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width="0" leftmargin="0" style="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返回首页 返回

 

戴  姓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星罗棋布着成千上万个村庄,这里许多村庄大部分都居住着一个主要姓氏,这里人家的先祖很多是自宋朝以后迁到此地的。先民们来到此地,辛勤耕耘,他们重教经商,鼓励年轻学子进京赶考,搏取功名。这样代代相传,每一个姓氏,家族都给后人留下了传奇故事。

这里是广东南海大同村,从明朝开始,戴姓人家就在这里居住。

西周初年,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周公把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宋国,在现在的河南商丘地区。以后世代相传,到了公元前799年至公元前766年在位的一位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孙辈中,有的以祖父的谥号为姓就是戴氏。

戴氏后人  戴庆元:所以我们是皇族转过来,戴姓从皇族转过来,所以一路戴姓的历史资料是很详细的。我们也去采访过,我们去寻根,我们去过江西,去过安徽,去过河南商丘,我们起源于河南商丘,去年还搞过世界戴氏宗亲会,去河南祭祖。去商丘祭祖,我们这里都有,这些资料我们都拍回来了,我们是从河南商丘迁到安徽,从安徽一部分人迁到浙江、江苏,一部分迁到江西、广东,一部分到湖南、四川、贵州。

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还有一个戴国,为姬姓,在现在的河南民权,戴国于公元前713年被郑国所灭,亡国后的戴国子孙,为纪念故国,就相继以原国名为姓氏,又形成一支戴姓宗族。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是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有人家迁居河南南部,还有迁往江浙,山东的人家,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入闽开辟漳州、泉州,有一家叫戴君胃的父子自河南固始随从前往,后在福建落籍,戴君胃父子是戴氏在福建的始祖。广东蕉岭县戴姓始祖叫戴玉麟,元朝时迁到广东,在广东生活了12代,在清朝初年,他的后人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

戴氏后人  戴庆元:戴鸿慈是我们这里的第十期传人,他就是在清朝末年,他做过好几个工作,他做过礼部尚书,做过法部尚书,也代表当时清政府五大臣出使过十几个国家。

戴鸿慈、光绪二年进士,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多灾多难的时期。1905年,戴鸿慈出使欧洲十五国,著有《列国政要》,他主张变法革新。戴鸿慈在任期间,创立报局,派学生出国留学,筹办京师图书馆,北京博物馆。

戴氏后人  戴平宜:戴鸿慈的弟弟是我的太公,当时有三兄弟,大的叫戴鸿宪,老二叫戴鸿慈,第三叫戴鸿慧,戴鸿慧是我的太公,我做教师,我们家还有好多好多的教师,从戴鸿慧那一代开始到我侄子侄女那一代前后五代人,我太公,我祖父,我父亲,还有我叔叔,还有我们这一代和我们下一代,五代人好多人做老师,一共有22个老师。

中国历史上戴姓名人众多,西汉时,梁国人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一起学习礼仪,被汉宣帝立为博士,称“大戴”、“小戴”。他们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西汉今文礼学的开创者。西汉武帝时有任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戴遵,东汉初有以解经闻名京师的戴凭。东晋有学者,雕塑家和画家安徽人戴逸。到了唐朝,戴氏有两人任宰相,一位是戴胃,另一位是戴至德。

到了清代最杰出的戴姓人物是思想家,学者戴震,他曾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是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首创对宋儒理学的革命,现代有著名史学家戴逸,他是《中国通史》的主编,是当代史学界的领军人物。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