A: 播送楼顶部设置卫星接收天线,该楼若设计在新址园区最南部,可能遮挡较重;若设计不在最南部,卫星天线遮挡问题不太严重,可以忽略。
 
五、设计成果要求
Q1: 对1:1000总体模型的尺寸要求是多少?
A: 1:1000总体模型只要求包括新址园区周边的道路。

Q2: A0展板的最大数量是多少?
A: 限十张内。
 
六、其它
Q1: 哪一个设计纲要优先?是总体的设计纲要还是详细的设计纲要?
A: 《需求分析报告》及《<需求分析报告>附件》(以下合称"需求分析报告")是业主对新台址建设工程的基本功能要求,而《招标文件(附件)》中"附件二: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是根据业主的基本功能要求对园区及建筑物所做的比较具体的安排。建筑设计方案必须满足"需求分析报告"中关于电视工艺的要求。

Q2: 本工程是否有分期竣工的要求?若有的话,哪一些要优先完成?
A: 本工程必须一次整体完工。

Q3: 是否有一些计划将在将来扩建的部分?(扩建部分可以是一处或多处)
A: 无扩建计划。

Q4: 中文版之设计成果要求1:500的单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图,英文版则要求1:1000,是否以中文版为主?请指示。
A: 请以中文版为主。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