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广西印象 > 正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9日 16:01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总感觉隐含一股大言不惭之意。但这不是广西人自封的,又沿袭此说已久,故依然以此夸夸桂林。

  桂林得名于“玉桂成林”,每年秋风送爽时分,满城的桂花盛开,香溢四方,沁人心脾,于中漫步,连衣角都微微透出馨香。桂林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均温19摄氏度左右。它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据地质研究,约三亿多年前 ,桂林一带原为大海,由于地壳运动,大海沉积的石灰岩上升为陆地,后经风化、溶蚀,形成了神姿仙态的峰林、幽深瑰丽的溶洞和神秘莫测的地下河。这些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风光旖旎的漓江及周围青葱可爱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的桂林山水风景。

  私心而论,烟雨桂林是最美的。桂林的山秀气,不高,在雨中撑一把伞慢慢攀登,看着青山在雨中更青,在云雾缭绕中更美;而雨点滴落或雨水挥洒在清幽的漓江江面上,漾起圈圈波纹与层层水雾,那感觉,就像吃着桂林米粉,回味无穷;要不,在细雨中沿漓江散步,体味桂林的人情,也是不错的享受。

  一般桂林旅游介绍不会首先推荐靖江王城,但是我当年在此读书,经常以之为中心四处访游,因此首先介绍王城。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建的王城,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址。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独秀峰矗立王城中,山上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祀等,山下有月牙池、读书岩等景点。独秀峰因南朝刘宋时期的诗人颜延之(读书岩即其任太守时经常读书写诗之地)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得名,它拔地而起,巍然独立,有“南天一柱”之称。驻足峰巅,纵目四望,全城美色尽览眼底。以前听说桂林的建筑不能高于独秀峰,不知现在是否依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就是790年任桂林提点刑狱的王正功在鹿鸣宴上提出并刻在独秀峰的石壁上。山下的月牙池,形如月牙,几棵杨柳依依,难见往日风采。记得刚上大学时,看校史记录片,里面题解说:“月牙池的水真清啊……”引来一阵心照不宣的哄笑;而分部的同学则老嘲笑我们怎能在这么脏的水池边吃饭,还有胆笑迎中外游客。王城正阳门上有“三元及第坊”,乃清朝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即省级“乡试”第一名“解元”、全国“会试”第一名“会元”、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第一名“状元”的缩略)的陈继昌所立;东华门是“状元及第坊”,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新科状元龙启瑞建,重建时列入赵观文、陈继昌、张建勋、刘福姚四人;西华门是“榜眼及第坊”,同治四年(1865)为于建章建。

  从师大后门出去往北走不久是被誉为看桂林全景的最佳处——叠彩山。唐朝诗人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此山后写道:“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故以为名。”清人秦焕创建的叠彩亭右角,是看摄“叠彩”的最佳角度。此亭有王力题写的楹联:“过五岭近月牙秀水花桥竞秋色,傍七星都象鼻层峦耸翠占春光。”亭西石壁有崖刻“江山会景处”。叠彩洞口则有陈毅的题词:“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风洞一年四季风不断,人称“清凉世界”。叠彩山主峰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著称,其山顶拿云亭是鸟瞰全市的最佳地点。

  从师大后门往东走则到伏波山。伏波山,因其半枕陆地半插江潭得名;或说东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出兵交趾,马援回军时,沿途“则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人民怀念他以其名号为山名。现有听涛亭、半山亭、还珠洞、试剑石(自洞顶垂悬而下,距地面仅寸许,是一块离地悬空的奇石,相传是马援试剑所致)、米芾自画像(米芾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曾任临桂县尉。此画像刻于还珠洞石壁,高1.2米,宽50厘米,画上的米芾风度潇洒,栩栩如生,上有宋高宗御笔像赞,右有米芾儿子米优仁的跋。)等名胜,还有一口重一千余斤的“千人锅”(一次可煮三百斤米可供千人吃)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钟(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念其父所铸)。相对叠彩山,我们更喜欢伏波山。桂林的山只有与水连在一起才能造成最美的效果;而且,坐在伏波山下的漓江边看书、望水、聊天,那种惬意可谓“妙处难与君说”。

  伏波山隔江就是漓江民俗风情园,人为的景观,如果想了解有关一些风土人情可进去瞄瞄。风情园往南不远是著名的七星公园。七星公园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像天上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和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骆驼山(酷似一匹伏地的单峰骆驼,又像古时的酒壶,故叫酒壶山。曾遍植桃花,花开如红霞一片,此谓“驼峰赤霞”。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桂林曾在此山下发表环保演说。)、花桥(桥畔繁华似锦,小桥掩映于“满桥流水半溪花”而得名。花桥造型美观,波光潋滟中,桥孔与倒影通圆明亮,犹如四轮满月跃江而出,此乃“花桥虹影”的画意)、桂海碑林(龙隐洞内及附近龙隐岩内,有隋唐以来石刻几百件,最著名的是“元佑党籍碑”)等景点,是游人一般必至之处。

  从伏波山沿漓江往南慢走约20多分钟则到象鼻山。它静静地屹立在漓江边,长鼻伸到江水中似从江里吸水。多年以来一直被看成是桂林城的标志、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百日相看不厌多。”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东西穿空,高大明亮的山洞,称水月洞或朝阳洞。徐霞客在游记里描绘:“飞崖自山顶尺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城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之称以此。每当月朗清风,水平如镜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轮皎月浮江,江中二圆月并存,一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意境。”洞内有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等摩崖石刻50多件。另外,象鼻山、穿山与塔山分布漓江两岸,山形、塔影与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

  位于桂林西北郊的芦笛岩,集桂林岩洞之大全。可以说,看了芦笛岩,其他岩洞可略去不看了。洞深240米,游程500米左右。洞内有大量奇丽多姿、玲珑剔透、惟妙惟肖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幽景听笛、雄狮送客等景观,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虽有人为的想象和设计,但多出自大自然的天然雕凿,天造地设,自然而艺术。在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玲珑虚幻、瑰丽雄伟的景点面前,不得不感叹造化之神奇。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射,如置身仙境,如梦如幻,妙不可言。我们首次进去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因为不愿意随其他游客匆忙走马观花,往往在每一景点等下一批游客,静静地看个够,还返回去从入口出来。

  桂林近几年搞了许多新的工程建筑,大多数人认为变得更美了,的确与所谓的国际旅游城市有所接轨。但我私下认为却失却了许多山水城市原有的宁静淡远的韵味,而且多了许多功利性的东西……也许这也是进步的代价吧。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