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历史·人文·民俗]

布哈拉与撒马尔罕——央视记者走读玄奘路连载四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24日 12:47

  翻看一下中亚历史就会发现,中亚早期历史上的一个个王朝,如同短暂的龙卷风,以自我为中心嚣张一阵子,最后无一例外地瘫倒在沙漠中,被雨水浇灌到泥缝里。直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进入中亚后,中亚才逐渐有了自己的身份和性格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为争夺中亚地盘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进行激战,最后唐朝军队溃败,从而导致了唐朝在中亚势力的全面退却。在这墨绿色的星月旗背景下,有两座古城气宇轩昂地站在起来,它们是布哈拉(Bokhara)和撒马尔罕(Samarkand)。

中亚古城布哈拉

  我们在5月5 日来到了布哈拉时恰逢星期天。老城墙下有一个热闹的集贸市场,商品十分单调,所有的铁器几乎都是手工制品。大概为了降低成本,这些手工制品都显得十分粗糙。市场上的各种干果、香料和藏红花十分惹人眼目等。布哈拉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老城区有11个城门,有366条街道。1981年,这里出土了大夏国的钱币,现存的最古老建筑是拜火教庙的四根立柱。

  布哈拉一片土黄,仿佛这里的所有建筑都是从土里拱出来的一样。看似单调荒凉,其实使环境有了一种幽深和宁静。“布哈拉”一词同印度东部的佛教圣地“比哈尔”都源于梵文Vihara,也就是“庙宇”的意思。布哈拉老城共保留着140座古代建筑。在一个叫塔克-撒拉番(Taq-i-Sarrafan)的地方,聚集了18个商队客栈。这里的卡拉高塔、半圆顶清真寺最有气派。清真寺上面的半圆形穹顶象征着天空的深远。一个人仰望天空时,就会产生一个半圆形的视觉感受。设计师把这种感觉具体化在建筑上,意味着伊斯兰教的无限深远。

  这座城市在过去的1200年里一直像蜗牛一样蠕动。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连蜗牛的伸缩也停止了,一切都处于静止状态。据说鹳是当地的一种吉祥鸟,建于公元1631年的迪宛伯基经学院上就有飞鹳的图案。鹳鸟一直在这里筑巢栖息,但是这里的静止生活连各种昆虫都难以忍受,他们都搬迁到了产生大量垃圾的新城区,鹳在当地捕捉不到小虫,也飞走了,老树杈上只留下了空荡荡的鹳巢,为这座老城增加了几分凄凉。

  玄奘路过这里时似乎依然在匆匆赶路,他只用36个字介绍了一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感受,现今的布哈拉的格局是在13世纪蒙古入侵中亚之后才形成的。到了二十世纪,我们生活在密不透风、冰冷的城市里时,才对那些古堡式的土坯建筑有了温馨感受,并被它的质朴所感动。一个历史都城,没有被20世纪的政治风暴所扭曲,静静地站在那里,与泥土为伍,或许正是这曾泥土颜色保护了这座老城。一位哲人说:在其他地方,光亮是从天空投射到地上,在布哈拉,光亮却是从地上投射到天空。

  与布哈拉的土黄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撒马尔罕的碧蓝。撒马尔罕被称作中亚城市中的女皇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5月15日,我们来到了撒马尔罕的阿弗拉西亚德遗址。这座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的东门叫中国门,大概也反映了中国在撒马尔罕君王心目中的地位。成吉思汗在公元1219年开始率领军队攻克这些城市。中亚学者告诉我,成吉思汗是用铁蹄和生殖两种手段来降伏敌人的。他首先派骑兵打开城门,杀死抵抗者和官员,并让战将官迎娶王公贵族的遗孀,这些遗孀只得哭哭啼啼地为征服者生一堆孩子,最后把被征服者完全同化。与此同时,蒙古人也采用了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逐渐失去了草原枭雄的特征,逐渐衰颓了下来。曾经替蒙古人作战的穆斯林突厥人乘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叫贴木儿。

  帖木儿从撒马尔罕附近起兵,占据了现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以及高加索。帖木儿从占领地不仅带回了战利品,还带回了工匠、建筑师、艺术家。他决心要把撒马尔罕建成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帖木儿还在自己的出生地沙尔-沙贝兹建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宫殿。这座宫殿在16世纪被阿卜杜拉二世率领部队摧毁,只有正门部分依然屹立在废墟上。据说这座曾经高达60米的塔门上方有一行贴木儿的题字:“那些怀疑我的能力的人,应该看一下我建立的这座高大建筑”。

  撒马尔罕的拉吉斯坦广场(Registan Square)是中亚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吸收了古西亚建筑、希腊建筑、拜占庭建筑、印度建筑等元素。四角上建有“拜楼”,以传递礼拜的信息和时间。三座古兰经学院遥相呼应,墙壁上装饰有蔓草花纹的抽象图案,碧蓝的镶嵌图案在阳光下发出温润的光泽,如同沙漠一隅爬满朝不同方向伸展的条藤,这些藤条充满着生命气息,给人一种希望和愉悦。右侧的经学院正面图案是一头狮子向一只受惊的鹿咆哮,左侧的经学院有一个太阳符号。历史学家说,它在6世纪所达到繁华,远非今天的撒马尔罕所能比拟。玄奘来到这里后赞叹道,“异方宝货,多聚此国。”

布哈拉清真寺内景

  位于古代广场东北地区的比比—卡尼姆清真寺(The Bibi Khanum Mosque)已经破败,那深蓝、浅绿、金黄、银白线条勾勒出的图案依然传递出当年的华美。它曾经是伊斯兰世界中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仅大门就高达35米。有趣的是,这座清真寺还与一位中国女人联系在了一起,并对伊斯兰妇女的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相传帖木儿娶了一位中国王后,当丈夫率军出征印度时,王后往后决定建造一座豪华的清真寺,以便在丈夫回来时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建筑设计师被王后的美艳搞得神魂颠倒,他表示只有王后接受自己的一个吻才能保证完工,王后应允了他,那个疯狂的吻在王后脸上留下了印记。还没等这个印记消失,帖木儿就返回王宫。他立刻杀了那个设计师,并命令所有的妇女都要戴上面纱,以免引诱男人。从此以后,妇女们都戴上了面纱,直到苏联十月革命以后,这里的大部分妇女才放弃了面纱,但是她们依然喜欢披着色彩艳丽的头巾。

  帖木儿的子孙们都热衷修造王公和陵墓,用一种曾经流行的政治观点来看,这些皇帝们奢侈腐败,他们榨取民脂民膏,过着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不过,他们当年修筑的宫殿陵墓却成了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这些雕凿精美的建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子孙赚取了大量外汇。如果用长期投资概念来看待皇帝们当年大兴土木的举动,他们的投资早已赚取了上百倍的利润。这种现象在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是如此。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黑色幽默。

  作者简介:

  张讴 男 现为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席记者,大众传播学硕士。1982年8月起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纪录片组组长。代表作有纪录片《两位百岁老人》、《地球村民》等。199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草原丝绸之路》,1991年参与编导了《香港沧桑》。出版有《世界电视史话》、《流动的旋律》(诗集)、《感情的时间》(诗集),编译有《二十世纪世界女诗人作品选》、《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央视记者走读玄奘路 (2003/06/26/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