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北极科考的16名中国科学家日前抵达北纬78度13分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开始了科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已经抵达斯瓦尔巴德群岛中部小镇郎伊尔宾,尽管现在是当地时间夜里两点多,但是由于目前北极正处于极昼时期,这里依然亮如白昼。  从空中俯瞰,与人们印象中银妆素裹的北极相比,夏季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在苍茫中又平添了几分秀美,白色的冰川云朵般点缀在群山之间,而远处海水与浮冰相连的尽头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北极点。在阳光明媚的深夜,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的16位专家开始了北极之旅。可能是由于气温低的原因,迎接我们的汽车出了问题,上来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科考队员们好不容易将一吨多重的观测设备运到驻地后,就忙着进行清点和检测。据了解,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大气、地质、冰川和植物等学术领域的研究,其中超声风速温度仪、自动气象站等都是首次应用于北极科考的精密仪器。 我国科学家从1991年以来,到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阿拉斯加地区从事过很多的科学考察,但那个时候是比较单一的学科。这一次是综合的科学考察,包括大气、冰川、地质和植物。那么这样就能够互相对比,最后来对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科考队将分为四个科研组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科研人员将把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与中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系统的对比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并着手建立一个为期两年的临时科学探险考察基地。目前科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武伟孙树文仲伟林唐卫东姜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