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自然·生态·探索]

乐业天坑科考纪实:初下大槽天坑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2日 17:25

  2001年4月12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为加快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的科考探险进度,科考队决定兵分两路展开考察。

  一路以洞穴探险家为主,考察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底部,另一路由动植物学家带队,对天坑群附近纵横交错的地下溶洞进行考察。

  大石围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处于发育期的天坑,这个天坑的山体表面松散,不时有石块崩落到坑底,这加大了探险队下到天坑底部的危险性。另外天坑犹如巨大的竖井,里面形成了许多上下翻腾的气旋,因此科考队下到坑底的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人成功下到过底部。但是天坑下面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神秘的溶洞和幽长的暗河,这些强烈地吸引着科考队员下去探险。

  此外,乐业天坑群周围还分布着众多的地下溶洞,为了搞清这里的地质、古生物等资源,科考队也将展开全面考察。

  洞穴探险与登山、潜水和太空探索一样,都是具有高度挑战性的极限运动。专家指出,两路探险危险性都很大,但大石围的探险难度更大一些,队员们能否成功下到天坑底部是这次考察的关键,尤其下降时,队员既身体悬空,又要警惕上方坠石,再往下又是密不见底的原始森林,估计最快也要半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坑底。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大石围的大槽天坑就在这个农家小村下面的不远处,科考队来到天坑边上的时候,只见天坑的周边长满了树木花草,四周都是高低错落的悬崖峭壁,天坑就像突然塌陷下去似的,连长在上面的花草树木都随之一起陷之坑底。

  领着我们到这里的“飞猫探险队”在一处几乎八十多米的悬崖边上放下了三条绳索。这些绳索和目前我们所学了SRT单绳技术完全不是一回事,它的绳索上端紧紧地绑在大树上,我们将牵着这个绳子,双脚踏在崖壁上慢慢地下到坑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的四肢非常有力,一些年轻的队员和记者很快就下到坑底去了,剩下几个年龄较大的人,“飞猫探险队”干脆把他们用绳子捆牢,像一个个行李包一样的从崖壁上一点点吊下去。

  宋教授和骆制片都是这样送下去的,当把他们吊在空中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探险队的包袱,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崖边上显得是那么无助;可是当他们的脚踩到坑底的时候,又感到力量回到了身体里面。大槽天坑的底部坡度很陡,全是尖利的碎石,好在这些石缝都长着一些小树,考察队可以扶着这些小树一点一点地挪动脚步向坑底最深处走去。

  从大槽天坑用绳索下到坑底部用了大约一个小时,而从坑底向更深处走去,距离也就是100多米,居然也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槽天坑的最深处陡然立起一个百丈多高的石洞,石洞洞口仿佛是一双合十的巨手,这双巨手太大了,从掌底到指尖的距离足有一百多米,而它的洞口就像是两手之间未合拢的缝隙。考察队跌跌撞撞走到洞口时,由于这里距天坑顶部已经很远了,所以从这里往上望去,天空就变成碗口大小了。在行进到溶洞口时,洞内赫然耸立着一头状如巨犬的钟乳岩,这块钟乳岩高达40多米。这头巨犬张着大口,怒视着走进洞口来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洞口的守护神吧。到了溶洞口,大家本以为终于可以免去攀登之苦,然而在溶洞里却发现溶洞里的坡度依然很陡,几乎一直处于45度的上升坡度,四周全是巨大的碎石。上面长满了青苔,阴冷而又潮湿。成串的水珠从洞顶滴落下来,由于洞顶太高了(足有100多米),落下的水珠仿佛是从天而降。队员们沿着这条陡峭的洞中之路,向上攀登了很久,总算来到了一块平地上。这是由几块巨石组成的。石头表面显得比较光滑,大家坐下来休息时忽然听到了几声尖利的叫声,发现那是几只燕子,闪电般地飞进飞出。正如高尔基诗中所说的:“这是一些黑色的闪电!”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张春光教授说:“这个洞一定很大,有燕子的地方说明这个洞第一是比较大,第二是比较深。这种生活在洞穴中的燕子和在海岛上生活的那种巢可以吃的(燕窝,这些窝是由海中的小鱼以及燕子身上一些羽毛和它吐出来的涎沫组成的)同属一种。不过在这里筑巢的燕子都是用草和一些植物做的,所以这种燕窝也只能看而不能吃了。

  休息了一阵子的队伍继续向洞中走去,忽然在队伍的右侧又发现了一个两人多高的洞口。用手电往里一照,洞口往下伸入,手电基本上照不到底。英国洞穴探险家詹姆斯此刻来了精神,他对大家说:“你们都不要动,我先下去看看。”他利落地在身上绑好了绳索,顺着洞口一点一点地往下降落。开始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头上的顶灯以及他攀登的身影,然后除了头上顶灯的闪烁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洞底忽然响起一声尖利的口哨声,接着对讲机传来了他的话语:“我已经到达底部。这个洞深大约有30多米,你们可以派几个人下来。”另一个洞穴探险家罗伯特第一个放绳子下去了,第二个轮到了记者朱江,他虽然使用SRT技术还不熟练,但是勇气可嘉。开始显得很紧张,负责在上面指挥的刘宏教授不断地对他说:“放松!放松!”

  SRT单绳技术虽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探洞设备,但是如果搞不好,绳扣没有解开,吊在上面的人就会挂在那里,只能等到其他的队员降下来解救他了。

  朱江可以说是跌跌撞撞往洞中降落,忽然听到大声地“哎哟”一声,一块石头被他踩落,轰响着掉落洞底,所有的人都紧张起来。在洞底的人如果离得过近,这块石头足以要他的命。

  洞口的骆制片拿着对讲机一个劲地问:“朱江.朱江,你怎么样?请回答!”

  没有回音,倒是洞底的詹姆斯声音传上来,“没有问题,底下的人十分安全。你们那个记者正吊在半空。在过十几分钟,他就下来了。”原来这些富有经验的外国探险家早就算计好了这些危险,他们坐在了洞底的更深处。这次到达洞底的一共有六个人,一台摄像机。他们在詹姆斯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往洞的更深处走去。这个溶洞里忽宽忽窄,宽的地方顶灯都照不到四周,而窄的地方,他们只能匍匐在地,爬着地向里面行进。

  又不知过了多久,刘宏教授忽然说:“你们看看这洞壁……”

  几束灯光全部聚集在他的手心,只见洞壁坑坑洼洼地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化石,好像是一些海珊瑚,又像是一些海底的爬行动物。此刻他们所处的位置正好是远古时期的一条海沟,几千万年过去了,这条海沟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那么黑暗又那么充满生机。大量的海洋生物陪伴着这几个探险队员,此刻时间仿佛是凝固了。

  如今人们都知道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是按地质年代的长短而变化的,然而这种变化是异常缓慢而又不易察觉的。但是,洞穴探险家和洞穴研究者走过这种岩石时,只要把手搁在上面,或者把身体钻进小小的弯角或缝隙中,就会感觉到石头也在生长。就洞穴本质而言,它只不过是一个个空间而已。这一个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空间,既可以在岩石中形成,又可以在海底出现,也可以在倾斜的巨大石板下构成,或者是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世界上大部分的洞穴群,都是由几百万年在海底形成的石灰岩沉积物中产生的。这些沉积物是无数动植物的遗骸。

  在远古年代,由于海洋的水温高于陆地,许多动植物纷纷迁徙到海中生活。但是由于海水中含有碳化物,这些动植物吸收后中毒死亡,尸体沉积在海底,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层层厚厚的透水的石灰岩层。后来,许多这样的沉积物形成的石灰岩面,就形成了山脉。一旦水面下降,就留下了一个个洞,人们称之为洞穴。水不断地浸入,但不像从前那样有规则,所以使洞穴有了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的像潺潺小溪,有的像一条大走道。洞穴顶部石头上有细小的裂缝,水会一滴一滴地渗进去。在洞穴里的空气的作用下,水滴放出二氧化碳,使石灰石分解裂化成石灰岩,并予以吸收,于是在水不断地滴落,形成钟乳石。从顶部垂下来的叫钟乳石,从地下往上长,有时上下的钟乳石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粗大的石柱石,向四面八方生长,好像在嘲笑牛顿的重力,大自然出神入化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了千奇百怪的景观。

  (选自:《天坑科考探险纪实——临渊无惧》下一篇:喂,地下有人住吗?)

  作者简介:

  骆汉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种新闻奖,其中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世纪80年代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90年代任社会新闻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现在新闻频道编辑室从事策划工作。有《共和国在打假》、《与古文明对话》、《穿越无人区》、《偷拍实录》等作品问世。

  其他作者:王洁、朱江、刘力、周毅、刘霞、刘林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