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不想只做“工匠”的建筑学博士——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张翼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20日 10:42

  “建筑师失去创新只会成为工匠”,张翼博士笑着对我说。坐在我对面的这位个子高大的张翼经常挂着孩子般的笑容。穿着休闲毛衣和牛仔裤的他,看上去似乎没有我对博士的惯有印象,少了一份清高,多了一份亲切。

  他叫张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室主任、《住区》杂志副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1992年7月,张翼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随后留校工作,1995年即担任设计院创作室主任;2001年7月,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始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12月1日-2003年3月9日,作为中国第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张翼赴南极对各国考察站进行调研,完成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调研报告》。2003年6月7日-2003年6月23日,张翼又参加中国北极建站政府代表团,赴北纬79度的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进行建站谈判工作,具体负责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的设计工作。

  10月14日中午,揣着上述的简单资料和些许好奇,我敲开了张翼办公室的门。一进门就被他办公室桌上摆放着的一座精致的地球仪吸引住。于是我们就从这座地球仪开始了我们一个半小时的交谈与聊天。张翼一边指点着地球仪,一边给我讲述了他赴两极考察、工作的独特经历及由来。

  1985年,我国在南极建立中国长城站,1989年建立中山站。当时由于建站时间仓促,设施十分简陋。经过十多年的风吹冰冻,中国南极考察站已经不能适应生活、科考的需求,更新考察站的要求十分紧迫,被列入“十五”计划。在这样的情势下,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调研与可行性研究工作,张翼作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带领设备工程师冬宇辉、博士生任飞,编入中国第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考察调研。

  2002年12月1日,从北京出发,经法国、阿根廷、智利,最后从南美洲的最南端,乘军用运输机到达南极的乔治亚半岛,于12月5日到达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这是清华人首次登上南极的土地。25天的调研工作结束后,登上“雪龙”号破冰船,绕南极大陆半周,于2003年1月17号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经过一个月艰苦的调研工作,再次登上雪龙号,穿过巨浪滔天的西风带,于2月28日到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最终于3月9日回到北京。赴南极共100天,33天在船上,55天在南极考察站。

  考察结束后,在科考队向中国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递交的90余页的报告书中,张翼的考察研究成果占50多页。他从南极考察站的规划、建筑设施、后勤保障、能源供应、环保、节能、安全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地分析研究了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基础设施,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他的论文《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节能策略初探》中,张翼提出“在南极,只有最基本、最简单的节能策略才最为有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也正是他在学术研究中所遵循的“求实与创新”原则的体现。

  在编写中国南极考察站调研报告的同时,张翼又接受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邀请,作为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的顾问,筹备北极建站事宜。6月7日,在“非典”期间,承受着巨大压力,飞赴挪威奥斯陆,被隔离一周后,进入北极斯瓦巴尔群岛(挪威)。经过近一周紧张的现场调研、多个改建方案的深入比较及与挪威方的多轮谈判后,与挪威方正式签约建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张翼的出色工作使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合理可行的改建方案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与工作量,使挪威方同意将原本跨年度的工程提前到当年10月份完成,从而使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得以按期在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改造费用。其工作能力与表现得到了中国政府代表团与挪威方面的一致肯定。

  从3月初至6月上旬,张翼以少有的仅三个多月的间隔,成为首位完成地球南北两极跨越的清华人。

  说起在南极100天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张翼最有感触的是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南极那种特殊的严酷环境里,在与世隔绝的孤独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生存、安全之外人们最渴望的东西。张翼笑着说,从南极归来后,他的生活态度也起了一些变化,虽然仍旧是原来的“工作狂”,但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

  这就是不愿意只成为“工匠”的张翼。一位做了十一年清华人,深切热爱着清华的清华人。他一直在努力投入自己所热爱的建筑事业,一直在努力寻求工作和生活中的突破点,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他已经做的很好,我们希望、也相信他会做的更好!

  (清华研究生团委记者:潘妍)

(编辑:英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