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自然·生态·探索]

乐业天坑科考纪实:吊在空中的探险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1日 18:43

  2001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大石围天坑的垂直高度为600米,如何安全的到达天坑的底部是探险队遇到的最大问题,这次中外联合科考队将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攀岩工具SRT。SRT包括上升、下降手柄等一系列工具组成,攀岩者通过它借助自身的力量在攀岩绳上做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攀岩人员都选用SRT作为自己征服自然的工具。我国最早使用SRT是在80年代,使用者多是地质勘测人员。但探险队的大部分成员对这种工具都比较陌生,所以探险队抽调了几名成员在进行短期突击训练。目前,训练成效不太理想,探险队不敢贸然下洞。主要是训练中队员们显得手忙脚乱,有的上去了下不来,有的在树上一挂就是一个多小时,所有的绳索在胸前绕成一团,解救了半天才脱险。专家估计,这样的训练恐怕将进行3--4天才能保证探险队员安全地下降到天坑底部。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气球探测大石围

  用直升机探测“天坑”后的第二天,热气球从南宁运到了乐业县,县里的工作效率实在是高。然而这几天,老天好像是有意和科考队作对。科考队好不容易在海拔1600多米的天坑顶部建了一个大本营。夜里一场大风把大本营吹得天翻地覆,帐篷吹倒了,在里面架设的一些器材,全部被吹到了悬崖边上。营地的看守人员拼着命把器材抢回来,等风小一些的时候,重新架好帐篷,旋即又是一阵大风,一切都回到了被破坏的原始状态。通讯设备需要重新补充、更换,大本营需要加固,所有的队员又整整忙了一天。

  第二天,风小了。早晨还是阴蒙蒙的,中午已是云开雾散。科考队把热气球运抵大石围南侧的一个垭口(天坑的一个豁口),这里距天坑最高处只差200多米,也就是说,热气球只需在400多米处就可以进入天坑,而且这个垭口所处的地势是个缓坡,汽车可以上到这里,热气球也可以从这里升起来。进入垭口,再慢慢地向天坑底部降落。

  如果这个方法成功,科考队就不用冒攀岩向下爬的危险了。

  这只热气球有必要特别介绍一下,它是一只曾飞行到韩国,又从韩国漂洋过海飞到日本的气球,在热气球界大名鼎鼎。而热气球的驾驶员小李,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空中探险家。他驾着热气球,飞过大半个中国。他只是极为简单的向记者们讲述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就已经令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驾驶员原来也是个记者,因为他热爱飞行事业,终于成了一名专业驾驶员。他有正式的飞行驾驶证,这种证件和开飞机的飞行员执照一样。

  现在的热气球和一百年以前,甚至和刚刚发明出来热气球相比,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同样是一个充气的球形体,一个煤气瓶,载人的是一个用藤条编织的筐子,就凭这种简陋的设备,把人送上天。

  热气球驾驶员十分郑重地说,它与飞机甚至是火箭同属飞行器范畴,而且操作起来要比那些现代化的飞行器还难。的确,热气球是人类想飞上蓝天的最早的载体,虽然简陋了一些,但是它毕竟打开了人类另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

  按规定,在气球上拍摄也要办保险,二十万元的保险,和飞机上差不多,上飞机办保险,人们一点犹豫都不会有。可是上热气球办保险,还真感到有点悬。骆制片再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让我来吧”。

  这次保险办得实在有点太细了,最后还要填写出了事故,遗产交给谁。骆制片还是第一次填这种保险,像是遗嘱,他想了想那么多亲朋好友,老婆自然是第一了。

  热气球在升空之前,需要用鼓风机给气球内充气,锈迹斑斑的鼓风机,发动了几十次,终于启动了。热气球平铺在地上,花花绿绿的像一张大毯子。看着它一点点膨胀起来,越来越大,最后腾空而起,立在那里足有五层楼房大小,还真壮观。一切设备都调好了,放在筐里的煤气罐,像一头喷火的龙,吼叫着给热气球充气。突然平地刮起一阵大风,把热气球吹得整个倾斜80多度,就像一幢正在倒塌下来的大楼,人们惊叫着,纷纷躲避。驾驶员小李却十分冷静,他关掉了煤气罐,热气球在风中轰然倒下,刚才还气壮如山的架势,此刻却成了瘪瘪的口袋。

  热气球只能在每秒4米的风速以下才能升空。现在的风力已超过了每秒6米。按照规定热气球禁止飞行。而且热气球只有在空中悬停的条件下,才可能降到天坑里。现在风这么大,只能停止计划的实施。看来利用热气球降到天坑底部的可能性不大了,目前只有利用绳索攀爬下坑一种方法了。

  科考队员们登上建立在天坑西部也就是最高峰的大本营。沿着绝壁向下看,四壁如削,石壁上虽然稀疏地长着一些小树,但老乡说这些树至少也有几百年了,再往下,树木越来越密,一团团雾气从坑下冉冉升起,与蓝天白云溶为一体。看的时间长一点就感到整个天坑都在旋转。科考队就将从这里开始,向下攀爬,这也是一次向极限的挑战。如同攀岩,只不过这是向下进入深谷绝地。能否下到天坑底部?谁也不敢保证。

  为了能够安全地下到天坑底部,我们请科考队中的洞穴探险专家刘宏指导,开始进行SRT训练。SRT是目前流行的单绳攀岩技术,这项技术要求在悬崖峭壁上把自己上百斤的体重系在一根只有拇指粗的绳子上,这对于我们这些只会乘电梯上下的城里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几天的训练时间,而掌握好SRT技术最少需要一个月。

  现代洞穴探险与探测技术,垂直探洞是洞穴探险之精华所在。探洞者在黑暗的地下世界中要克服重力影响,安全顺利地升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危险性很大。所以,探测复杂的竖井和大型洞穴系统时,装备要精良,探洞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掌握可靠的探洞技术。1989年出版的《世界大型洞穴图册》一书中公布了一批最新深洞探测的记录。这些记录都是近几十年的事。例如,截止到1947年,探明超过500米深度的洞穴只有2个,1953年达到4个,1960年9个,1972年56个,1976年92个,1988年跃至250个。而深度在1000米以上的洞穴探测记录最早是在1956年,绝大部分是1975年以后创造的。至今,超过千米的洞穴(竖井)有43个。洞穴中还有一种直上直下的垂直洞(竖井)或称直立洞是探险中最难探的洞,岩壁陡立,没有立足和转还的余地。征服这种洞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健壮的体魄。最深的洞在奥地利的赫洛协中,深度达450米。目前,世界上已经探测的超过300米以上的铅直洞有21个。由此可见,近20年来,人们向地下深部进军速度加快了,这与探洞装备的完善有直接关系。在国外,单绳术成为风靡全球的垂探洞的非常适用和有效的方法。许多探洞者,以征服千米的记录为荣,并不断创造出一些新记录。单绳技术至少在三个国家--法国、英国、奥地利独立地发展起来。现在,欧洲技术大部分采用法国探洞学发展和传播起来的基本技术,而且用法国公司生产的探洞术。我国大部分单绳技术是20世纪从国外引进的。现在不少单位和个人,在探洞中采用了单绳技术。1987年和1989 年4月,岩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曾两次运用单绳技术,在桂林市七星公园和滨江公园对悬崖峭壁进行危石排险,保护了游人的安全。遗憾的是,到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探洞所用的装备,如绳子、岩钉等,使单绳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绳子是单绳技术中的关键。探洞者的生命就是系在这根绳子上,所以对绳子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定要安全、可靠。现在国外用的是一种聚酰胺(尼龙)或聚酯制成的高强度低变形的绳,其直径10毫米,有一个蕊,外面裹着尼龙鞘,负重可达2吨。此外,探险家们有时也利用9毫米或更小直径的绳子探洞。探洞绳子要避免冲击负载和摩擦。每次使用后必须洗净,并将湿的绳子晾干(不能在日光下曝晒)。有磨损或损坏的绳子应弃之不用。绳子要整理、盘绕成捆,扎好,放在冷、暗和通风好的地方,以便下次再用。如果这些绳子硬化变质,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这些绳子也可以码在背包中。绳子的尽头应打个结,使探洞者在下降时不致从绳子末端顺滑坠下。探洞人员要很熟练地学会绳子的各种打结方式。绳子打结用途很广,或将绳子绑在某个物体(大树、钟乳石、岩块等)上,或固定在岩钉上;或用于捆绑东西;或用于连接二根绳子等等。常用的打结方式有以下几种:随手结或拇指结:这是最简单一种打结方式,每一个人都会使用。“8”字结:是最常用的一种打结方式。最简单的一种“8”字结是从随手结演变而来。如果要将绳子系在某件物体上,则先打一个简单8字形,将绳子末端绕过固定物之扣,顺8字形穿越回去,并拉紧。这种打结方式非常适用,而且牢靠。个人的单绳技术装备包括以下几方面:安全带,包括胸带和臀带两部分。卡拉宾(环扣)和梅能(锁扣)。安全绳(或称牛尾),它的一头系在臀带上,一头接环扣。当人在高空作业时,为了安全起见,将环扣固定在岩钉或其他地方,起到临时保护作用,不致因突然失误而跌落。上升器和下降器、工具袋。工具袋用于放防止绳索和洞壁摩擦的垫布或垫圈与打结装置。岩钉的用途是将其锚于岩石之上,结系绳子之用。

  科考队宿营地边上有一根十几米高的大树,单绳直垂升降的训练就从这里开始。

  每天一早,队员们就齐聚在大树下,刘宏教授一遍一遍地演示,然后要求大家照着做。别看他是中科院云南地理所的研究员,而且身材高大,但是当他把自己吊在那根拇指粗的绳子上在十几米高的地方上上下下,十分轻松自如,让大家信心倍增。

  记者们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把自己想像成电影《垂直极限》里的攀岩高手。可是一旦挂到树上,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绳索在胸前绞成一团,上不去,也下不来,像块正在风干的猪肉吊在空中,一吊就是一二个小时,刘宏不紧不慢的在下面一边指导,一边解说,大家都抬着头,看着那个吊在半空死去活来的记者,大气都不敢出了。

  刘宏说,必须自己按要求解救自己,只有这样你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才可能脱险。

  于是吊在树上的记者,又是一番苦苦的挣扎,有一些手脚灵便的居然解开了绕在身上的绳索,终于落地。而像骆制片这样块头大的就只有靠搭人梯,把他从绳子上解下来,此刻他几乎昏厥了。

  外国那几位专家,有时也来现场指导一下,他们看着这些记者笨手笨脚的样子,直摇头。这几位外国专家看上去年龄都不大,有一个还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探洞攀岩的经历最少也有四五年了。他们对下大石围天坑虽然也十分认真、谨慎,但是这几百米高的崖壁,他们认为最多只需要三个小时就可以下到坑底。而对这些记者,他们就不看好,最后居然下了一个结论:“你们现在的状况,一个月后也下不了天坑,干脆算了,下天坑让我们办吧。”

  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办到,这是毛主席的教导,更何况我们干什么来啦?!刚刚被吊一个小时,在地上还直打晃的记者朱江,先火了:“我们一定能下去!我们一定能在三天内学会SRT(单绳技术)!”

  两天以后,朱江等三名记者已经能在十几米高的绳索上来回几个起落。刘宏教授高兴地说,“真想不到,一个月才能练成的技术,你们现在就差不多了。”

  “还是您教导有方”!大家相互吹捧着。的确,按外国人那种按部就班的训练方式,一个月还真学不会。现在大家学的是已经大大简化了的单绳技术,虽说在树上练得差不多了,可是到悬崖上还能行吗?

  科考队在充分研究了科考中的困难后,决定把突击大石围的事,往后放一放。现在可以对那些比较小的又比较容易一点下到底部的天坑先行考察。同时对这段时期单绳技术训练也进行一下实战演习。

  按在地图上天坑的分布,距县城最近的一处“天坑” --大槽天坑,是比较容易下去的,用绳索的岩壁最多也只有100多米,可以让“飞猫队”先下去几个人,在底下接应,在上面放绳子,即使队员们不会单绳技术,拉着绳子也能到下面去。

  大槽天坑,是一个还没有经过探察的地方,那里距山区公路只有几公里,有什么事都可以及时解决。

  宋教授年纪大了,大家都让他到了天坑边,呆在上面不要下去。可他却说:“怕什么,你们能下去的,我就能下去。”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看站在一旁和他体型一样胖大的骆制片。记者们平时都管他叫骆老师,叫得顺嘴了,就干脆喊他“骆老”,有时“老”字后面还要加一个“儿”字的后缀音,成了“骆老儿”。不过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尊称,骆制片还是欣然接受下来。

  此刻“骆老儿”对宋教授的说法,没有异议,他认为来了就要下去,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得说。只是自己多小心一点就是了。这几年,他在北京养尊处优惯了,去上厕所都想开车去,虽然这一段时间他带队冒险不下四五次,可那都用不着腿功。那年穿越新疆大戈壁无人区大海道,也是开着沙漠越野车走的,苦是够苦的,零下30度的夜晚,冻得人死的心都有了。可是到底也没耗什么腿劲儿,如今无论是上山峰下天坑,要的都是腿劲儿。他的腿这几年上两层楼都打颤,如今要下几百米,而且走的是绝壁,他还真有点含糊。可是他是带队的,大家都看着他,他下决心,怎么也得拼一下了。

  按朱学稳教授前期考察的情况分析,乐业县与大石围天坑相差不多的天坑最少有20多个,而且这些天坑之间地下溶洞和各自的地下暗河又都是相通的,英国探险家计划在这次考察之后,准备把这些天坑之间的联系搞清楚,而且要把这些天坑地下的溶洞走通。这是极为艰苦和危险的考察。

  国际探险组织列出了七项最主要的探险活动。洞穴探险名列第三,其难度和危险性远远超过了登山。

  科考队来乐业县,将近一个星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早晨,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飞鸟在林中婉转鸣叫。一队小学生走在山路上,见到我们的汽车就停下来敬礼。记者和专家们也纷纷举手还礼。山区的孩子见到汽车就敬礼,在这里是有个故事的。山里的孩子由于学校距村里一般都很远,放学后常常在山路上窜来窜去地打闹,汽车过来后他们也不懂得回避,往往造成交通事故。于是有一个小学老师想了个办法,他要求以后走在路旁的小学生,无论干什么,一旦看见汽车过来,必须站到路旁举手敬礼。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安全,又能给汽车里的人们留下一种礼貌好客的印象,学校对此十分赞同,把这当成了纪律,要求孩子们遵守,这个方式受到了县内外人们的一致好评,于是所有山村小学都开始效仿。最后连那些没有上学的孩子们也都跟着学起样来。很快的这里的小孩见汽车就敬礼成了乐业县一道可爱的风景线。

  山里孩子们对这一纪律,执行得非常认真,有些孩子在路边正在打架,看见汽车来了,立刻住手,转身面对汽车敬礼。汽车一过,立刻继续激战,还有些小男孩在路边正在撒尿,(山里没厕所)一见车过来了,一边撒尿(关不住“闸”了)一边向汽车敬礼,直逗得车里的人哈哈大笑。汽车转过一个山,敬礼的孩子显然多起来,原来前面有个小学校。

  由于山路的路面高于小学校,在路上就可以看见孩子们在学校操场列队上操的情景。

  车再往前走点,风景一变,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在阳光下格外的炫目,红艳、白媚、满坡绚烂。花丛中有户农家,木头房子,非常像日本式的建筑,一小方菜田,几只鸡在田埂上转悠。房子是两层的,上层是带着树皮木头筑成的阳台,一条狗趴在那里,悠悠地摇着尾巴,和悠然升起的炊烟几乎是一个频率。

  (选自:《天坑科考探险纪实——临渊无惧》下一篇:初下大槽天坑)

  作者简介:

  骆汉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种新闻奖,其中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世纪80年代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90年代任社会新闻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现在新闻频道编辑室从事策划工作。有《共和国在打假》、《与古文明对话》、《穿越无人区》、《偷拍实录》等作品问世。

  其他作者:王洁、朱江、刘力、周毅、刘霞、刘林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