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自然·生态·探索]

乐业天坑科考纪实:新《地心游记》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14日 11:05


神奇的地下世界一直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千百年来地球上各种肤色的民族对散布在地表各处的洞穴所包藏着的地下世界,无不充满着梦幻般的憧憬。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梦幻,对洞穴探险者而言却是一种欲望,通过攀缘、旅行、游泳和潜水进入地下世界,寻求愉快和乐趣;还喜欢把这种向地球深处的探求说成是“回到母亲怀抱”。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在他写的一系列科幻小说中有一本叫《地心游记》,讲的就是一个被称作地质狂人的地质学家和他的侄子,从冰岛下的一个洞穴走进了地心。在那里遇到了许多古怪和惊心动魄的事,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人们对地下洞穴经久不衰的探险热情。

  神奇的地下世界一直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千百年来地球上各种肤色的民族对散布在地表各处的洞穴所包藏着的地下世界,无不充满着梦幻般的憧憬。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梦幻,对洞穴探险者而言却是一种欲望,通过攀缘、旅行、游泳和潜水进入地下世界,寻求愉快和乐趣;还喜欢把这种向地球深处的探求说成是“回到母亲怀抱”。

  德国的一位洞穴探险家赖马·弗里肯施坦因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强烈追求,这是一种对地下世界的好奇。在那里,你是第一个人,还从来没有人在那儿掷过可口可乐瓶。

  德国的空洞和溶洞研究者协会,在一份出版的资料性小册子中大谈特谈可以在地下迷宫中感受到“永恒的气息”。

  美国洞穴探险家希尔兹在洞穴中穿行过三个星期,他每下洞一次,都会发现许多神奇的和有生命的东西。有一次,他在一个洞穴里发现了一种没有视觉的淡颜色昆虫。这种昆虫看来从未见过阳光,好像是洞穴中的蟋蟀,无声无息地在洞壁上缓慢爬行,那长长的触角犹如盲人行走时惯用的拐杖。在一个洞穴中游览一遍,就仿佛参观了一个博物馆。这些洞穴里都是大洞套小洞,每个小洞都像是一个展览厅。在每一个洞里,都有如水晶般明亮的钟乳石,它似乎是一串冰凌,孤单单地倒挂在洞顶。在一个名叫安吉尔宫的小洞中,什么东西都埋在长长的茎状硫酸镁结晶中,像吹足了气的玻璃一样,漂亮极了。

  1981年秋天,三位前联邦德国探险家和动物学家施密特一起第一次钻进了土耳其陶鲁斯山脉下一个很深的洞穴中。经他们考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群,里面有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河。他们还看到了水清得像水晶一样的地下湖,一块大得像一座教堂似的钟乳石。他们走过高高的石级样的陡坡,爬过巨大的岩石,攀登上笔直的峭壁,测量了在高处的通道。通道里面十分干燥,地上铺着细石粉,走路时扬起一阵阵白色粉末,犹如飘忽在朦胧的月光之中。

  探险家们深入新西兰怀托莫地区的洞穴,他们惊喜地发现,洞内荧光闪闪发亮,原来洞穴的深处生存着一种世界罕见的发光昆虫,布满了岩洞的四壁……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对地下洞穴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和探险。1994年,根据当地人们的报告,在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发现了一处绝世奇观“天坑地缝”。

  “天坑地缝”位于奉节县兴隆镇的小寨。椭圆形的“天坑”直径626米,深度662米,总容积1.19亿立方米。“天坑”在喀斯特地形上被称为“漏斗”,专家考证,奉节天坑为世界第一大漏斗。天坑的底部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河水来自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秘峡谷。据考察,“地缝”全长37公里,最窄处只有2米,而峡谷高度达到900米。

  1994年以来,中外科学家和探险家对“天坑地缝”进行了多次考察和探险。目前,探险者已经探测了“天坑”底部的来水洞、落水洞等60多个洞穴,考察了“地缝”的地下暗河100多公里,并在暗河里发现了如大鲵等多种的珍奇鱼类。

  1999年8月24日,以国际洞穴协会副主席伊文思·安迪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率领的中英洞穴探险队,再一次来到长江三峡之畔的奉节县天坑地缝,想在世纪末完成他们的探险计划。

  天坑地缝是一片十分诱人的地区。在方圆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几乎应有尽有。连绵起伏的峰峦,千姿百态的石林,峻峭挺拔的天生桥,数以千计的落水洞和溶洞,特别是世界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和天井峡大地缝,更以其险峻奇特而闻名于世。

  1994年8月,当朱学稳教授第一次率领中英探险队来到这里时,大家立即被小寨天坑和天井峡地缝那恢宏的气势迷住了。第二天,中英探险家沿着悬崖间一条小路到了天坑底部。这里原先有一条流量达每秒七八个立方米的河流,从天坑里一个庞然大洞中涌出来,流到另一个深邃的洞穴中。前几年,人们在天坑底打了条长1800米的隧道,把地下暗河引到山外 ,建了座装机容量达1.89万千瓦的水电站。探险家沿着现在已无流水的消水洞而下,经过六天的艰苦跋涉,终于从迷宫河高达400米的绝壁上一个洞口钻了出来。通过测量,这段地下通道长4700米,落差260米。但是,当探险家沿着来水洞溯流而上时,汹涌的地下暗流把他们逼了回来。

  1996年,中英探险队再次来到天坑地缝。他们除了沿地下河继续向上跋涉外,另从较高的地区寻找地下河系统的源头。他们通过250米的单绳下到了地缝深处,发现尽头有一个高达50米的大山洞,走进洞里,看到一条奔腾咆哮的地下河。顺河漂流而下没多远,紊乱的漩流就让人望而却步,没有潜水设备的探险家只好止步。

  与此同时,另一支探险队伍在天坑继续溯流而上,经过近10天的努力,他们前进了1500米,发现洞穴中有一处宽约100米的地下湖泊。湖泊的尽头是一堵10多米的陡峭石壁,地下河从壁顶飞流直下,形成十分壮观的一道大瀑布,水流量大,无法攀越而上。

  探险家根据小寨周围地貌状况,认为地缝中的地下河极有可能就是小寨天坑中的河流。这一暗河系统雕塑出两大自然奇观,让探险家感到十分兴奋。

  为了避开夏季丰水季节,1997年,中英探险队决定在12月出击。谁知,当大家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到来时,一连好几天红彤彤的太阳把厚厚的积雪融化得干干净净。地下河竟然超过了夏天的水量,安迪先生只好苦笑地摇头了。

  天坑地缝地下通道的秘密,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抓住了中英探险家的心。经过两年的筹备,今年,安迪先生和朱学稳教授再次率队前来。这次,不仅组织了过硬的队伍,携带了成吨的设备,还把探险时间从一般的十多天延长到一个月,他们决心要测绘出一张天坑地缝地下通道的详细地图,实现六年来念念不忘的心愿……

  奉节县的大地缝,简直是上帝造就的一道奇丽风景。从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流淌出的一条小溪,在两座山梁间潺潺向前,淌过一段宽谷,沿着陡峭的山壁奔腾而下,在谷地间切削成10余公里“一线天”的景象,不知何年何月,小河又从缝底中段的落水洞悄然渗下。超长的一线天峡谷成为一道少有的干谷和盲谷。两壁古木荫翳,不见天日,俨然大刀劈开的一道缝隙。10余公里长的地段,无人涉足。

  地缝的尽头在迟谷槽(地名)。这里,两岸绝壁高达250米,宽不过10余米。探险家用单绳下滑到了地缝谷底。为了节省体力,决定在缝底安营扎寨。经过两天工作,他们在绝壁上打好岩钉,在缝底安装好帐篷。

  26日,4名英国探险家下去了。27日,又有2人跟着下去了。

  前几年,探险家也曾从这里往下漂流,他们在岩壁上打了不少岩钉,在一些险要地段还系有绳索。而今,这一切都已无影无踪,说明地下河流十分肆虐。探险家又只好从头开辟路径。暗河中有无数跌水,低的两三米,高的10余米,漂流必须在两岸上打上铆钉,系上单绳牵引,洞穴中的石壁十分光滑,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探险家在洞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当逆流而上退回到宿营地时,个个都累得精疲力竭,一钻进帐篷就呼呼大睡。

  地缝中十分阴暗,上午10时才像拂晓。史迪夫·琼斯起了个大早。突然,他看见帐篷外的石隙里有一条青绿色的蛇。他忙唤醒同伴。大家都吃了一惊,这种当地人叫“青竹骠”的巨毒蛇,怎么会钻到地缝中来的呢?过去几次下来,都未发现毒蛇,大家没带蛇药。鲍尔·迈克里用竹棍想把蛇从石隙中驱赶出来。可是它半截钻进一个石洞中,无论怎样戳打也不愿出来。凯文森尼尔拿来酒精浇在蛇身上,一点火,蛇立刻返跳出来。平时,探险家都不伤害洞穴中的任何生物,可现在,大家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只好送它“上西天”了。

  一条蛇引起警觉,大家立即在帐篷周围四处搜索,结果又发现一大一小两条蝮蛇。在做彻底“清场”时,探险家才注意到,这远离人世的地下世界,还有癞蛤蟆、青蛙、蝙蝠、各种小的蚊虫,地下河里还有数不清的鱼。

  探险队里有一名录象和一名摄影,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有近20年的历史。加文·纽曼是第三次到天坑地缝洞穴中摄影了,那童话般的地下世界让他如痴如醉。在这样的洞穴中工作,他感到最困难的是灯光布置。那气势恢宏的殿堂必须从不同角度设置灯光,而在地形十分复杂的洞穴中,攀壁、打钉、系绳,每设置一个点常常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但为了那精彩的一瞬间,他乐此不疲。1997年12月,他在地缝的地下河流中为了拍摄一张大场面照片,连续在水中浸泡了七八个小时,几乎全身都冻僵了。前几年他拍的照片不仅在英国展览过,还在法国、瑞士、西班牙等许多欧洲国家巡展过。

  这次在地缝中,他又拍到了一张美妙绝伦的照片:这一天,天气晴好,中午12时左右,一束强烈的太阳光从缝顶直射下来,映照在地缝一潭碧波之中。

  做摄像工作的史迪夫·克拉克森也是第二次到奉节了。探险家每人下洞都有二三十公斤的设备,而他却有重达40公斤的摄像器材。别人穿着防水服可以在激流中摸爬滚打,他得小心翼翼地护着这些器材,生怕它沾一点水滴,虽然同伴们都帮他背设备,他自己也要负重25公斤左右。

  有一次,他扛着摄像机从天坑溯流而上,地下河流中乱石成林,既不能游泳,也不能用单绳滑行。石头像抹了油那样光滑,一步踩虚,身体倾倒,但他仍高高地举着摄像机,脚给扭伤了。1000多米的距离,他返回时忍着剧痛走得满头大汗,花费了三四个小时。

  第一次从迟谷槽(地名)下地缝时,他边录像边顺着单绳下滑,那刀削般的大裂隙,简直让他惊诧得目瞪口呆。这位跑过许多国家的探险家,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地貌奇观。由于忘情于录像,在悬崖上转换一根单绳时,他差点儿把自己系在了不能负重的副绳上。事后想起来,仍令他脊背发凉!

  (选自:《天坑科考探险纪实——临渊无惧》下一篇:神奇“飞猫探险队”)

  作者简介:

  骆汉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种新闻奖,其中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世纪80年代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90年代任社会新闻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现在新闻频道编辑室从事策划工作。有《共和国在打假》、《与古文明对话》、《穿越无人区》、《偷拍实录》等作品问世。

  其他作者:王洁、朱江、刘力、周毅、刘霞、刘林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