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徽居》 (节选)
文/摄影 杨大洲

  在安徽省南部山区,由于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至今还完好地存留了数以万计的明、清时期的古 民居,这些被称之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的徽派建筑,或依山、或傍水,高低错落,灰白色的墙、青黑色的 瓦,富有韵律的马头墙,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秀美、宁静,如画如歌。

  八十年代初学摄影时,曾匆匆走过歙县的几个村落,不论是幽深狭窄的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宅院,精美绝伦 的石雕、木雕、砖雕,还是古朴恢宏的祠堂以及它处十分鲜见的各种石牌坊,都使我永难忘怀。当时亦拍摄了几 张还算满意的照片,但毕竟对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无知,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留下了许多无以弥补的 遗憾。

  时隔八年,在我编著完成了《杏花 烟雨 江南》《京都胡同略》之后,我终于又有机会再一次踏上了赴皖南 之路......

  皖南古民居分布极广,从哪里开始呢?尽管有资料,有重点,但直到坐在了南京至黄山的火车上,仍未最后确 定......细雨霏霏,挟着油菜花的清香飘然洒落,不绝于窗,使人心旷神怡。

  翌日,安闲地吃完早饭,便开始在村子里漫游。春日的阳光下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纯朴、祥和的乡土气息。散 落于村中的古民居很多,基本是清中、晚期至民国的,有的相当完好,只是那些曾经洁白亮丽的高大墙壁,历经 长年风雨的冲刷变成了斑斑剥剥的灰白色,渗透出沉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怀旧情绪,我迅速地拍摄起来。

  不经意中,我们来到古南阳镇的正街,路面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由于年代久远表面都已磨出了亮光, 街两边全是一个接一个的商铺,虽已破旧,但你依然能体味到昔日的繁荣。

  下雨了。

  小雨,似有似无,泌人心脾,路面上积起一个个跃动的小水洼,闪烁着幽幽的光。绿叶更绿了,青瓦更黑了, 这种空蒙迷离正是我希望的,我以为在雨中拍老房子才最有韵味。边拍边走,不觉间来到了江边村口,路的尽头 有一座临江的过街阁楼,现在是陈村文化站所在地。当我站在阁楼的花窗前,惊异这阁楼造型的别致独特和江岸 风景的绮旎时,小翟告诉我,这是踏歌岸阁,这是汪伦送别李白的古渡口,这是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句,是孩提时妈妈教我背诵的许许多多诗词中的一首,数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清晰地印在 脑海里。闲时,于白雪、孤灯、月下,我会感慨于斯,叹高山流水......而奇怪的是这么多年里我竟从未想到过 这桃花潭到底在何处?是否如这诗句一样迷人?或要前去寻访凭吊...... - 也许这就是天意!我轻叹。

  桃花潭不大,位于青戈江西岸的峭壁之下,潭水清冷幽深,潭边怪石桀立,老树纷披。其上有怀仙亭,在 这细雨纷飞时,伫立其中,感今怀古,真可谓人生一大快事。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只可惜 没有佳人与酒!

  从祠堂出来,已日薄西山。还有那么多地方未能造访,只能寄希望于下次了。晚饭时,我们尽情纵酒,为皖 南之行令人激动的开始,为我与翟军的相识,为陈村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保存良好的古建筑,为青戈江畔秀美的风 光,为桃花潭。

  是夜,我梦别桃花潭。一叶扁舟,随江水缓缓而行,舟头我与李谪仙饮酒吟诗,十里桃花,清香扑面,远处, 传来汪伦踏岸击节、依依不舍的歌声......


  附:一颗平和心 留住徽居美(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