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圣湖之痛 > 正文

刻不容缓!救救普氏原羚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1日 20:54


  俄国人最先发现了可爱的小精灵

  白腹白臀黑嘴红尾……怎么看怎么可爱。1875年,俄国动物学家普热瓦斯基(Przewalski)在我国的鄂尔多斯草原采得这种动物的模式标本后,误将标本认作黄羊。13年后,普氏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重新定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生性机警,行动敏捷。成年的雄性普氏普氏原羚重约27公斤、雌性重约23公斤,体长约1米。雄性长着有环棱的角,角尖相向内弯。有着黑色嘴唇的普氏原羚,夏季通体毛被为棕红色,秋末随草色枯黄毛也换为枯黄色。它的四肢内侧、腹部、臀部覆盖着奶油色的毛被,中间为醒目的棕红色尾巴。

  这种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大量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等地。1891年,有人在甘肃采得普氏原羚标本;后来,除了在青海湖周边地区外,其他地方再也见不到它的踪迹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省野生动物管理办公室的蔡平开始着手《普氏原羚的历史分布与现状》这一研究课题时,在青海湖的湖东、湖西、湖北部,见到的普氏原羚有五六百只。到1995年,蔡平与人合作的该课题研究论文在《兽类学报》发表时,普氏原羚的分布数量已不足300只。

  今年2月14日,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的何玉邦主任受记者采访时,无可奈何地叹惜:经调查,目前普氏原羚仅剩130多只了。在蔡平等人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中,世界保护自然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羚羊专家组主席Dr.D.Mallon写信给蔡平,认为“普氏原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1996年、1998年,IUCN的红皮书两次将普氏原羚列为极危致力物;1999年,中国濒危兽类红皮书将普氏原羚列为极危动物。

  谁是最大的天敌

  狼、狐狸甚至鹰隼,都是普氏原羚的天敌,但最大的天敌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让我们先来看看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集群活动,每个群体从数只到五六十只不等,通常每个“家庭”为10来口。它们常常在行走中散开,这一只不会在行走中踏踩另一只的脚迹。当有人或其他动物走近时,整群会停止活动,警惕地观望;外来者一旦靠近,做“家长”的雄原羚会带头飞跑,一大家子随后跟着逃跑;险情过后,它们又会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园。沙丘是它们的卧房,滩地草原是它们的食堂。

  秋天过了,普氏原羚开始考虑男婚女嫁的大事了。雄性一阵阵高声咩叫,来对异性诉说情话;为将新娘子得到手,同一群体的雄性情敌会相互排挤,但这些生性温柔的“男子汉”,谁也没有激烈打斗的勇气。即使有年老体弱的被赶出家门,可男婚女嫁的日子一过,被赶走的会重新回家,整群普氏原羚还像以往一样和睦相处地生活。来年7月,雌普氏原羚要做妈妈了,它们一般只能生一个孩子;小家伙出生几分钟就会站立起来,随妈妈一起行走。

  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饲型反刍动物。在植物生长、食品丰富的季节,它们很挑食,只是有选择地觅食禾草、苔草的柔嫩部分及杂类草;同时,它们还习惯于少吃多餐,每天有多个较短的采食周期。可是,家园越来越少,迫于生计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规律。

  从1949年到1987年,环青海湖地区的人口由2万增加到9万;放牧的牲畜增加了3倍,耕地面积增加了20倍。从1959年到1986年,环湖地区的沙漠面积从453平方公里,增加到757平方公里;环青海湖南部地区已成为种植区和围栏草场区(目前该区域已实施退耕还草,记者注)。草场网围栏、公路及铁路纵横分割,人畜的层层包围,使普氏原羚的栖息生存地成为孤岛。位于湖西、湖东的不同种群,若要进行自然的基因交流,除非普氏原羚都能在各自的身上生出一对宽大的翅膀。

  仅有不猎杀还远远不够

  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普氏原羚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可是,列入最高保护级别的普氏原羚还是一再被猎杀。1992年,鸟岛保护区内还生存着37只普氏原羚,到1994年再次统计时仅剩19只。除发现两只被狼咬死吃剩的残骸外,其余的均可能死于非法猎杀;1994年底,在倒淌河地区有人半自动步枪猎杀普氏原羚而打燃枯草,烧毁草地近60公顷;海北州刚察县畜牧局的人见过,有盗猎者开着吉普车用自动武器追杀普氏原羚……

  如今,倒淌河、黑马河等地域已经再也寻觅不到普氏原羚的踪迹了。

  采访中,青海湖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张局长、一直从事普氏原羚行为研究的蔡平分别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法律、法规宣教,以及对违法盗猎者的严厉处罚,目前几乎已没人再猎杀普氏原羚了——这是普氏原羚的福音?仅凭这一点,我们还是高兴得太早了!蔡平忧心忡忡地说,生存在“孤岛”中的普氏原羚,只能近亲繁殖;我们要是继续任其自生自灭,结果只能是自灭而不是自生!

  到动物园为“玲玲”招婿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驯养成年野生普氏原羚的先例。前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雌普氏原羚幼崽,工作人员为它起“玲玲”。玲玲伤愈后,已无法再回到家庭的怀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给玲玲设置了漂亮舒适的“闺房”,并让它有几十亩大的活动草场……

  转眼两年过去,玲玲在工作人员悉心照料下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可愁环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经多方探听,保护区管理局得知西宁市动物园有一只3岁的雄性普氏原羚,至今是“光棍”一条。动物园的这只雄性“普氏原羚”,仅仅是外观上长得像普氏原羚,没人能说清楚它的身世,总而言之它是在青海的海北或海南或海西捕获的······已经顾不得它的“成分”了!

  动物园对保护区管理的“求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合作。在管理局的坚持下,经过“招婿”还是“嫁女”的多次磋商,今年1月,动物园的这只普氏原羚在专职兽医的护送下,被接到了玲玲身边。晚上,它们一起住在玲玲的“闺房”;白天,它们双双出去散步、觅食……

  经过一个月的感情培养,城里长大的“公子哥”对玲玲展开了“爱情攻势”,从保护区长大的玲玲却依旧不解风情。

  2月14日,该管理局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再次增派技术人员去保护区,加强对玲玲小两口的饲养管理和观察记录。他们试图以此探索一条人工养殖普氏原羚的亲路。

  拯救十万火急

  谁也说不准普氏原羚在野外还能生存多久。蔡平等研究人员忧心如焚,他们担心在全面了解普氏原羚的生态,进化和遗传等待征之前,这种可爱的小生灵已经永远消失。作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宰者,在我们人类的动物保护史上,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毫无疑问会使我们像永远失去一个不可替代的朋友一样更令人心痛。

  我国已经灭绝了一些哺乳动物,麋鹿、普氏野马(Equus Prewalskii)、高鼻羚羊等,因为在国外有分布或有驯养的种群,因而有可能将这些灭绝了的动物重新引入我国。普氏原羚而不同,世界上目前没有驯养的种群。一旦灭绝,我们只能指着普氏原羚的图片告诉子孙:我们曾有过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后悔没让它们生存下来……

  拯救普氏原羚,连记者这样的门外汉都能想到:杜绝非法捕猎;在普氏原羚的生存、栖息地,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建立保护站,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研究,并进行冬季投食;人工驯养、易地保护……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上述这一切只能是想想而已。

  目前,我们尚无研究、保护普氏原羚的专门机构,省动物保护管理局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竭尽全力所做一切,对于极端濒危的普氏原羚而言,难以改变它们即将灭绝的命运。

  据悉,年内国家将实施对普氏原羚的拯救保护工程,拯救普氏原羚,我们已不需要太长的等待。(青海新闻网)

(编辑:陈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