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大赛实况

通过音乐汲取民族历史文化的风韵——访大赛评委王世光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3日 11:10

  CCTV.com消息:(记者兰华威海报道 通讯员 李奉明)在第五届全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声乐和器乐的决赛现场,不少多次参加大赛的小选手,在评委席上又看见了那位熟悉的"王爷爷"。"王爷爷"准确、严谨的评判风格、渊博的音乐学识,早已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中了。他,就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作曲家、本届大赛的评委会副主任王世光。


  提起王世光爷爷,许多小朋友们都会抢着说:"就是为《长江之歌》谱曲的爷爷。"这首气势磅礴、豪迈壮丽的"长江之歌",表达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在全国人民中间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其实,王世光爷爷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了。他创作的歌剧《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音乐剧《结婚奏鸣曲》,电视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音乐,都是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艺术瑰宝。

  王世光爷爷不但是著名的作曲家,他曾经还担任过中央歌剧院的院长,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歌唱家,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他不但培养了许多国宝级的艺术人才,对我们少年儿童的艺术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是历届全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的评委会副主任,还是我们中央电视台大风车少儿艺术团专家委员会委员。

  由于今年的参赛选手、艺术水平都远远超过历届大赛,每天的决赛选手都有100多人。参加完一整天的现场评审后,王世光爷爷顾不上吃饭休息,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评奖工作之中。在决赛现场,王世光爷爷更是全神贯注,由于许多小选手水平旗鼓相当,他们之间的差距都在毫厘之间。王世光老师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一位选手的优缺点以及选手之间微小的区别,让在场的观众和选手们都赞叹不已。

  在紧张激烈的决赛间隙,我们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高兴地对我们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感觉这次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比起前几届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孩子有充分的潜能,智慧,可挖掘的地方还很多,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是在学校里的学习,一方面又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乐器作为提高,对音乐的敏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是有一些潜能,等待挖掘出来。全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充分表现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他们都非常聪明。这跟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全社会对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重视、家长和辅导老师的辛勤栽培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包括个人的努力,练好这么一手器乐的话,没有三年五年的工夫是不行的。所以参加这种大赛能培养孩子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器乐方面很多参赛曲目都是表现历史题材的,例如弹奏《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曲目时,要知道这个曲子要表达什么,老师就会将这些历史故事讲给孩子,那么这个曲子就开阔了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浓郁的民族风韵也成为本次决赛的一个亮点,草原骑马、傣族风情等等,通过艺术让孩子接触到了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通过音乐让孩子了解了我们多民族的文化,吸收了很多具体凝练在艺术中的知识。"

  此外,本次大赛的器乐品种和范围比以前都有所扩大,乐器的品种拓展很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乐器,例如马林巴,民族器乐和西洋器乐有了一个比较平衡的发展,除了家庭教育、个人的学习之外,也和学校的社团活动关系。但还是很不够的,好多很重要的乐器还没有囊括到比赛中来,西洋乐器中的小号、长号、圆笛、萨克斯等,这也恰恰是我们国家交响乐队里最缺项的乐器,乐团里面比较薄弱的环节,希望我们的老师通过课外的活动加以引导,补一补这些缺项。"

  王世光老师说完,马上又投入了紧张的评奖之中,一脸严肃专注的神情,相信我们的少儿艺术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下,一定会健康蓬勃地发展、成长。

(编辑:白秀颖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