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历史·人文·民俗]

陈铎:《话说长江》主持人

  《话说长江》——永恒的记忆

  【国家地理版主】作为主要的创作者,想必各位嘉宾对《话说长江》的拍摄制作过程都有着深刻的印象。我们先请各位嘉宾为大家讲述一下自己对《话说长江》的记忆吧。

  【嘉宾:戴维宇】20年前,有幸和摄制组的伙伴们一起制作了《话说长江》,最深的印象是收看《话说长江》的观众,是那些热情的观众始终支持着我们,他们始终陪伴着摄制组,从长江的源头直到入海口,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以至于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和观众都怀着依依不舍的感情。

  【嘉宾:李近朱】20年前,我还很年轻,在《话说长江》组里从事音乐编辑工作。那个时候对长江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却很少来到长江边。这部作品的拍摄让我一次又一次来到了被称为“母亲河”的长江身边。从职业的敏感出发,我在考虑音乐上的长江是什么样子,于是我请来了作曲家王世光先生,一起琢磨长江的音乐形象。我记得当时我向王世光先生提出写三个长江音乐主题,几天以后我们在宣武饭店楼上一起哼唱了三个旋律,其中一个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长江之歌》的旋律。当时,我眼前一亮,几乎喊出来,就是她。然后,我请王世光先生为这个主题旋律配器,形成了每集《话说长江》开片播出的片头音乐。节目播完了,我走在街上,听到楼里传来用笛子吹奏的长江旋律,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意识到这个旋律已深入人心。于是,我产生了举办一个音乐会的想法,经与总导演戴维宇先生商议,确定了音乐会的举办。于是,先有曲,没有词,开始了向全国征集歌词,最终沈阳的胡宏伟先生的歌词中选,《长江之歌》从那时响了起来,一直传唱20年。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话说长江》,更重要的她成了“母亲河”长江的音乐象征。回忆20年,《话说长江》的拍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做出了这一件有意义的事儿。至今,每当《长江之歌》响起我都会回的20年前,回到长江身边。今天上午我在新闻发布会上又听到了《长江之歌》的旋律,当时的感觉不仅仅是怀旧,而是给我一种激励,那就是我们《再说长江》摄制组应当听着《长江之歌》,唱着《长江之歌》,拍好《再说长江》。

  【嘉宾:陈汉元】《话说长江》是我们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一家公司合拍的,日本这家公司的老板叫左田亚仁,他的儿子是日本著名的歌唱家,叫左田亚志,我们两家就共同组织起来拍素材,开头商量好了他们来编一部长记录片,后来很长时间没有编出来,于是我们就决定自己来编,我们就商量不是编一部记录片,而是编成一部大型的系列电视片,由源头到出海口,一共分25集,每集25分钟,题目就叫《话说长江》,设主持人,采取章回小说的形式,结果有些同志提出不同看法,问为什么叫“话说”,这样不通嘛,我说:“为什么不通呢,三国演义的开头就说‘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祖宗可以话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就这样这一部播出后,电视、广播、报刊后来都有很多话说的题目,甚至于还有什么话说前列腺炎,可见一个电视作品的名字或一本书的名字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当时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是利用业余时间为《话说长江》撰稿,所以也只能说是票友。

  【嘉宾:陈铎】各位可能很感兴趣我参加到《话说长江》的一个过程。当时,我本来要到峨眉山参加《西游记》的配音指导,但是由于非常奇特的原因没走成。《话说长江》总编导戴维宇给我来电话,如果我走了这个电话是接不到的。问我愿意不愿意参加这个节目,当时的名字还没有定。我了解了这个节目的形态,决定当主持人,什么叫主持人,当时一点也不知道,那个时候也不没看过国外、港台主持人的形态。那个时候我在电视剧团,服务于电视台除了新闻之外的所有节目,我想可以尝试。我开始想的是怎么演好主持人这个角色,所以自己也感觉到摸不着头脑,要去创作。但是,工作做着做着突然明白我干嘛去表演别人感受的祖国大好河山的情趣、感觉呢。我是代表观众去体会、感受,把我的感觉直接传达给观众就行了。需要一个真实的我的感受,这就是后来你们看到我的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当时戴维宇先生还问我有什么想法。因为我从事电视工作到现在已经46年头了,我是第一批做电视,对电视各方面接触了很多,但是对主持人一开始没有这个工种,不知道该怎么做。我问他们,你们怎么会想起找我呢?老戴说,“我们看过你解说的《丝绸之路》。”

  【嘉宾:陈铎】这是中日合拍的,我的解说实际上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也使得日本人很惊讶--中国还有这样解说的,当然我很喜欢解说,中央广播电台过去好多保留节目都是我解说的。应当说也有基础,我问老戴“是解说分量多还是出镜分量多”,老戴说“解说多”。所以,从《丝绸之路》大家联想到我,就这样,走进了《话说长江》。要说第一次跟《话说长江》组的人见面,几乎闹笑话。作为电视的老人,当然对老的同志见面还是认识的,在广播大院里经常也能碰着。但是其他后来的年轻一些的就不认识,所以第一次见面前是在宣武饭店,听说原来是中日合拍的,我就以为还有日本人到场,看到张茂西、冯骏、赵化勇,这三位我不认识。我以为他们是日本人,不像我认识的几位老同志,所以说话比较谨慎。可是后来突然听他们讲话,一个是山东味特别浓,就是张茂西;另一位带有上海音,就是冯骏;赵化勇的普通话也带有口音,我说“这三位日本朋友中国话说都不错,就是口音太重。”后来才明白,搞错了,我把他们当日本人了。后来的合作我们都非常愉快,而且互相切磋、商量都是卓有成效的。

  【嘉宾:矫广礼】话说长江在当时日本提供了许多资金,设备,很多有名的记录片,用胶片拍的,在当时拍摄的过程中各省市的外事部门提供了很多支持,当时有中央和国务院的批件,当时有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长江沿岸各级省市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拍摄的条件是非常好的。在当时没有这些条件是很难完成这样的拍摄任务。

<<上一页下一页>>
第2页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