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ltrp.com

11-02-2007 16:26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韩国之行已过去近一个月了,然而比赛时各国选手们唇枪舌剑,赛后的和睦友善经常浮现在我脑海之中。这些珍贵回忆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本次第14届亚洲大专辩论赛(The 14th All-Asian Intervarsity Debating Championship)云集了来自全亚洲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和老师的参与。其中中国代表队可谓声势浩大,由去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的选手和一些在半决赛中表现突出的英语佼佼者们共同参与。每位选手还由指导老师亲自陪同指导,这样的关注程度是在其它国家各大学中很难找到的。

我们一行30多位师生在首尔北部Paju的Gyeonggi English Village中渡过了十分难忘的一周。就像电影《霍元甲》中所说的:“通过竞技,我们能够发现真正的自我。”在紧张激烈的前8轮循环赛中,中国选手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崭露无疑。这首先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另外我们的经历和体会对今后参加比赛的中国学生来说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赛是严格按照议会制模式来进行的。所以更多地我们不是在辩论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哲学思想,而是就某一政治、军事、经济问题提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在辩论期间我们必须鲜明展示自己的立场,提案的可行性、解决措施并迅速找出对方立论或辨驳中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比赛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要比传统意义上的中文辩论强多了。就我来看,中国选手的语言能力较许多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以英语作为外语)国家来说,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在用英语清晰表达观点和思想,合理用词方面往往都要比日本、韩国的选手要好很多。这一点受到了很多评委的好评。但是,这毕竟不是一场语言水平的竞技。完美无瑕的口音,高超的语言技巧在本次比赛中并不是考察的重点。更多的需要我们有缜密的逻辑体系和默契的配合。在这点方面,由于中国的选手没有得到过充分的训练(有些在比赛之前对这样的辩论模式一无所知)和往日对一些社会和政治热点积累不够,给比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我觉得今后我们在学英语的同时应该更多利用英语来接触更多更新的热点话题并和同学老师展开讨论。有时以一种怀疑或者批判的心态去看问题并不是坏事。因为任何问题都有其利弊之处。通过辩论可以对周围的事务有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辩论我们可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时刻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

比赛之余,我还结交了很多外国朋友。在和他们交往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大学生缺乏激情。我观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的学生,他们时刻保持着精力充沛的状态。在闲暇的时候他们纵倾地弹唱,尽情地舞动。给比赛的紧张增加了很多轻松的气氛,而中国选手往往都喜欢待在室内聊天或者看书。这并不是不好,只是我觉得有时候年轻人就应该和他们一样拿出一些激情来,尽情地玩,投入地工作或学习。我个人觉得,有时候娱乐和学习两者的界限不明显时,往往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事实上,这些外国选手在比赛时的投入和默契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说来自于闲暇时间的娱乐。一方面,给自己的心情了一个假,另一方面增加了与周围人的沟通和默契程度。

我觉得本次比赛使我爱上了辩论的艺术。在辩论中我们不断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并使自己的思想成熟起来。作为中国的大学生,多参加辩论或小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死啃书本死背单词虽然能给我们带来高分,但比起记忆力,思想显然更重要。

2007-06-18 09:13:39

 

Editor:Yang 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