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自然·生态·探索]

乐业天坑科考纪实:布柳河——小青蛙“打的”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31日 11:04

  2001年4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广西乐业科考队近日对大石围天坑群以北的布柳河进行了考察。布柳河是大石围天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密布在天坑群地下的暗河,到这里汇聚成缓缓的地上河。科考探险队乘竹排顺流而下,一路可见河谷两岸悬崖陡峭,树林茂密,树木盘根错节,大型藤蔓悬荡其中。科考队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老茎开花”的热带雨林中才有的现象。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科考探险队终于走出了地下世界,来到暗河的地上出口布柳河。

  紧张艰苦而又令人兴奋的科考高潮过去了,来到了布柳河,科考队仿佛奏起了整个科考活动的小夜曲。

  布柳河,又称布柳河大峡谷,密布在天坑群地下的暗河,到这里汇聚成了一条舒缓的地上河。


热带植物现象在亚热带的布柳河也存在,说明了这里五千万年以前,气候也很热。布柳河漂流 (黄国祥 摄)

  乐业县境内河流密布。布柳河是境内较大的一条河。河水清澈,气势磅礴,滩多水急。科考队从一个小村庄坐上竹排,逆流而上。两岸崖石突兀,途中多有旋涡,撑杆的老乡驾竹排时而飞旋于旋涡之上,时而落入深渊。

  据历史学家考证:战国至秦汉,此地属夜郎国。当时商贸繁荣。铁制工具、粮食等从境外用船通过运往清水江(即今北盘),促进了夜郎经济的发展。

  布柳河两岸高高的茂密的木棉树开着火红的花,其叶碧绿如伞。

  一个小时以后,竹排到了一处险滩,涛声轰鸣,震耳欲聋。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在险滩中镇定地撑着竹排,飞驰而过。

  傍晚,夕阳给河水、山峰、树林镀上了一层金色。

  一只小青蛙跳到了竹排上,根本无视竹排上队员的存在,竹排对它来说,仿佛在街上叫了一辆出租车。

  这只小青蛙严格地说,色泽是青灰色的,身体消瘦,有点皮包骨头的样子。四肢很长,顶在头上的眼睛显得特别大。它不用转身,四周的一切尽收眼底。小家伙一副从容的模样跳上竹排,然后又蹦到竹排最前面,身子一蹲,也不在意竹排上还有什么人物。

  老船工告诉记者,这种青蛙非常聪明。由于水流湍急,凭它们自己的能力,只能顺流而下,而竹排却为它们提供了最便利的逆流而上的工具。老船工还说,它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会自动下船。果然,竹排向上行走了一段时间,那只小青蛙才跳下船,走的时候连招呼也没有打。

  不一会,又一只小青蛙从水里跳上竹排,坐在竹排上的记者用竹棍触动了它一下,它居然不予理睬,继续乘排而行。记者又连连地用竹棍触动它,这只小青蛙依然我行我素,直至到达目的地,才一纵身跃入水中。

  此刻光影变幻,波光粼粼。倒影在水中的峰峦错落迷离。

  布柳河自凌云入新化境。在万山丛中穿行,以前有的河段可通航,后来由于大量戕伐森林,河道变小。

  布柳河越往上游,水流越清澈。在竹排上可以看到水中色彩各异的卵石。游鱼跃出水面。 河的上游水流较浅,船工不时地会让大家从竹排上下来,涉水走上一段。再往上游划去,过了很长一段,河道又变得宽阔起来。

  河谷两岸悬崖陡峭,树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树木盘根错节,大型藤蔓悬荡其中。

  科考队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板根绞杀”、“老茎开花”等热带雨林独有现象。广西乐业属亚热带气候,为什么会出现热带雨林现象?

  坐在竹排上的植物学专家何太平教授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指点着河谷的植被说:“远古时期,整个大陆的气候温差都不大,当时的植被分布也差不多,只是到了冰川期之后,气候才有了分别,广西乐业出现的热带雨林现象正说明了这里的植被比较原始,这些植被能保持至今实属不易。这么丰富的植被类型,栖息着丰富的物种。这也是人类善待自然的结果。”

  随着地质的变迁、气候的改变以及人为活动的破坏,斗转星移间,众多远古时期的植物或灭绝或变异,而在布柳河,却有大批植被还保存着多样性和原生性。无疑为我们保存了一个原始生态的基因库,这对今后物种的研究和开发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在布柳河上游,有一座自然形成的巨大的石灰岩桥,横跨布柳河两岸,当地人称仙人桥。


天成彩虹——仙人桥 (黄国祥摄)

  经过科考队测量,广西布柳河上的仙人桥桥面厚度达78米,总桥高145米,桥宽19.4米,拱孔跨度达177米。其规模从目前的资料看,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桥。

  其实如果布柳河是一条地下暗河,仙人桥就是又一个天坑。

  布柳河两岸时时会看到类似仙人桥和断裂塌陷而形成的奇异山石。这一切告诉我们这里不过是露出了地表的天坑、溶洞,更通俗一点说,这里已是“露天天坑溶洞群”。洞顶已塌陷到了洞底。暗河也成了明河。

  洞中的生命从黑暗又走向光明。相对单纯的生命又变得纷繁多彩起来,河里一种银鱼就是证明。它与溶洞中的盲鱼是亲戚。它们走出了天坑,回到了长河。

  所有这一切,让我们这些探险者备感真切的还是生命的意义。

  无论是把时间凝固在了几千万年前的海洋化石,还是从远古遗存到今天古生物群落,无论是深洞中纤纤细弱的白色生物形态,还是高山上挺拔密布的树林,还有我们这些探险队本身,都在说明着一个道理:如此脆弱而又如此坚强的生命,是多么的美丽!

  有人说,探索发现的历程是一种英雄式的历程。的确,当你站在千百万年前留存至今的远古生态环境中,亲手触摸那只有恐龙才能触动的原始植被,当你在几百米的地下,感悟陌生世界里生命的涌动时,你肯定会感到由衷的自豪。

  结束语:

  两个月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洞穴协会的专家们最终确定我国广西乐业天坑群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天坑群,其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底部分布的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

  大槽溶洞地下大厅,经检索分析后确定它是我国最大的地下大厅,也是世界第二大地下大厅。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天坑溶洞的成因构造提供了最直观的科学依据。

  大石围天坑底部发现的两种神秘动物被中科院专家认定为新的物种,分别被命名为天坑中国溪蟹和张氏幽灵蜘蛛。天坑中国溪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专门生活在洞穴中的蟹类。

  花坪乡的溶洞中,发现的大熊猫头盖骨化石,是我国目前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熊猫头盖骨化石。由于这些化石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正好是人类起源的时期,专家认为乐业溶洞化石可能对研究人类起源有重要价值。

  参考书目:

  1.《地貌学》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

  2.《行星上的生命》[英] 布鲁斯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岩石与矿物》 刘萱 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4.《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国家环保局编著,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5.《人类史》[英] 史密斯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6.《灭绝之路》 李学静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7.《古本山海经图说》 马昌仪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版

  8.《国家地理》 汪建中编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1年版

  9.《乐业县志》

  10.《走进自然博物馆》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1年版

  (选自:《天坑科考探险纪实——临渊无惧》)

  作者简介:

  骆汉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种新闻奖,其中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世纪80年代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90年代任社会新闻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现在新闻频道编辑室从事策划工作。有《共和国在打假》、《与古文明对话》、《穿越无人区》、《偷拍实录》等作品问世。

  其他作者:王洁、朱江、刘力、周毅、刘霞、刘林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