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自然·生态·探索]

乐业天坑科考纪实:走进溶洞深渊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0日 10:21

  2001年4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进行溶洞探险的一路考察队员,首先进入了景观最为奇特的地下溶洞进行探测。

  科考队进入溶洞后不久就来到了一个有足球场大的空间,高度近50米,专家指出这些石块都是近期坍塌下来的,而且坍塌随时可能发生,科考队迅速通过了这个地段。专家认为这一溶洞的结构为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天坑的早期发育提供了最为生动的依据。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走进大石围天坑底部的溶洞里没多远,哗哗的流水声和一股股冷气扑面而来。

  去年11月,乐业县组织的一支探险队里有一位武警战士就因下到暗河中探路,被看似平静的暗河一下把他卷进旋涡,片刻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我们探险之后,另一支到此探险的科考队又一次进入大石围,居然发现了他的遗骸。

  (在此引用一段当时发现遗骸的记者写的一段文字。这名记者叫陈立新,他是广西电视台大名鼎鼎的探险专家。他的文章发表于2002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其文标题为《深入地穴500米》)

  地下河就像一个通向无底深渊的‘大水管’,河水带着巨大的能量冲向洞穴深处,千百年来从不停息。地下河的水位变化有时是不可预知的,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突降暴雨甚至都可能对其造成影响。另外,地下河涨水并非只是源头水量增加,而是整个洞壁几乎同时往外渗水,因此速度极快。地下河探险最大的危险就是被突然上涨的河水截断退路,这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越过那些黑暗中的急流。

  返回营地的路我们走得很慢,不时观赏一下路边大石围地下河特有的彩色石头。以前我有个习惯,每探一条新的地下河或一个新洞穴,就捡一颗小石头带回家留作纪念,并在上面写上洞穴的名字。不过,自从第二次进入大石围地下河以后,我就再不将里面的石头带出去了,这一方面是环保的要求,另外一个原因是跟1999年地下河失踪的队友有关。

  1999年10月,我率队进入地下河探险。到达1公里的岔河处时,全体队员在河边休息。这时,25岁的年轻队员覃礼广找到一个像鸟蛋一样带彩色花纹的石头,非常友好地送给了我。半个小时后,我突然发现地下河水位起了变化,立即组织大家夺路返回。经过3个多小时的突围,在最后一个险滩,覃礼广因误入水下隐藏的凶猛暗流而失踪······

  他送给我的那块漂亮的彩色石头成了最终的礼物,至今仍摆在我家的书柜上,而覃礼广已经在黑暗的地下河中沉睡了3年。

  正当我默默思索着那次不幸的往事时,赵中军突然指着石缝里一块白色的东西叫我过去,靠近一看,是一块人的碎骨!这无疑是就是三年前失踪烈士的遗骨!我们立即小心将骨头包好带出了洞外。随后,当地两名探险队员专程进入地下河寻找,最后在覃礼广失踪处下游几百米的地方找到了更多的遗物和遗骸。

  天完全黑了,黑得把一切都吞噬干净了。维系队员之间的就是头上那一盏盏可贵的顶灯。队员们进入地下河后便立刻撒开渔网,支起鱼竿,在昏暗的灯光照射下,开始了考察工作。

  不一会,网上挂住了几条小鱼,接着又捕到了一只在河边爬行的小蟹。


别动手,这是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它们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嗅觉和听觉都是超强的

  极度疲惫的队员们兴奋起来。一只拇指大的蜘蛛,在手电光的照射下,一动不动似乎对光有反应,一个队员刚想伸手去抓,被刘宏喝止住了。

  “别去碰它,有毒。”

  浅滩中的小虾,通体透明,没有眼睛,肢节和触角比身体长两、三倍,停在水中,一动不动,比外面不停嬉戏的小虾文静多了。也许是食物匮乏,它们总是停在一处,用长长的触角,悄悄地探索着。对于人们来说无比重要的眼睛,在这里已毫无用处。

  一个月以后,新华社发布消息: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向新闻界宣布新发现一个螃蟹新种和一个蜘蛛新种,这两个新的物种都是在广西乐业天坑群科考中发现的。其中螃蟹新种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专门在洞穴中生活的蟹类。

  这四只个头只有3厘米的螃蟹标本是在大石围天坑底部的溶洞中捕获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们对比分析了200多个相近动物标本,最终确定这四只螃蟹是中国溪蟹属的新种。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门研究蟹类专家陈国孝介绍:这个新种主要区别于其他中国溪蟹的特征是雄性第一副肢末端具有缺壳,在自然状态下雄性副肢超过胸甲第五突起。另外,第三颚足外肢末端鞭部分7节,并且长有较长的刚毛,这在中国200多种淡水蟹中极为罕见。

  这三个特征是采集到的四个标本中全部都具有的,这样就排除了这些特征是个体的变异的可能性,属于一个新物种稳定的可以遗传的特征。

  这些特征都是为了适应洞穴黑暗环境而产生的改变,用于捕捉食物的颚足鞭部分节,活动更自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取食,生殖器官副肢也是为了在黑暗环境中更快找到配偶而发生改变。

  陈国孝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洞穴里发现蟹类在我国还是首次,在世界上也很少有报道,它对于研究肺吸虫病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中国溪蟹在我国原有6种,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一带。中国溪蟹又叫医学蟹,因为他们是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的肺吸虫病的宿主,这次新发现的溪蟹新种,对于研究肺吸虫病的分布流行区域和传播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天坑发现的蜘蛛,经过鉴定,专家初步认定它们是幽灵蛛科的新种,幽灵蛛数量较少,一般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为扩大有效活动范围,幽灵蛛科的足部都是身体长度的4-5倍。这次在广西乐业天坑捕捉了5个幽灵蛛标本,科学家仔细研究它们的生殖构造情况,发现与老种有着重要区别,初步确定是幽灵蜘蛛新种。

  专家们将把这两个新种将分别被命名为“天坑中国溪蟹”和“张氏幽灵蜘蛛”。

  (选自:《天坑科考探险纪实——临渊无惧》下一篇:试将地下比火星)

  作者简介:

  骆汉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种新闻奖,其中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世纪80年代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90年代任社会新闻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现在新闻频道编辑室从事策划工作。有《共和国在打假》、《与古文明对话》、《穿越无人区》、《偷拍实录》等作品问世。

  其他作者:王洁、朱江、刘力、周毅、刘霞、刘林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