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SilkEye > 正文

云南行走——丽江啊丽江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2日 17:24

  ■图/文:SilkEye

丽江有高原水乡的美名,建筑风格和我在徽州看到得很象。

  结束了虎跳峡的徒步之旅,我们这次的云南之行也大约行程过半了。车子往丽江开,道路的情况越来越好,颠簸而尘土飞扬的土路不复存在,而诸般美景看过,也不再有太多的惦念。远远的看见玉龙雪山,残雪与黑色的山体交映,游完了中甸的雪山、湖泊之后,丽江的此类景观不再有太大的吸引力了。这和我的初衷倒也一至,本来就打算懒懒地泡在丽江的。沿途有山体裸露,云南特有的红土地,山坡上一块块的梯田相连,有的庄稼已经成熟,有的则刚刚返青,黄、绿、红三色相间很是悦目。路边一片淡紫色的小花,问师傅是什么植物, 师傅说是鸡豆。鸡豆?丽江有一种特色小吃就是鸡豆凉粉啊!!话一出口,满车的人都笑了起来:功课做的真的是完备啊。临近丽江,车子驶入一条宽阔的林荫路,两旁的树木青翠, 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丽江民居的装饰 - 悬鱼

  已经联系好要住的客栈,车子一停,客栈的小姑娘已经等在那里。丽江古城不许机动车进入,甚至在其中骑车也会遭到人们的侧目而视,所以,车大多停在古城口,人们需要步行进去。

  还不到五一,也觉得丽江的人确实不少,我们一路走一路不停地有人将名片递给我们, 问我们是不是需要包车游玩。所有的名片照单全收,因为我们过两天要去泸沽湖,车肯定需要的。

  抛开嘈杂的游人不管,古城的确很美。丽江有高原水乡的美誉,小城的风貌和江南很像。 青石板的街道,小河悠悠在街边流过,河边傍水而建的房子,石桥,灯笼,河边洗衣洗菜的人们,这一切都很容易让人想起江南。我们住的客栈是当地的民居客栈,四合院的建筑,院内种了许多的花,院子当中撑了两把遮阳伞,白色的桌椅散落,一只胖胖狸花猫趴在那里,见我们来,只是懒懒地睁了一下眼,喉咙里咕噜了一声,就算打过招呼了。客房都是木门, 门分六扇,上面雕了鹊梅牡丹等吉祥图案。这是这一代的风俗,称作六合门。

  已是午后,我们收拾清爽,准备出去吃午饭了。

丽江青年旅馆的小狗“和尚”:我们去租自行车的时候,看到它正在院子里和另一只小狗满世界疯呢。还车的时候它倒是这么乖乖地趴着,估计是累了。

  食在丽江

  其实这次出游之前,着实担心不习惯云南的饮食,特别在中甸,那是一个藏民区,我们在一家藏民家访的时候,藏民招待我们特色的吃食,酥油茶啊,青稞酒啊,荞麦饼啊,我都不是很喜欢。不过,这只是藏民家访,平时吃饭就没什么问题了,临出发前的担心有些多余, 在昆明买的种种零食也有点多余。云南的饭菜还是偏辣的,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情况有关系, 川贵滇一带餐饮都不离一个辣字。不过,可以和餐馆提前打招呼,少放些辣椒也就可以了。 当地还有一种特色就是牛干巴,就是肉干,特别是牦牛干巴,我们吃了一次,就不再尝试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核桃园吃的烙饼鸡蛋,印象深深的一种家常食品就是面条。这一路上的面条好吃极了,大多是鸡汤面。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土鸡汤啊,在城里可是很难吃到那么原汁原味的鸡汤的。并且当地的饮食消费并不贵,每人每天30元就可以吃得很不错了。

  拿着出来前准备好的资料,我们准备去大石桥吃饭。大石桥是古城的一个中心了,就在赫赫有名的四方街后面,许多家小吃店云集。丽江的特色小吃象黄豆面、丽江粑粑、江边辣、乱炖、鸡豆凉粉、饵块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黄豆面就是将油炸黄豆洒在面条上;丽江粑粑很像炸烤的油酥饼,甜咸两种口味;江边辣很像沙锅鱼,但有很多的辣椒和一种当地泡制的酸菜;至于乱炖,这个名字很像东北菜么,做法也差不多,白水煮菜的感觉;而饵块,其实很像是年糕,可以炒食。在丽江逗留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不妨一一吃过。在靠近古城门口的地方有一家叫做“勤云”的小吃店,那里的酸辣鱼和鸡豆炒饭的确美味,我们吃过之后念念不忘,还是再去吃了一顿才算罢了。一天早起在古城立闲逛,我们在四方街口看到了一个卖烙饼的小吃摊,就是我们在虎跳峡吃到的那种烙饼呢,包上当地人自己腌制的辣椒。一个贪心的小伙子要了五张饼,几乎将所有的辣椒一网打尽,看得旁边的我们心里直着急,忍不住出声喝止:“喂,给我们留一些么。”想想如此与人争食,真是有趣啊。还有什么沙锅饭啊等等的,反正在丽江,吃的东西还是蛮丰富的。

  丽江有许多外国游客,当然就少不了酒吧、咖啡馆。不过这里的咖啡馆、酒吧和通常的餐馆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在那里,除了喝酒、品咖啡、看看书,看看画,吃饭同样没问题。 供应的小吃也很齐全,当然更多了一份西餐。面包啊,牛奶啊,意大利面啊,牛排啊应有尽有。甚至我们还看到了Mr.Pizza, 不知道和北京的是不是一家。不过,到了丽江这样的地方吃匹萨,我还是觉得满怪的,也挺浪费资源么,匹萨哪里没有呢?当地美食才是不容错过的。 这里还有一家德克士炸鸡,自然也不在我的餐馆名单里面,不过它门口的菜单的确有趣,所有提供的食物都配有东巴象形文字,我们拍下菜单,权作纪念。

  逛在丽江

  在丽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闲逛。逛街边林立的店铺,虽然他们都在卖大致相同的货品。 牛肋巴布,一种当地特色的手织土布,因为都是窄窄的条纹,很像牛的肋巴骨,所以这种土布就被称作了牛肋巴。丽江的店铺里充斥了各种用牛肋巴做的东西,衣服啊,包啊,头巾啊, 披肩啊。在那里用牛肋巴做了一件小旗袍,当时试穿的时候觉得过为宽松,谁知道回家一洗竟然缩水了许多,险些穿不进去了,看来纯棉手织布天然是天然,“水分”也未免大了些。还有许多小包,镶着古老图案的绣片,不过到底是不是手绣的,就要看各自眼力的分辨了。丽江有许多银器铺,但是一来不是很清楚银饰的品质,再者样式也不是很新颖,想想还是做罢了。再有就是满街的烙画,用烧热的烙铁在小木牌上烙出小桥流水的景色,也有画的木牌。在几乎每一家店子里都有。丽江有的时候看起来像是一个艺术家朝圣的天堂,我们在街上转的时候, 总是能看到有人对着小径石桥流水人家画呀画呀的,全不理会周遭游人的喧哗。 在丽江开店铺的几乎全都是外地人,想来是有人来了,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所以就留下来了吧。 东巴文字也是丽江的一大卖点,街上有一面写满了象形文字的墙,就叫做猜字墙,不过,好像肯静下心来猜一猜那些文字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景观, 看看就罢了。同样在丽江热销的还有手绘的东巴文字的文化衫,我在旁边看着那些驾轻就熟画着东巴文字的人们,觉得那只是一个个熟练的匠人,和文化,和传统均无关系。

  到丽江,当然要听一听久负盛名的纳西古乐,还有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宣科先生。我一直想不明白,宣科先生是拯救了纳西古乐么?如果他真的拯救过它,那么现在也已经毁灭了它。 古乐不再是古乐了,在嘈杂的剧场里面,不停地出场入场的观众,越来越不加掩饰的人声私语,频频闪动的闪光灯,没有人可以倾听到千年流传的乐音,可以体会乐音中悠扬的惆怅, 纳西古乐死了,那死亡让我想起沙漠中的胡杨,它生长着,据说可以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死了就是死了,不管它死后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都不能改变它已经死去的事实了。

  在丽江,有个一直想买而最终没买的东西,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刻意要给自己留一些遗憾,是不是只能给自己留一些遗憾呢?那就是布农铃。 据说,布农铃是一个叫布农的旅者, 独自穿越茶马古道,孤独中,他用捡到的铜片做成了铃铛,伴随旅程。黄铜铃只有一种,而青铜铃是分了雄雌的,雄铃的声音沉厚,雌铃的声音清扬,我在大石桥边小小的店铺中一遍遍地敲着那铃,听着那声音悠悠地传了好远好远。然而最终,我还是没买那铃铛,就让那声音在每个想念的时候,响起吧。

  丽江的白天是喧嚣的,行色匆匆或者安逸的旅者,招揽生意的店铺,人声才是丽江最大的特色。坐在路边的酒吧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想,自己到底属于哪里呢?注定是不会属于丽江的,然而我所熟悉的城市在这些日子里也离我渐远,到底是属于哪里呢?

  一天早晨我们早早起来,想趁着小城未醒,游人未上的时分逛逛,结果发现和我们想法一致的还是大有人在啊,大家都拿着相机,你瞄着我,我瞄着你,忙着拍照,彼此成了彼此镜头里的风景。也许,只有这时候的丽江才是每个人期待的丽江吧。宁静,安逸,美丽。

  (未经作者本人或CCTV.com专项许可,请勿转载。)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