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战争揭密

《掠食者——日本移民东北揭秘》中集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19日 17:41

  (编导:戴永)

加藤完治

  1933年2月和7月,日本武装移民在中国东北的依兰县先后组建了“弥荣村”和“千振村”。日本移民从中国农民手中买地、买房时以势压人,当地农民在被掠夺之后变得一无所有。

  失去家园的中国农民秘密集结,成立民众义勇军。1934年3月爆发了“土龙山暴动”。从此,中国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

  弥荣村建立后仅仅两年,这个日本移民村遭受中国人民的武装打击多达二十四次,死伤60多人。

  在千振村1933年7月出现了集体骚动,一半以上的移民要求退团撤回日本。


静冈村开拓团水部

  到1935年,有三分之一的“弥荣村”移民退团或逃跑;在“千振村”,退团者接近一半,剩下的半数武装移民生活在惊悸不安之中。

  转眼间又到了征募第三次武装移民的季节了,受“土龙山暴动”影响第三次只征招到259人,而两年前的第一次招募时有900多人报名。

  东宫铁男和加藤完治发现仅凭借个人的力量很难蒙蔽成年移民,经过共同策划,这两人将希望转移到青少年身上。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全国进行战争动员的同时进行全国移民动员,以此来保证充沛的移民来源。

  1936年广田内阁发表“二十年百万户移民”方案,计划向中国东北移民侵入一百万户共计500万人。


开拓总局

  历史学者辛培林:“二十年的百万户计划,它就是要通过这一百万户改变中国的人口构成。通过这种野蛮的或者说很原始的方式,来占领中国的东北。”

  1937年11月,日本近卫内阁的反应速度创造了五十年来行政方面的新纪录,在短短两个月之内,不仅完成了政府拨款,实际的招募工作也同时开始了。

  就这样,近十万日本青少年的命运被匆匆地决定了。这些青少年被命名为义勇队移民,它和分村移民构成日本政府最主要的两种移民方式。

  到1945年日本战败,共有八万六千多名15到18岁的青少年被安置到中苏边境地区,这就是关东军的“活人堡垒”计划。

  历史学者辛培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有北进政策。它把日本青少年义勇军,部署在所谓的“满苏边境”。结果在1945年8月苏军进攻东北的时候,这些青少年义勇军大量地死亡,充当了炮灰。”


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案

  原日本青少年义勇队开拓团员岩间典夫:“你说我是牺牲品也好什么也好,当时我们不来中国你能行?那上面就不行了。”

  1939年以后,日本政府把移民更名为开拓民,移民村更名为开拓团。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有800多个开拓团侵入中国东北。

  开拓团在中国东北构成了特殊的食利阶层,它的实质是外来的地主团体。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大量征兵,青年男性开始不敷使用,一般开拓团越来越少,青少年义勇队开始占据移民的主体地位,每年以一万多人的速度迁往中国东北。

  日本青少年移民到达中国不久,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枯燥的生活诱发了一种被称为“屯垦病”的精神疾病,一些人肆意地将强奸、殴打、偷抢等暴行加害在驻地邻近的中国农民身上,而在青少年移民内部,放火、斗殴甚至互相残杀之类的事件频繁发生。


内原训练所

  为了渡过危机,日本政府建立了“寮母”制度。

  历史学者孙继武:寮就是宿舍,管理宿舍的中年女性就叫寮母。青少年离家脱离父母了,在这里有一个女性来管理,这样就稳定了青少年移民的情绪。

  “大陆新娘”是和“青少年义勇队”相对应的机制,并且被宣传得更为频繁。从1941年开始,日本政府征召大批17到25岁的日本女子集体送往中国东北,嫁给“义勇队开拓团”团员。

  青少年义勇队正在育龄,日本政府的这种婚配制度形成了极高的生育率,新出生的婴儿享有“大地之子”的荣誉,报纸宣传说他们将是建设满洲新天地的中坚,他们的出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在精神方面,日本的移民动员体系用一些神话来蛊惑人心。每天清晨,所有的开拓团员都必须做一套《皇国体操》。他们面向日本天皇所在的方向高声喊叫。在自我陶醉的仪式之中,没有一个人去思考他们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做这样的体操,没有一个人能想到他们的开拓给中国的百姓带来了什么。(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