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2004年一季度

茶乡普洱发现之旅 【白天110】03-12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9日 15:35

  阳春三月,万木复苏,经历过严冬寒流侵袭的茶乡普洱,处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004年3月6日正午,我和白荣华两位普洱藉自由撰稿人怀着对新近发现的黎明乡仙仁村茶王树的好奇,毅然驾乘摩托车,从普洱县城出发,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公路前行,到距离普洱县城90公里之外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黎明乡仙仁村寻访茶王茶。没想到,这次出行竟然使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着实满足了我们此行的心愿……

  奇特大山雾,“东边日出西边雨”

  3月6日这天,普洱县城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使我们此次出行有了不错的心情。下午2:00,我们驾驶着摩托车离开了灵秀的普洱小城,40多分钟后,摩托车离开平整的柏油公路,开始驶向崎岖不平的乡间简易公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低速行驶,我们驶离勐先乡种植着桑葚的基地和金黄的麦田,摩托车一头扎进群山环抱的菜子地垭口。

  刚进入垭口原始森林的入口,我们感到气温骤降。一路上凉风习习的感觉,在这里变成了刺骨的寒冷。摩托车降低了行驶的速度,以15公里的时速缓慢地前行。随着乡间公路的延伸,我们慢慢上升到菜子地垭口的中段,拐过一个急弯,发现天色逐渐昏暗下来。抬手看看表,此时才下午四点多钟。惊恐地仰望天空,太阳隐约地躲进了薄薄的云层。继续前行,天色变得愈发昏暗。这时山顶上刷刷的声音忽然响起,举目远眺,却见满天的大雾急速涌向垭口。那些山雾被凛冽的山风撕扯着,前面的雾还没有完全消散,后面的雾不顾一切地涌来。就这样,前面的雾和后面的雾翻滚着、旋转着,象江河入海口处的波涛,仿佛具有万顷之势,煞是壮观。

  摩托车轮一踏进菜子地垭口顶部,急速流动的浓雾潮水般向我们撞来,让我猝不及防。我们着实来不及调整思绪,只有一头扎进雾海中向前奔驰。浓雾下的简易公路,潮湿难行。天上没有下雨的迹象,没有雨滴落下的感觉,可我们的头发、衣袖、肩头全被雾水浸湿了。浓雾似浸水的海绵,被凛冽的山风挤压出水分,我们沐浴着奇特大山雾带来的水分,睁大惊奇的双眼,怀揣着复杂的心绪 ,行进在被浓雾包裹的山野里。

  下午六点,我们终于穿过浓雾的包围圈,来到黎明乡仙仁村公所。下得车来,就打响了手机。

  “喂,你好。我们已经到黎明乡仙仁村了。普洱县城下雨了吗?”

  “别吹牛!今天艳阳高照,别说下雨,乌云都没有一朵!”县城的朋友带着惊诧的口气回话。

  手机又拨向菜子地梁子森林入口处的菜子地铁厂朋友处,朋友回电:“现在太阳还挂在天上哩。”

  这时有仙仁村的村民向我们走来,我们询问道:“老乡,你们这里下雨了吗?”

  老乡回答:“好久没下雨了,我们这里经常起雾。”

  我突然想起《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志》上对普洱气候的描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看来,这样多变的气候今天我算是领教了,这样的描述我更是可信了。

  神秘仙人脚,家养野猪八十只

  告别仙仁村公所的山民,我们继续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摩托车直接开进了张光乔家的院子,热情好客的张光乔接纳了我们。

  仙人脚,是一个居住着二十余户人家的大山深处的村落。村周群山环抱,二十余户人家散居在半山脚上。仙人脚寨名的来历,顾名思义就是与仙人脚传说密切相关。与仙人脚寨子相连的山顶上,有两块与人的脚板十分相似的石头。对仙人脚来历的传说,山民们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说是很久以前,仙人路过此地,被山寨看家狗追咬而折断了双脚;另外的说法是,仙人为了绕过蚂蚁土堆而折断了双脚。山民们世代以来惧怕仙人前来报复,每年都虔诚地杀猪宰羊焚香拱奉着这个神秘的仙人。两块仙人脚石相距800米之遥,紧挨寨头的一块据说还埋在地下,至今仍无人看到过它的真面目,这里成为山寨村民供奉神灵祈祷平安的场所,每年的真月十六,山寨村民以户为单位,杀猪宰羊焚香轮流求拜,祈祷山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另一块石头现在已被人挖出来,裸露在山野中。村民们介绍道,三年前陶姓人家挖出这块石头,因为没有进香,第三天陶家耕种田地的水牯牛就滚坡死了,陶家次子也遭受脚疼的厄运。

  仙人脚的传说和陶家遭受厄运的巧合,令我们对仙人脚山寨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仙人脚山寨是森林中的寨子却是我们看到的事实。这里的山民朴实、热情好客,对山外的新鲜事物和城里来的人充满了好奇的心理。黑夜来临,山寨寂静下来,张光乔家的酒桌上和火塘边聚满了山民。他们向我们讲述着山寨的变迁、山野的奇闻逸事;倾听着我们带来的山外时代变化的信息。在交谈中,我们为山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改变自然、认识自然的执著而折服。他们为找到蜜蜂酿蜜的场所,把采花蜜蜂栓上带有鸡毛的细线,追逐飞舞而去的鸡毛而找到数量可观的蜂蜜;为烘烤价格昂贵的红色蘑菇(当地人称大红菌)而土法制作土烧窑房;令人称奇的是,家家户户都圈养着野猪,这些野猪毛色或灰或黄,有的黄黑相间,尾巴短突,耳朵尖长。有的人家养着四五只,有的人家养着十几只,全寨一共养有八十只左右。

  家家养野猪!若不是亲眼目睹,这样的话讲出来绝对是无人信服的。而在仙人脚山寨,这样令人惊奇的事却是活生生的存在。原来,这里的山民养猪采取山野放养的方式,发情的家养母猪与野猪交配而产下野猪仔。只是产下的野猪仔成活率极低,城里人也鲜有人知道家养野猪这件事,导致仙人脚寨子的家养野猪没有什么销路,真是十分可惜了。目前,仙人脚寨子依然十分贫困,贫困使很多年轻人离开山寨外出打工。热情接纳我们的张光乔,至今已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目前还没有成家。如果在饲养方法和宣传上多做工作,家养野猪不失为仙人脚寨子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茶源山茶王,藏在深山人未识

  到茶源山寻访茶王树,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3月7日清晨,我们在仙人脚寨张光乔家填饱了肚子,继续走上寻访茶王树的旅途。从仙人脚寨子翻过几道山梁,在陡峭的山民开种的山地边缘的山径上前行,陡步走了一个半小时,到达了茶源山脚下的杨家寨。在熊姓人家作了短暂休整,我们爬上了原始森林覆盖的茶源山。

  原始林莽、浓密的山雾、潮湿的地面、崎岖曲折陡峭的山径,构成了茶源山陡步探险的主基调。路上第一个翻越的垭口叫白沙水垭口,这个垭口曾因流淌白沙水而得名。翻过白沙水垭口,经过一段原始森林覆盖却长满茂密杂草林的路段,继续前行大约2公里,到达漫山遍野均生长着上好木料黄梨树的地段,向导介绍说这叫大包头黄梨林。继续前行半公里,到达一块平整的坡台地,这里是先人居住的遗址,曾生产过本地出名的木梳而得名叫木梳厂。木梳厂前面不远处的山洼里,至今还有一个靛缸遗址。木梳厂和靛缸遗址均具有很高的人文学研究价值,因为在这原始林莽、野兽出没之地,在久远的年代里,也曾是人类的栖息场所。穿过这片杂草林,我们沿着浓雾的方向翻越大石头垭口,向刮风梁子进发。随着山势的增高,山雾变得愈发浓密,山风刮得更加猛烈。走在视野模糊、陡峭湿滑、林莽遮闭天宇的山径上,我们缓慢地爬上刮风梁子。刮风梁子果然名不虚传,猛烈的山风吹得人紧抓住树干才能往上爬行。刮风梁子的树木由于长年被山风吹拂,树枝向茂密的森林方向生长,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避风的港湾。

  翻越刮风梁子,就到了原始林莽更甚的地带。向导说,茶王树就在300米左右的林莽深处。并嘱咐我们,要看茶王树,得先到山顶草坪上的茶王庙焚香祭拜。于是,我们另觅了一条通往茶王庙的山径。穿过一片杂木林,一片平整的草坪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找到茶王庙遗址。所谓茶王庙,现在只剩下几块围拢的祭台石,庙宇已不复存在,但祭台石周围有近期焚香留下的痕迹。向导引燃了六根香火,依次插在祭台的正前方,我们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了焚香跪拜仪式。

  拜完茶王庙,我们沿着上山的路径往回走了200米左右,才钻进原始林莽的深处,看到了苍劲挺拔的茶王树。这棵茶王树是最近才发现的,已被先期到来的普洱县委、政府领导率队带来的考察组进行了简单的标志处置,茶树四周用山竹围成栅栏,并在陡峭的坡上搭建了木台子,茶树旁立了一块削平的木条,上书“茶源山茶王树”。

  我们穿过栅栏,走近茶王树。茶王树根部一侧已空心,硕大的根基没入泥土深处,根部到粗壮的枝丫间呈不规则形状。根部已长满碧绿潮湿的苔藓,足见其年龄的老迈。幸好我们带来皮尺,可以丈量一下茶王树根部的大小。通过测量,这棵茶王树刚出土的部分周长为3.6米。这个周长令我们深受鼓舞,茶源山茶王树的发现对研究普洱茶的栽培史和茶叶进化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带着满足的心情,我们回到了普洱县城。此行的一系列发现,那山、那雾、那些朴实的人、那棵苍老却挺拔的茶王树,在我的脑海中历历在目。我为美丽富饶的茶乡普洱而自豪,为拥有神奇壮丽的茶乡风光而鼓舞。这,难道不是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绽开出的绚丽花朵吗?难道不是茶乡普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吗?

  神奇秀丽的茶源山,等着我,我还会再来的……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茶乡普洱发现之旅 (2004/03/19/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