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历史·人文·民俗]

  承载着大家的期望,《再说长江》今日起步

  【雪中飞】请问导演再说长江中是否加入了环保方面的问题

  【嘉宾:李近朱】这次《再说长江》不单单是再说和再看长江,更重要的是再想长江,想长江什么呢?最主要的是长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就是生态。在初步采访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关于长江生态问题,比如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雪线的后移、水质的污染、湿地的退化等等,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从治理角度提出关于长江环保方面的问题。也希望你来关注。

  【yococo】陈铎老师,您的声音真有魅力,您还会再主持再说长江么?

  【嘉宾:陈铎】谢谢你,《再说长江》的主持人也许会有变化,今天总编导李近朱已经说了,要根据内容再确定。我除了长江,还有运河、海洋,祖国的山川恐怕我一辈子、两辈子、几辈子都主持不完。

  【fresco】《话说长江》播出的时候我还上小学,依稀记得讲的是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讲长江本身的比较少,这次《再说长江》侧重什么方面呢?是侧重人文,还是侧重地理呢?或者兼而有之?

  【嘉宾:李近朱】当年《话说长江》侧重于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20年来长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长江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了,初步采访中,我们看到了长江的三种形态:人文长江、经济长江、生态长江。应当说,这三大内容在《再说长江》中都要表述,但是我们将从人文角度去看经济长江,从天人合一角度去看自然生态。我们将通过人的故事、人情化的氛围来表述长江的巨变,特别是经济上的变化。因此,您在《再说长江》中将会看到一个人文化的长江。

  【fresco】《话说长江》的主题曲唱红了大江南北,这次《再说长江》的主题曲还是王老师来写吗?会比《话说长江》还好听吗?

  【嘉宾:王世光】这个问题请李近朱来回答吧。

  【嘉宾:李近朱】纠正一下,《话说长江》的主题曲不是《长江之歌》,但《长江之歌》用的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调。应当说,《长江之歌》传唱20年,已成为长江的象征,在《再说长江》中音乐创作绝对要以《长江之歌》作为基础。作为总导演,我的设想是以《长江之歌》贯穿全片,这就要继续和王世光先生合作。在《长江之歌》主题音调的基础上,创作出新世纪新长江的音乐形象。当然,在这个音乐中,你一定能够看到《长江之歌》的身影。

  【fresco】李老师,作为《感受交响音乐》的总编导,您如何分身去做《再说长江》呢?

  【嘉宾:李近朱】首先我告诉你,我是一个音乐家,20年前是,20年后还是。我再告诉你,我又是一个电视纪录片编导。两年前,我编导了52集《感受交响音乐》,严格意义上讲,那时电视纪录片拍得不多,《感受交响音乐》那是业余之作。现在我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感受交响音乐》已经播出了,我已经“分身”了。在拍摄《再说长江》中,我不可能再去分身创作其他类似《感受交响音乐》的节目了。

  【fresco】戴老师,请问《再说长江》拍摄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地方啊?

  【嘉宾:戴维宇】《再说长江》的起点和终点让李近朱总导演告诉你,〈话说长江〉拍摄的起点是长江源头那一滴水开始,然后沿江而下,一集一集的拍摄直至长江的入海口崇明岛外,一共25集,播出了半年,拍摄制作了三年。

  【嘉宾:李近朱】20年前我没有去过长江之源,这次《再说长江》我们要和中国科学院一起进行长江之源的考察。初步采访我可以告诉你,长江之源源于格拉丹东雪山的雪水,然后汇成沱沱河、楚马尔河和当曲河,然后汇成金沙江,再汇成长江。关于长江源头的生态变化,我们已看到一些材料,你的担心和心头的痛表明你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我想无论是长江源,还是三江源,我们在拍摄当中要特别关注它的生态,我想我们会用积极的方式把真实的长江之源报道出来,请大家关注。长江之源的终点在上海的崇明岛,那是长江的入海口。

  【fresco】如果说《话说长江》是先有的文稿才有的拍摄,那么《再说长江》马上投拍了,是不是已经有了文稿呢?要是有的话,会不会出书呢?

  【嘉宾:李近朱】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先有文稿,再去拍摄;有的是先去拍摄,再写文稿。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构思,《话说长江》当年创作不是先有文稿,而是在艺术构思基础上形成了拍摄提纲,然后编辑画面,最后撰写解说词,也就是文稿。多年来,我作为编导和总编导,基本上采取这种方式,《再说长江》中我可能还采取这种方式,但个别集由于特别富于诗意,有可能先撰文稿,后拍画面。看来,你是一位电视行家。


李近朱:《话说长江》编创人员、《再说长江》总导演

  【大阿图】请问这次<再说长江>中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有什么新的说法?能完整地看到三江并流的图像吗?

  【嘉宾:李近朱】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我们在《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中都有所涉及,这次《再说长江》将涉及东、中、西三线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西线工程我们还没有进行采访,今天新闻发布会上我讲到我们要用发生的视觉表现长江,也就是把最新的信息告诉给观众,因此,西线工程的进展我们会作为《再说长江》的一个内容加以表现。在《再说长江》中可以看到“三江并流”,而且可以告诉你,“三江并流”将会有专门的一集。我想你会完整的看到“三江并流”的图像的。

  【清·水】现在大家都很关注母亲河的保护,我想问李近朱老师,在这个片子里面对环保问题会不会有涉及?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力度和篇幅?

  20年来,长江发生了巨变,同时,在生态上长江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在关注母亲河的保护。我有一个想法,生态问题不仅长江有,其他地方也有;不仅中国有,全世界也有。但是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长江的责任每一个人义不容辞,因此,在《再说长江》中一定会涉及母亲河的保护。我想我们只能运用舆论的力量,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一起投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中来。力度会是大的,篇幅多少要在采访之后才能决定。谢谢你的关心。【嘉宾:李近朱】

  【dji73】请问如果在让你们来再次担当再说长江的策划,您认为这次再说是否应该更加关注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嘉宾:戴维宇】长江生态环境的确很有问题,你的感觉也很有道理。我个人认为对长江的保护,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了。

  【嘉宾:陈汉元】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是一个对祖国对子孙非常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一个问题,我觉得长江原来的水是比较清的,现在只有上游是清的,到了中游和下游就变黄了,这个黄由泥土流失造成,也由两岸的企业、工厂排放废水所致,我觉得现在再来拍长江不能像我们当初那样,把重点只放在风光、文化、历史、人们的一般生活,应该拿出相当大的篇幅大声疾呼“捍卫长江的生态环境而奋斗”,把一些管理部门对祖国对国土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应该痛加鞭踏,同时也要唤起长江流域的所有居民,都来关心这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大阿图】对三峡工程至今学术界还有很多异议,尤其对重庆的泥沙问题.<再说长江>对此有可能表示忧虑吗?<再说长江>的学术味重吗?说实话,观众们不喜欢从头到尾唱赞歌.

  【嘉宾:陈铎】很同意你的意见,如果某些令人堪忧的问题能够引起很多很多人的重视的话,那就好了。大家就都会来关心、想办法改善、从上到下都会注意,那多好啊。当然,该唱的赞歌还是要唱。忧患意识及时也能激发人们,也是敲警钟。长江沿岸很多问题是由学术界专家们在研究,我们电视工作者是把专家们研究的成果传递给大家,我们是重视这些的。也许你能从我们的传递中了解很多东西,我想我们更希望多了解甚至尽快了解到新的学术上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关心长江究竟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关心吧。

  【猫咪mm】《话说》是经典:))期待《再说》也成功:))

  【嘉宾:李近朱】谢谢你对《话说长江》的评价,也谢谢你对于《再说》的祝愿,你这两句话给了我这个《再说长江》的总编导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再说长江》也做成经典。

  【猫咪mm】不成经典,不如不做!:))相信你们,但不是给你们压力哦:D

  【嘉宾:李近朱】《话说长江》已成定论,你说好,就是定论,谢谢你。《再说长江》今天刚刚起步确实是未知,因此,给了我们很大的努力的空间。也谢谢你的期待。今天的主题就是要怀旧,但是今天怀旧有一个缘由,那就是《再说长江》今天起步了。刚才,怀旧《话说长江》谈了很多,我也谈了。《再说长江》也成为不少网友感兴趣的话题,今天我谈的比较多,但因为刚刚起步,相比《话说长江》的话题那要少多了。你认为保持神秘感,那就保持吧。有了神秘感就有了期待,我相信你将是两年后《再说长江》的忠实观众。

  【清·水】<再说长江>会有新的音乐体系吗?

  【嘉宾:李近朱】《话说长江》时我是音乐编辑,我的目标是创作一个长江的音乐主题,当时没有去想有音乐体系。今天你提出来电视节目中能否有音乐体系,我想这是我和作曲家王世光先生应当在这次创作中去探讨去研究,或者说去实践的一个课题。你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舞影零乱】《再说长江》的团队组成是怎样的啊?有没有点科考队的意思啊?

  【嘉宾:李近朱】《再说长江》摄制组也是一个团队,因为要拍摄融人文、历史、科学、地理、经济、生态等丰富内容于一体的纪录片,所以这个团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依靠科学家的顾问班子,以使这些内容表达得更准确。我想这个团队有一点科考队的意思也无不可,先科考,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采访,然后再表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创作。把科考和创作结合起来,或许也能拍出一个既科学化,又艺术化的作品来。

  【猫咪mm】当年《话说长江》有个《长江第一坝》,20年后,第一坝“易主”了哦~~~~~~~~~ 这个肯定会拍摄的吧,长江上最大的一个变化?:))

  【嘉宾:李近朱】当年《话说长江》第一坝讲的是葛洲坝,20年后长江第一坝是长江三峡工程,20年来,长江的变化一个亮点就是三峡工程。《再说长江》中肯定会拍三峡工程,以体现长江20年巨变。

  【&superman&】各位老师好,《再说长江》应该像《2003站在第三极》那样现场直播,效果会很好。


陈汉元:《话说长江》撰稿人

  【嘉宾:李近朱】《再说长江》是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而且定位在用高清晰数字电视拍摄,希望能留下一部关于母亲河长江的电视经典。我想,采取直播不是这部片子所运用的方式,不过我告诉你,我们将在7月下旬进行长江源头的考察和拍摄活动,届时,将会有新闻报道。

  【麦轩】看了李导的简历,发现原来做音乐方面的节目比较多,那这大记录片的音乐方面你是不是尤为注重一些呢?

  【嘉宾:李近朱】电视本来就是声、画结合的一种形式,音乐在电视节目中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学院毕业以后,我来到中央电视台,做了8年音乐编辑,对于音乐的作用体会尤深。因此,当我成了电视纪录片编导以后,每做一个节目,都会从音乐与画面两个方面进行构思,也许有的编导着重用画面一种手段,而我因为有音乐背景,我很荣幸总是在运用两种手段,那就是画面和音乐。希望你在收看电视的时候,也要从声、画两个方面去欣赏,那我们就成为知音了。

  【后天下之忧而忧】请教一下:有说法,说真正好的记录片,是用画面说话,以前解说词贯穿全篇的记录片已经过时了,比如我喜爱的一个日本的记录片“狐狸的故事”就是这样,仅仅是真实地记录,不知道新拍的会不会在解说方面有所变化?

  【嘉宾:李近朱】《再说长江》定位是电视纪录片,纪实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和本质。所谓纪实,主要是运用画面纪实。我们的目标是用画面语言讲清楚信息,讲生动故事 ,这是第一位的。而解说词是在非说不可的地方才画龙点睛地加以表述,你对于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看法我很有同感,我希望《再说长江》这部作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至少这部作品的解说词会更感性,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儿,而不是概念化的宣传味的。我们会努力,也希望你和我们一起探讨。

  【清·水】长江之歌王世光老师,20年前的长江之歌太感人了,好多没看过<话说长江>的人都会唱,您还会参加<再说长江>的音乐创作吗?强烈期待!

  【嘉宾:王世光】还会参加,今天再参加和20年前一样,我都是感到荣幸。虽然20年都过去了,我觉得我的创作心态还是同样的年轻和充满活力。谢谢你!

  【清·水】据说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遗产之后,当地领导夜不能寐,因为很多保护措施将会制约经济发展,这种现实中的矛盾会不会在片子的拍摄中反映?

  【嘉宾:李近朱】我们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触,到古香古色,或自然景观奇特的地方去,都希望那里保持原汁原味,不要有一点现代化的建筑。我们去几天就走了,去享受一种古朴,而你想过没有?那里的人要生活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他们在那种古朴的地方享受不到现代生活的乐趣,他们是一种什么心情?反正他们想发展,想进步,想现代化,这种心思我是特别理解的。但是,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普遍的。至今,我也认为是一个难题。在《再说长江》当中我们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如何反映,我们将在深入采访和研讨之中,决定是否表现和如何表现。

  【猫咪mm】还是要表现的,矛盾不能回避呀,你们的片子就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视线和思考空间啊 --- 人类的发展以什么为基础?

  【嘉宾:李近朱】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要经过详尽的采访和请教专家,才能比较切合实际的,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回答这个问题。你提出,人类发展以什么为基础,我回答:生态和环境。我的希望是,开发的前提应当是保护环境。

  【了解一下】这部作品什么时候能做出来啊~~~~充满着期待!!!

  【嘉宾:李近朱】您说的这部作品是不是指今天发布的即将开拍的《再说长江》?我想应该是从今天开始《再说长江》起步了,我们要经过一个春夏秋冬拍摄长江,因此,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大概可以拍完。我们努力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和您进面,时间长一点,可能我们做得会好一点,让您的期望不会落为失望。

  长江后浪推前浪——寄语《再说长江》

  【国家地理版主】不知不觉,在线的时间都到了,看大家都是意犹未尽啊,二十年前,一部25集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二十年后,又一部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全新启动,在我们的在线即将结束之际,作为《话说长江》的创作者,能否请各位嘉宾谈谈对《再说长江》的期望?

  【嘉宾:戴维宇】长江后浪推前浪,〈再说长江〉一定会比〈话说长江〉更加好看。我希望〈再说长江〉能再一次掀起一股长江热潮,像当年万人空巷收看〈话说长江〉,我也希望早日和观众一起收看〈再说长江〉。

  【嘉宾:李近朱】20年前我有幸参与《话说长江》创作,20年后我又荣幸成为《再说长江》的总编导,我期望和网友一起探讨20年来长江的各种问题,我期望网友关注的《再说长江》的拍摄,我更期望我和我们摄制组能够拍摄出一部网友所期望的经典之作——《再说长江》。

  【嘉宾:王世光】我希望《再说长江》能够拍的亲切感人。

  【嘉宾:陈铎】我期望《再说长江》能够让观众满意,也许再过十年,还会再次说长江,长江是说不完的。只要长江在流,它的哲理,它给我们的激情,他给我们的追求都是不会停顿的。我跟你们一样,都是热爱长江的,希望通过《再说长江》能唤起大家对长江的了解,关注长江、开发长江、发展长江、保护长江,让长江真正造福中华民族。我希望通过《再说长江》在全国乃至华人当中,兴起一鼓长江热,我会在主体节目之外积极的推动很多辅助节目,我希望关于长江的美术、书法、摄影、戏曲、戏剧、舞蹈、音乐、体育、文学等等各方各面都能围绕长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到时候通过各种手段、形式展现给更多的人,希望你、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地投入进来。这也算为长江做点事,留下点印迹吧。谢谢大家!

  【嘉宾:矫广礼】期望《再说长江》把源头拍好,因为长江是由很多支流组成的,这些源头的源头很难找,是一滴水一滴水组成的,话说长江的时候源头拍得并不是很好,因为有很多拍摄条件的限制,很多日本朋友不能到源头去,现在都是我们自己拍,那就很方便了,第二个是把航拍拍好,期望在空中看到一些长江的风景和城市,希望广大网友能支持这次《再说长江》的拍摄。

  【嘉宾:陈汉元】我是《话说长江》的撰稿人之一,由于当时处在管理岗位,所以对整个背景还是比较清楚,《话说长江》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那时候改革开放不久,电视频道不多,可看的节目也不多,而且多数节目说教意味比较浓,结果《话说长江》是一种不说教、摆事实、充分尊重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水准,因此在当时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很引人注目,现在一切都多了,频道多了、节目多了、技术水平也高了、表现力也强了,我衷心祝愿《再说长江》超过《话说长江》,但恕我直言,不容易,因为广大观众审美要求和水准比二十年前高多了,但是我还是衷心祝愿《再说长江》成功!!

  结束语:第一次与网络亲密接触

  【嘉宾:陈铎】结束语:很新鲜,就是脖子太酸,不如我去打场球。但是这也是一种交流,不知道能不能不坐在这儿(长达一个多小时)歪着脖子看着屏幕,眼睛也花了。我好像对广播电台的接电话聊天还能适应,新鲜,也得适应啊。将来再看机会,是受罪,也是交流的享受。所以不必心疼我们,让我们熬一熬,也能熬出点名堂来。再次谢谢各位!也许各位看到我在不同的竞赛场地上跑动,不要惊讶,这只不过是个老小伙子而已。我的心跟大家在一起,希望你快乐、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再见吧!晚安!

  【嘉宾:王世光】与网友的交谈,我感到新奇,也有一点紧张。让我们都来关心长江的未来!

  【嘉宾:陈汉元】结束语:我祝网友们万事都拿得起放得下,天天快乐,化不快乐为快乐,谢谢!!

  【嘉宾:李近朱】结束语:20年前,我参与了《话说长江》创作,20年后,我又成了《再说长江》的主创人员。我很荣幸,这个荣幸的背后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完成好,也期望网友的支持。今天,75分钟的聊天非常愉快,期望在网上和你们再次交谈。谢谢。

  【嘉宾:戴维宇】结束语:希望〈再说长江〉引起更多的人们的关注长江、关爱长江、保护长江,使长江变得越来越美。谢谢大家,谢谢当年看过〈话说长江〉的朋友,也谢谢现在关注〈再说长江〉的朋友。

  【嘉宾:矫广礼】结束语:谢谢网友!

  【国家地理版主】谢谢各位嘉宾参与我们的在线主持,也谢谢网友对《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的关注,我们下次再见:)更多细节,请查询《再说长江》的专辑页面,里面还有《话说长江》的视频回顾哟。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hangjiang/index.shtml

<<上一页
第4页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