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素质教育——做人教育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1日 15:23 来源:

  素质教育——做人教育

  蔡鹏

  蔡鹏,男,现年25岁,湖北红安人,此前为成人自考大学生,戒除网瘾后考入了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网瘾程度较重,网龄四五年,半年成功戒除网瘾

  2002年10月6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从此使我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就是陶宏开老师。

  难忘的“第一课”

  那是国庆长假的一个早晨,爸爸妈妈提着一些水果来学校看我。我习惯性地将接过的水果随手堆在房间角落。父母不停地嘘寒问暖,我却无动于衷,反而还皱起了眉头,嫌他们啰嗦。看到我这样,爸爸话锋一转,开始提及他的一位老师:“最近,我的老师从美国回来了,我们和他的关系很好,正好趁今天来武汉的机会,想去拜访一下他,你正好放假,跟我们一起去他家玩玩儿吧?”当然,事后我才真正明白,我父母是有意这样安排的——看似随便地把我带到陶老师那儿去,实际是让我接受如何做人的教育,因为在30多年前他们就领教过了陶老师教育方法的厉害。

  这是我第一次从父母那里知道陶老师,“陶老师”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如同美国一样遥远,我想,反正今天没事,就去玩玩儿吧,不知道美国回来的人会有什么不同呢?好奇心驱使我跨出了房门。

  我们来到陶老师家,客人很多,其中就有爸爸妈妈的同事和他们的老同学。我脸上挤出一种僵硬的笑与他们打着招呼,因为在这种场合下,往往是我比较难堪的时候,这些人经常会问到我的学习情况,而这正是我所忌讳的。果然,在吃饭时陶老师问起了我的学习、生活情况,我顾左右而言他,并且不时地使用“如果”这个词来掩饰我现在的状况,例如“如果以前坚持好好听课,今天就会给父母脸上多争点光”,“如果不是玩儿电子游戏,会考入一所一类的大学”……在我说第四个“如果”的时候,陶老师打断了我的话:“No if!No if!我很奇怪为什么你这么喜欢说‘如果’呢,生活就是现实,而不是虚幻的假设,生活没有如果!”这句话震动了我,虽然我不得不承认他所讲的话很合理,但是我内心仍然有些不快,因为他否定了我的观点,使我在很多人面前“丢了面子”。我开始用沉默做消极抵抗。

  饭后,父母坐在沙发上与陶老师聊着他们当年的师生生活,聊着现在的子女教育问题,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到我身上来了。妈妈说:“陶老师啊,幸好您回来了,我这个大儿子完了……”忽然之间我觉得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今天好像不是来玩儿的,而是来挨批评的!于是我用愤怒的眼光射向她,起身大吼道:“你说什么!叫你别说你还说!”妈妈的眼里噙着泪水,不敢再说了,爸爸坐在旁边一边叹气一边摇头。就在我用这种眼神封住妈妈嘴巴的同时,陶老师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在我家里你还敢这样猖狂!她是你的妈妈,你到底有没有良心!你父母还是我的学生呢,你竟敢这样放肆!再这样的话你就出去!”

  我愣住了,陶老师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我一跳,他那如洪钟般的声音更是狠狠地震碎了我那副嚣张的神情。在我所接触的人当中,从来没有人用这样大的声音对我怒吼,他那充满怒火的眼神将我的无礼瞬间烧成灰烬。我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位奇怪的老人,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陶老师继续说:“你懂不懂要爱你的父母?你连亲生父母都不爱,都不尊重,实际上也是不尊重你自己,你也不会尊重其他任何人!”我默不作声,低着头掐着手指。这时候他的语气稍微平静了一些,跟我讲了尊敬父母、珍爱家人的重要性,然后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凶狠地对待母亲。我告诉他,对于妈妈的唠叨我已经无法忍受了,从内心已经反感到了极点;爸爸又是如何的大话连篇,空道理一大堆。这是我第一次向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诉出苦衷,把内心积压多年的话全部抖了出来,感觉像卸下了一个重担。

  我十分佩服陶老师不管我讲得是否有道理,在谈话过程中,他始终能静静地听我把话讲完,这是我父母从来做不到的。更令我惊讶的是,陶教授还能把我说的事情复述一次,再耐心地帮我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说教方式的不科学,二是由于我对父母亲情的不理解,以及我没有真正去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他耐心的谆谆教导下,我感觉自己没有必要再为虚假和错误做任何消极抵抗了!那时候开始,我那扇已经生锈的心灵大门第一次向他敞开。之所以接受了他的批评,认可了他对我的教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错误,并科学地帮我分析,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做人。他能当着我的面批评我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引起了我内心的强烈共鸣,他的一言一行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真正尊重我、关心我的朋友,而不是板起脸来装腔作势的老师。

  看到我的头渐渐低下去,陶老师说:“你刚才的举动已经深深伤害了你妈妈,现在跟她说声对不起。”我站起身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在临走的时候,陶老师还对我说:“以后每个星期天会有些学生到我这里来学习,你愿意来的话就来吧!”正是这种尊重我自由选择的口气,让我点了点头。

  这就是陶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从此他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陶老师并不知道我的过去,因为妈妈生怕陶老师不肯接受教育我这样一个不懂事、学习差、喜欢打架闹事的野孩子。但是她错了,在后来我成为陶老师的志愿者和助手期间,看到那些上网严重成瘾、厌学逃课、打架闹事、抽烟、喝酒、赌博以及早恋的孩子们在他的教育帮助下,一步一步走上生活的正轨,才深深领悟到他对每个孩子的关爱是多么自然,多么真切,多么情深意重!而我,能得到陶老师的关爱,又是多么的荣幸与自豪!

  在今天做志愿者的时候,我曾经见到很多父母的痛苦哭诉、下跪求助,也与不少网瘾孩子做过心灵沟通,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在沟通过程中,每次分析这些问题就好像在做“自我解剖”,在教育他人的同时更是在教育自己。我十分理解和同情那些孩子,因为自己也曾经在歧途上徘徊、虚度……

  痛苦的回忆

  我从小就是在长辈们的呵护下长大的,在读小学期间成绩优秀,曾担任过班长、中队长、学习委员等职务,在演讲比赛中我获得过全校第一名,而且是学校鼓乐队的号手。在小学升初中实验班的考试中,我仅差05分而落选,进入了红安县第一中学的普通班。

  因为失落感与挫败感,我被同学带进了电子游戏机室的大门。从此,一幅幅紧张刺激、暴力血腥的动感画面将我的视线由学习转到了游戏。初一的第一次月考,英语考了满分,骄傲自满的我进入游戏室的频率开始大幅上升。

  一天,晚自习后,我在游戏室里被几个人搜身抢钱,还挨了揍。不到一个月的一个清晨,我在上早自习的路上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抢去了早餐钱,有时候他们嫌钱少还用烟头烫我的脖子……后来还多次遇到这类事情,我的身体和心灵早已遍体鳞伤,愤怒与仇恨让我产生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变强!我也要抢你们!

  除了学生,没想到老师也有暴力倾向。一些老师对不听话的学生经常体罚。我那时已经开始接触坏学生,并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逃课,班主任和一些任课老师一旦发现不守纪律的学生,要么在班上,要么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用力地揪他们的脸或是甩耳光。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自习讲话的时候被另外一个班的老师看到了,被他叫到教室外面罚站,浑身散发着酒气的他一巴掌重重地把我的头打到墙上,撞得我眼冒金星,然后用一只穿着皮靴的脚狠狠地踹了我几脚,当然,那个同学也免不了一顿毒打。听着一个个清脆的耳光声,我又恨又怕,于是就对老师做了一些恶作剧以发泄我的愤怒,例如在老师背后洒墨水,将老师自行车的气门拔掉,等等。

  由于环境和游戏的影响使我错误地以为,这个世界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那时,父亲的工作由县城调到了乡镇,很少回来,而每次回来都要到游戏室去找我,然后就是一顿“皮带羹”,继而开始空洞的说教,要我写保证书、检讨书,并要我表态不再玩儿电子游戏。早已习惯这一套的我,被他们称为“检讨痞子”。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唠叨与责备,父亲的鞭笞已成为家常便饭,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游戏室里被父母、老师打出去。我始终摆脱不了游戏的诱惑,摆脱不了那群“死党”。无奈,父亲在老师的强烈建议下,于初二下学期把我转到了乡镇中学。

  在农村没有游戏机室,也没有地方可以玩儿游戏,那可能是我玩儿游戏最少的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教学水平的差异,半年后我还是回到县城原来的那个班级。同学们都觉得我变土气了,变傻了,开始我并不在意他们对我的评论,只想一心搞好学习。老师和父母发现了我的转变,给予了很多表扬和鼓励,但是好景不长,校园暴力再次向我发起挑衅,新出的电子游戏节目让我目不暇接。两个月后,我再次走进了游戏机室,为了避免老师和父母的抓捕,我将玩儿的地点从学校附近转到了城郊,早晚自习又开始旷课。那时我只对英语有兴趣,而数学、政治、化学、物理基本上都是倒数几名了。在英语中考时,我仅用45分钟就完成了包括听力在内的所有试题,为了出去玩儿游戏我提前交了卷子。结果一向引以为豪的英语只得了84分(当时满分为100分),掉到了班上30多名,我后悔了,震惊了,也放弃了……

  到了高中,学习上一无是处的我迫于无奈放弃了功课,与坏孩子的联系更加密切,与外面的“小混混”经常聚会。每次与这些人出去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快乐”,内心的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或许是那份仇恨与愤怒埋得太深,或许是我的“臭名”逐渐远扬,总之,没人再抢我的钱了,而我,在那条歧路上也越走越远。

  用父母的话说,我出生在这个家庭带给他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灾难。他们对我的要求仅仅就是不在外面惹是生非就行了。高考前的一个月,我为几个“兄弟”和别人打了一次群架,最后被父母送进了医院。记得当晚父母帮我倒水吃药,打氧气,还不停忙进忙出地找医生和护士询问伤势。在迷糊中,我听到了母亲的呜咽,父亲颤抖的叹气声,我意识到自己太傻了,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啊,难道就是为了“哥们儿义气”,为了所谓的“出风头”吗?难道他们比父母更重要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吗?我第一次流下了悔恨和愧疚的眼泪……

  一个月后,我以高考303分的成绩彻底失败地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涯。

  2003年9月,爸爸妈妈想尽办法给我找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个自考助学班继续学业。这里的校园环境很好,我也不再打架闹事,但是却迷上了网络游戏。从《星际争霸》、《CS》到后来的《奇迹》、《魔兽争霸》,我几乎全都玩过。大二下学期我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楼下就是网吧,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进去“拼杀”,饿了就叫餐馆老板送饭过来,一直玩儿到眼睛睁不开才上楼休息。在那半年里,我就在这虚拟的游戏里面寻找“快乐”、“满足”与“成就”,整日醉生梦死,而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却成了“郁闷”、“失落”和“失败”的代名词。除了跟家里要钱,我很少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甚至有时候觉得他们来看望我的时候简直是在耽误“游戏”时间,并连哄带骗地让他们尽早离开。

  当时的“游戏瘾”,可以让我废寝忘食,可以让我与父母反目成仇,可以让我荒废大好的青春时光。我曾经多次扪心自问: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将来?回答却一直是“走一步,算一步”,心里指望着将来毕业后爸爸能给我找份工作,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生活的勇气在逐渐消失,人生的航向不知在何处,我在虚幻的网络游戏中,彻底迷失了自我,剩下的这具躯壳只是一个任由“网瘾”操纵的玩偶……

  人生的转变

  我深深明白,要戒除“网瘾”,就如同“戒毒”一样难受与痛苦。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我不愿意去面对,也不敢去面对,一味地去逃避现实,头脑里充满了幻想。直到陶老师的出现,才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自从在陶老师家上了“第一堂课”后,每个周末我就在他家里学习。开始我以为能从他这里讨一个“药方”,回去后就可“药到病除”,但是我很快发现他极少提到“游戏”这两个字,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字:做人。

  陶老师在上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my teaching is how to be a good person.”(我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做一个好人。)他先后给我们布置了“My Family”、“How to be a good person?”、“The things I want to do & I have to do”、“IQ & EQ”、“Accumulation & Consumption”、“Love”等英语作文。通过写作暴露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而通过素质教育来纠正和引导,是陶老师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重要方法。这种讨论式的氛围让我感受到学习得非常“真”,非常充实,积极性也很快提高了。由此,我将这个转变过程描述成一个曲线图(见下图)。O点代表第一次去陶老师家,OA线表示每次从陶老师家回去之后的那段时间的状态,我都可以自觉学习,表现良好。但是时间一长,还是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再次踏入网吧的大门,这一段的状态表示为AB线。直到下个周末再去他家学习,又感觉斗志高昂,信心百倍,回来几天后又重蹈覆辙……就这样,反反复复,进进退退,最后上下两条虚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接近交叉,也代表着我的状态已经趋于稳定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半年才变得比较稳定,上网的时间由开始的每星期一次逐渐转变为两星期一次,一个月一次……最后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不进网吧。当我体会到“戒瘾”成功的喜悦时,心里深知这与陶老师对我由浅入深的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

  陶老师到底是如何对我进行素质教育戒掉“网瘾”的呢?还是那两个字:做人。对我进行素质教育的本身,实际上也就是在教我如何做人。陶老师的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首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包括三个方面: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他将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三种: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可做可不做的事。只有多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尽量少做可做可不做的事,人生成功的系数才会提高,反之,人生就会失败。他的这些观念提供给我判断事情该做与否的标准,也明白每天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做了多少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其实我也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去做,或者说有些事情做了以后对自己没有好处,例如上网聊天、玩儿游戏、不好好学习、不尊敬父母等,可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自控能力非常差。他在给我们上课时讲到“人生成功”这个话题的时候,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Just try! Never give up!”没错,成功就需要不断地尝试,从不放弃!

  一直以来,我将“成功”片面地理解为“有钱有房有车”,当陶老师讲到走私头目赖昌星虽然很有钱但是人生却很失败的时候,我醒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观,而我的成功观就是“学会自控”,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说起床,因为我长时期玩儿游戏造成生物钟紊乱,早晨就喜欢睡懒觉,用闹钟叫不起来。于是我就把闹钟放在离床较远的地方,这样就不容易一伸手把它关掉,这种方法效果还行。后来我尝试把闹钟再靠近床来刻意锻炼自控力,闹钟一响我就对自己说:“今天就试试能不能按时起床!”结果每次都能准时起来,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积累到后来也就形成了习惯。

  在控制自己玩儿游戏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一直用这种“试一试”的心态来控制自己。“试一试今天不去网吧行不行”、“试一试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反正又不会掉根头发少块肉”这些想法经常提醒着我。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有反复,但是次数已经是越来越少了。陶老师对于这种“反复现象”,曾经也有很严厉的批评,在批评过后仍然是耐心地与我进行沟通。有一次他在讲到“知识”的时候在“知”和“识”之间加了个不等号,并说:“我认为‘知’并不等于‘识’,因为知道并不代表懂得。知而不识,不成其为知识,必须既知且识,方为真知。”的确,在以前很多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并未真正懂得按这些道理去做的重要性。现在通过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自控,按照陶老师教育我如何寻求真理、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这四个步骤去付诸行动,思想才开始逐渐变得成熟,与父母的关系才逐渐好转,学习成绩也开始提高,积极性和信心都空前增强,这些变化让我对一切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待人生的态度开始出现了较大的转折。

  虽然生活是越来越有意义了,但我感觉到较差的学习基础仍然是前进的一个最大阻力。其他的同学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我却要多花接近于一倍的时间去彻底学懂。即使这样,我还是依靠较强的自控能力在大四上学期通过了英语四级,并最终拿到了本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陶老师笑了,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放假回家后,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喜欢思考,喜欢做家务活了。但细心的陶老师发现我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比如说喜欢生气、害怕、郁闷等,他告诉我需要提高自我平衡能力,尽量克制那些不健康情绪,只有真正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人才是成熟的人。这句话直到前年暑假我才有深刻的感触。

  记得那天夜晚,我在家复习英语,准备考研。不一会儿家里来了客人,他们知道弟弟刚刚中考完,就问妈妈结果如何,妈妈高兴地说道:“总算考过了重点线啊!”接着就听到客人说:“哎呀,那恭喜你啦!幸好你们家小的不像你们家大的,要不然你怎么办哦!”妈妈就随着他们在客厅里笑,也没说什么。此时此刻,我再也没有心情去看书了,“砰”地一声摔门而出。心想,我现在已经很努力了,他们还说这样的话来伤害人,太可气了!

  当时外面正在下小雨,一辆小轿车突然“唰”地从街边驶过,把地上的污水溅到一个清洁工身上,而清洁工只回头看了一眼继续清扫着下水道排水口。当时我感触良多,要是换我以前的脾气,肯定要跳起脚来乱骂一通。我猜那个清洁工之所以若无其事,或许是他曾多次遇见这样的情况,已经习惯了,也或许他的心里在想就算找司机理论也讨不到什么好,毕竟人家是“坐轿车”的……不管他怎么想,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只有不做清洁工,转做更好的工作。回想在家里听到的那番话,同“汽车溅污水”有多大区别呢?我的过去的确很糟糕,很失败,这是事实,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现在和将来,如果我不想让那些客人再去这样“评论”我的话,就只有自己变强。怎么变强?目前来说就是考上研究生!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差!这时,我觉得刚才在家的那股冲动好似孩子一般幼稚,心情顿时开朗了许多,打算不再理会别人对我以前的评价了。想到这里,我高兴地跑到电话亭给陶老师打了个电话:“陶老师!我学会自我平衡了!……”

  有句古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事情,那我就没有必要去强求,更没有必要成天去抱怨。如果说想要生活得快乐,那就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陶老师的“心态调整法”:“做任何事的时候,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并且做最坏的打算;在做最坏打算的同时,我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直到最后。”同学们说我变得很细心,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了,就算是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很冷静地去解决。陶老师对我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让我做到了第一步——成人。

  接下来便是成才了,也就是要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陶老师在学习方面不赞成我死记硬背,而希望我更注重理解。以前我的学习任务仅仅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缺乏较强的主动性。例如在过去学《论语》里《阳货第十七》和《学而第一》的时候,分别见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两句话,但为什么“性相近,习相远”、“人不知而不愠”,我不清楚。直到我在当志愿者期间再读《论语》,才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人自出生以后,如同一张白纸,智商都相差无几,而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就像一支笔,不同的教育和环境就会在白纸上留下不同的图案,而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同习惯和爱好的原因。“人不知而不愠”,实际上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愠”不能够解决问题,也毫无作用,有时候甚至让问题变得更糟糕,所以“愠”是不必要的。通过理解性的学习,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的途径应该多种多样,仅仅依靠书本是不够的。记得有一天去陶老师家上课,他把我们集中在客厅,给我们观看原声版的电影《珍珠港》,并要求我们看完后写一份内容摘要。我的心里直嘀咕:全是英文,肯定很难吧?但是在字幕的帮助下,我看得非常认真,听得也非常仔细,同时还做了笔记,所以摘要也写得比较轻松,并非我想象中那么难。回想起来,那恐怕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如此聚精会神地看电影,更是我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学习英语。在后来成为陶老师助手的时候我经常随他出差,无论在飞机还是在火车上,我看到他总是在阅读报纸、杂志或稿件,而这种积极学习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我,并让我养成了喜欢阅读报纸、书籍的好习惯。我认识到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去应付差事,更不是为了别人而去学。能够将这些知识理解、消化并吸收,我的精神生活才变得格外充实,我的内心世界才显得生机盎然。

  看到我逐步变得懂事,对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父母自然是喜出望外,他们对我也重新寄予了厚望。经过两年来不间断地听陶老师讲课,领悟做人的真谛,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终于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个曾经不求上进、厌学打架、沉迷游戏的无为青年而言,这无疑是我迄今为止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但是,素质教育并非只是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它对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综合素质,就是包括独立自理能力、生存适应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表达写作能力和生理体能状况,以及在体育、音乐、美术、文艺和语言等方面的特长。虽然学习进步了,但是我不擅长口头表达,在公共场所与人谈话总是“羞于启齿”,特别是在课堂上更是不愿回答问题。自从上过陶老师在学校开的“素质教育”课程之后,我的口头表述能力才得到了提高。

  陶老师讲课一向是“互动”式的,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而我的手却像被焊在桌面上,怎么也不愿举起来,心想要是答错了可真丢人啊。但是在课堂活跃气氛的带动下,有一次我战战兢兢地举了手,将早已背好的答案念了出来,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声音是多么颤抖,双腿如同筛糠一般,回答完毕后心跳加快,还暗骂自己没用!可是同学们和陶老师仍然继续互动,并没有人发现我当时有多么的紧张。后来我跟陶老师谈到这件事情,他不禁哈哈大笑,然后问我:“你为什么要举手呢?”我说:“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胆识。”他点了点头,鼓励我说:“很好!你要知道,每一次发言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学习机会,它不仅可以锻炼你的胆识,还可以培养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你只要同时发挥脑、耳、口、手、眼的功能,学会思考、聆听、讲述、记录、观察,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于是,在后来的课堂上我就经常逼自己举手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看到我的能力快速提升,陶老师故意给我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测验”。有一次在课前十分钟,他问我愿不愿意上台跟同学们谈一谈考英语四级的心得。我答应了,并立即在稿纸上写了个提纲,上课铃一响就开始了演讲。这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怀着从容、自然的心态,我给同学们分析了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以及备考的心得,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大家的认可,看到了陶老师满意的微笑,我内心的激动语言无法形容。

  随着陶老师“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的开展,他在武汉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起初他与助手阮顺利奔波于全国各地作报告,就把家里的楼顶花园委托给我去打理。从小娇生惯养的我动手能力很差,开始既不知道如何浇水,也不知道浇多少水,更不用谈如何捉虫子了。等到通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实践,园子里的橘子、辣椒、苦瓜、南瓜等水果和蔬菜慢慢地开了花结了果,我的内心不禁生出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还有水池里的那群小鱼,一看到我就游过来把嘴张成“O”形等我喂食,真是可爱极了!我开始热爱劳动了,在家经常做家务,还学会了炒菜,今年过年的“年饭”也是由我主厨的呢!这种源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乐趣,是网络游戏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快乐才是健康的、真实的。

  经过陶老师不断地对我进行素质教育,诠释做人的真谛,加上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在读研的这大半年里,我陆续拿到了四个荣誉证书,而每当拿到一个证书,我就会马上告诉陶老师,因为这一张张珍贵的证书,这一份份宝贵的荣誉,都是他素质教育的结晶,也是学生报答他的最好方式。同时我也在告诫自己,这仅仅是“新生”后的一个开始,在今后仍然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意义。

  在这里,我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能给那些痛苦的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一点启迪,并想对陶老师和爸爸妈妈诚挚地说声:“谢谢你们!”

  点评

  蔡鹏是我帮助戒除网瘾的青少年中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

  这个孩子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校园暴力的不良影响和老师的极端体罚教育而一步步跌入网络泥潭。2000年高考他名落孙山,父母设法送他去读成人自考学院,但他依然故我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父母对他束手无策,最后将他送到我这里接受教育。经过一段时间耳濡目染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他彻底地转变了。虽然也有一段时间的反复,但他将自己的成功观确定为学会自控,进而自我平衡,一点一滴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

  在这个孩子的转变过程中,关键是坦然面对他的反复,既要严厉批评,又要耐心沟通。可喜的是,他在学习上没有自暴自弃,在三次失败后,第四次终于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还成功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并当选为团干部。现在的他不仅彻底戒除了网瘾,还成为我的志愿者和得力助手,利用电脑和网络协助我的工作。

  ——陶宏开

责编:英子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热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