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民俗频道 > 走进西藏 > 嘉宾文萃 > 正文

藏北高原上的游走————解读《追寻生命的灯——与九十九位藏民的心灵对话》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8日 14:32

  

冷夫

  有人说,西藏,是人类最后的一片处女地。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说,她还没有被文明的另外一面污染,保持着某种原生态,因而近年来西藏成为旅游中的热中之热也就不难理解了。与此相一致,有关描述西藏的文章和书籍也一天天多起来。

  说不清的原因,我对西藏有一种偏爱,甚而可以说成是西藏情结。这情结,宛如翻腾在沸水中的茧壳。所以,与此相关的文字,也就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近十几年来,国内出版的有关西藏的书籍,大致可分作三类。其一,属于理论探讨方面的,以20世纪早中期西方藏学家的著述为主。其二,是属于游记类的札记,对西藏风土人情描绘的同时,抒发了作者本人对西藏的情感或判断。其三,便完全属于旅游指南类的手册,在坊间卖得很好。这三类书,我都程度不同地阅读过,视角不同、目的各异,也就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各自读者群的需要,萝卜白菜,口味迥异,向来如此,在这里我并不想就此评判孰优孰劣,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

  然而,近来读到的《追寻生命的灯——与九十九位藏民的心灵对话》一书(李路阳著,团结出版社2003年1月版),却给予我不小的震动,大有如鲠在喉之感。

  起初,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甚而有些相反,过于细腻的女性笔法,使我觉得有些琐碎。但不知为什么,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吸引我继续读下去。这一读,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不觉间天已大亮。掩卷之余,思考良久,索性记录下这次心灵之旅,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

  真诚、真诚、还是真诚……

  作者的真诚,给我以最强烈的感受,这也是之所以能打动我的真实原因。

  真诚、真诚、还是真诚,这似乎早已锁进尘封着的古旧仓库里的真诚,伴随作者那娓娓道来的细腻笔触,如涓涓之水,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的心田。这真诚,没有任何人为的虚饰,与时下流行的大肆煽情更是毫不相关。在我看来,生命之树之所以能常青,其原因就是真诚。

  蓝天白云,雪山圣湖,是藏北西部独有的景致,人,在这种景致的包裹下,恐怕最易于去伪存真了。如果说,仅仅是环境的作用释放了作者的心灵,似乎还远远不够,没有对西藏的一水一山一草一木的深深感悟,没有对人生的深深思考进而对生命群体的人文关怀,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明的深刻理解,我想,真诚,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已。

  而细节,最能体现真诚。对喇嘛、活佛的采访,与藏地民俗学家的交谈,和坝上牧民的相处……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随作者一起游走于藏北那旖旎的风光和瑰丽的景色,这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所绝不能相比的。它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悟西藏、感悟生命的意义与真实。

  接受、理解与评说

  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一点,体现在对西藏文化的认识上最为明显。

  凡是去过西藏的人,都会有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就拿佛教来说,当外来人看到当地藏民对佛陀的虔敬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再比如,对藏民生活方式的认同上,也会产生巨大差异,难免不以当今物质生活现代化的标准,或者是从文化地位优越的角度,生发出“落后”、“愚昧”一类的感叹。

  其实,这错了,就像作者写的那样: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冷不丁发现自己上了经验的当。

  比如说,我们在大昭寺门前采访几位磕长头的老太太之前,认定这些老人满脑子装的都是佛经、佛教方面的事情,可是,当我们和她们进行了一番交谈后,突然发现她们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她们是实实在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烦恼也有快乐,她们关心的问题就像我们俗人一样具体。她们跟我们发牢骚:打一针要花多少钱,可兜里钱太少,没钱看病。

  又比如,在哲蚌寺我们见到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喇嘛,我们认定到这里做喇嘛的人,都会整日泡在经文里,不会关心世俗世界的事情,这个孩子也会如此。可当我们问这个小喇嘛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喜欢看电影。我们又问他最喜欢看什么电影?他说他最喜欢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们听了很吃惊,因为他的回答不是最喜欢读经,而是像所有孩子一样喜欢看电影。经验让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他是个孩子。

  再比如,羊驮盐一直是藏北西部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古老运输习俗,牧民们从盐湖里捞盐,装在盐袋里,驮在羊背上,然后,赶着驮盐的羊群到日喀则农区交换青稞。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死人的事是常有的,九十年代随着汽车运输以及县粮站的建立,这一古老习俗消失了。在藏北西部草原,当我们采访那些曾有过如此经历的牧民时,我们以为他们会因为不再长途跋涉、不再受苦而感到快乐幸福。我们希望他们谈谈感受,他们的回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不愉快、不乐意,对那时长途跋涉的生活她们竟非常留恋。

  ……

  在这里,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断引述作者的采访,实在是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这一看法。

  对任何陌生的事物,我们应该学会:先不要急于评说,首要是接受,只有在接受的基础上,才会试图去理解、体验我们所不熟悉的事物。评说是苍白的,理解是实在的。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的最终结果,都基本遵循这一逻辑规律。应该说,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

  有了这样的解读线索,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对诸如“博大”等人生理念的感悟了。

  还是允许我摘引该书的三小段文字,作为本文的结尾。

  当我站在藏北西部海拔5600米的地方,天顶很矮很矮,白云咫尺可得;地头很近很近,只有跨步之距,我觉得自己正在走进天头地脚的相融处。也正是在这时,我才体会到“天地人合一”的深刻含义,才体会到“空有不二”的无尽内蕴。

  ……

  我突然发现,自己对“博大”的解释是那样苍白。

  ……那是大自然的冷酷与妩媚的交融,多情与无情的交融;那是生活的艰难与幸福的交融,困苦与快乐的交融……

  我从博大中窥到了大自然的威严与力量,体会到她的圣洁与神秘;我才意识到,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是返朴归真。

  ……

  (完)

(编辑:郭翠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