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boxttx" name="big5"-->
>> 侨界十杰

[系列报道]侨界“十杰”(四):马背上的院士——吴天一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6日 14:01

  吴天一,人称“马背上的院士”。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吴天一扎根青海高原,在生命的极限地带,探索出高原缺氧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成为中国高原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世纪初,中国开始在青藏高原架设铁路,数万名建设者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带铺路架桥。三年过去了,随着这条大动脉不断向前延伸,令人吃惊的是,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患上高原病。

  施工前线不断有好消息传来,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专家组成员——吴天一总是十分兴奋,他说:他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出的成果今天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我确实觉得我们青藏高原总有开发的那一天,就是说我们研究的这些东西总有英雄用武之地,总得要兑现这一成果。”

  吴天一告诉记者:青藏铁路一开工,他就为建设者搭建好了卫生保障系统,《高原类型疾病预报常识》《高原保健手册》成了每个建设者的手中必备,他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而倒下。

  吴天一感慨地说,40年前,当他和大批热血青年来到青藏高原投入边疆建设时,同伴们却很快就感到了心慌,胸闷,头痛欲裂,高山缺氧的反应把许多人击倒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吴天一下决心要找出有效对付高山病的办法。决心一下,吴天一就把他人生坐标牢牢地锁定在了青藏高原。

  广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充满着神秘而又蕴涵着丰富宝藏的土地,虽然有蓝天白云下的壮丽风光,但绝对的海拔高度却把许多人拒之门外。吴天一从高原环境特发性疾病着手,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在国内相关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吴天一从当地“红脸蛋”的牧民身上率先发现并提出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理论。

  从1980年开始,吴天一用了12年的时间深入高海拔的牧区,对各种急慢性高原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下搞科研,其中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别说经常要吃着煮不熟的面条和冻得发硬的饭菜,就连实验设备有时也因为“高原反应”而拒绝工作。在长江源头,夜晚的气温往往会下降到零下30多度,他和队员们就住在单薄的帐篷里坚持做实验。

  流行病学研究要求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而牧民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加上山高路远,使吴天一常常要骑马走上30公里才能碰到一座帐篷。为了拿到第一手的科学资料,吴天一骑马,坐车多次遭遇险情,而每一次他都奇迹般返回西宁,在他的腿上至今还留着固定的钢板。“马背上的院士”由此而来。

  1990年,为阐明人体从低海拔区急速进入高原后生理及急性高山病的发生规律,53岁的吴天一带领着中日联合医学考察队到海拔5000多米的阿尼玛卿雪山进行科考,在体力极度虚弱和严重的缺氧情况下,每前进一步,都是对生命的严峻挑战。

  吴天一:“应该说每一次心跳都像从嘴里跳出来,我戴了一个脉率仪,我的心率超过180了我就停下来,到160我继续攀登。这个有多快?180就是极限了,该出问题了。”

  吴天一没有退缩,他克服了诸多困难,坚持登上了海拔5620米的实验站,详细记录下了全部的实验数据。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科学记录,吴天一在他创办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里,亲手搭建起中国最大的高低压氧仓实验基地。

  吴天一:“这个仓是高低压氧综合仓,我们可以悉尼2260米降到上海海平面,在这里我们既可以做海平面实验,又可以做高原的实验。”

  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探索,使吴天一揭开了藏族适应高原生存的生理之谜;用事实推翻了国际高原病权威有关“青藏高原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论点;确立了中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诊断的统一标准。

  几十年中,吴天一足迹遍布青海,西藏,甘肃和四川大部分的高海拔地区,也到过世界所有著名的高原地带。这期间,远在美国的父母和姐妹曾经多次来信劝他前去团聚,而吴天一深知:去美国可以告别清贫,但却会和他心爱的事业绝缘。

  吴天一:“我这些科学的成果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青藏高原来的,这块地方既是哺育我成长又是我科研成果的根。”

  吴天一没有走,他继续留在了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有他眷念的土地和搞科研永远不会枯竭的“高山源”。

  字幕: 吴天一 67岁 塔吉克族 美国侨眷

  吴天一主持完成了十多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

  揭开了藏族适应高原生存的生理之谜;

  用事实推翻了国际高原病权威有关“青藏高原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

  论点;

  确立了中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诊断的统一标准。

  1991年荣获“国际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编辑:朱亚菲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