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教育热点

全国师德标兵事迹简介: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3日 15:19

   中国教育报消息:为弘扬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庆祝第20个教师节,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近日评选出全国师德标兵10名。他们是: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观口小学教师钱茶花

  湖南省郴州市五马垅瑶族村小学教师盘振玉(事迹详见2004年8月26日本报)

  吉林省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马宪华(事迹详见2003年9月5日本报)

  天津市新华中学教师朱兆林(事迹详见2002年8月8日本报)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教师康毅

  新疆大学教授潘晓玲

  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

  西藏拉萨中学教师刘树群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教师王泆朗

  本届评选出的10名师德标兵,是各级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在近几年开展的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的基础上,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师德先进个人。作为师德先进典型,他们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德高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人民教师应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度自觉,也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潘晓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潘晓玲,女,41岁,博士,新疆大学教授。曾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骨干教师”、“中国青年科技奖”、“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新疆十大杰出青年”、“新疆‘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首届新疆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潘晓玲从中山大学毕业及科学院植物所博士后出站后,放弃留在内地及赴国外深造的机会,在新疆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呕心沥血、执着耕耘已有21个春秋。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更新,勤于探讨教学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提出了切合本学科领域、国家需求和区域特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思路,并与美国多所大学联合,首创“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她已培养32名硕士生和12名博士生,有的获全国优秀研究生奖、优秀毕业生奖、优秀论文奖,有的晋升教授成为先进教师和学术骨干。

  潘晓玲先后主持了16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恢复与重建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绿洲沙漠过渡带调控理论。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6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4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

  1999年,年仅36岁的潘晓玲教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重大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她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她设计规划的“乌苏万亩沙棘生态经济林”已取得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天山北坡荒漠化防治科技示范基地”与她主持建立的“干旱区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为新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在用生命谱写着一首感人至深的绿色诗篇。

  潘文石: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潘文石,男,67岁,民盟盟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潘教授身体力行,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是他的座右铭。他常说:“我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发表一篇论文或写一本书。论文虽然有用,也能换来个人的名利,但是很可能无法解决关键的问题。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只有迎接挑战,不断努力,探索求新,把科学作为争取人类幸福的手段,我们才能接触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潘教授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纯理论的研究,还紧密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1984年底,他率领一支年轻教师和研究生队伍,在秦岭对野生大熊猫生存适应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澄清了许多大熊猫科学研究上的疑团。

  1985年3月,潘文石教授带着两位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进入秦岭南坡。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和木炭,经常把很多土豆和大米熬成一大锅,一连吃几天,直到转移到新的工作点。野外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最困难的是长期缺乏油水,有时连主食都不够吃,总感到饥饿。这种状况持续了8年之久。

  1989年8月,第一只佩带无线电跟踪颈圈的大熊猫“娇娇”产下了第一个幼仔。为研究这个大熊猫母幼家庭的活动和移动方式,他们背着帐篷、仪器和小型发电机等跟随大熊猫在深山峡谷之中跋涉。1996年,他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上。探索一种在贫困地区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途径。

  自1996年11月始,他带领研究小组在广西崇左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对白头叶猴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的科学资料,还热心参加当地的社区建设,帮助白头叶猴分布区四周的农民改善饮水条件和发展沼气。

  潘文石教授重视教书育人,他在给历届大学生和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时,总要讲道,“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和人间社会的种种阻遏面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潘文石教授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真正做学问的年轻队伍。他带的研究生,在就读和毕业后取得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成为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了治学做人的典范。

  刘树群:教师的责任心高过天

  刘树群,女,37岁,藏族,中共党员,西藏拉萨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

  刘树群常说“教师的责任心高过天”,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对学生一味的“严”,还应该有一颗爱心。“宏志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农牧区,家境非常贫困,刘树群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经常把学生带到家里做一些好饭菜给他们吃,晚上去学生宿舍值班时给远离家乡的学生们带去一二瓶酥油茶。一个冬天寒冷的夜晚,她例行巡班时发现来自那曲县一名男同学的床上除了学校发的一床薄被之外别无他物,就马上从家里拿了一床厚毛毯给了那位同学。班里有一名叫巴桑的孤儿,刘树群不仅给他买自行车,每逢过节还给巴桑买衣服,至1997年毕业,三年内资助金额达3000多元,巴桑至今还亲切地叫她“姐姐”。

  学生在刘树群的心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她丈夫在1996年和1999年因病先后动了两次手术,而那时她正带着两个毕业班,而且面临着高考。高度的责任心又使她选择了学生,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并利用课余时间,怀着对爱人的内疚之情奔波在学校与医院之间。

  刘树群有着极强的工作责任心,这几年里她一直任教藏文班的汉语课。针对藏文班的学生大都来自农牧区,汉语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她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特殊的教学方法,围绕课文内容狠抓“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经过努力,学生的汉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在拉萨中学任教的13年间,她执教过的两届高中毕业班的升学率均为100%。她所任教的汉语课,连续三届高考平均成绩均为全区第一名,还出现了三名高考状元。她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

  陆谷孙:学好外国语 做好中国人

  陆谷孙,男,64岁,复旦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外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曾荣获上海市劳模、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及教育部教学名师奖。

  “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是陆谷孙的名言。他始终教诲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他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学生,“维系我们民族的精魂——漫谈汉语修养”和“留住我们的精神线索”等讲座,都是从汉语、英语的魅力说开,鼓励青年学生学习知识,追求理想,引导学生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历练。

  他是一位学者,享有“中国英语大师”之美誉,尤在词典编纂、莎士比亚研究和文学翻译方面颇见功力。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翻译英美文学作品10余部,发表散文、杂文50余篇,是涉足国际性莎学研究刊物的少数中国专家之一;由他担任主编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英汉大字典》,是第一部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编纂的英汉类大辞典,曾两度获中国图书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等殊荣,;他主编的《21世纪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精读教程》为全国400所大学选用,对全国大学本科英语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是一位教师,自认“以教好书为天职”。在他带领下,复旦专业英语教学获得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英语教学获得教育部精品课程。近十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几乎每年在全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测试中名列第一。他倡导教学改革,组织和支持教师开设“OpenHour”、“OfficeHour”,让本科生每周有固定时间与任课教师交流。

  多少年来,陆谷孙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他的家人都在美国定居,可他忙于教学科研很少与家人相聚。他的腿脚有伤,膝盖部分至今仍用钢丝固定着,但他带头为本科生授课,即使是跨入花甲之年,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还达400课时以上。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不顾心脏早搏发作,坚持上讲台,直到下课铃响才被送往医院;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他先后从自己的收入中捐出了10万元。

  为了鼓励学生在学术上迅速成长,他又当起伯乐,给学生修改论文、与学生合作编撰,常常是不署名或把学生的名字列在自己的前面……

  “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陆谷孙以自己的实践,演绎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情怀。

  钱茶花:为了山区孩子都有学上

  钱茶花,女,47岁,中共党员,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观口小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九江市人大代表,2002年获省师德标兵。

  1974年,钱茶花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山区小学的民办教师,钱茶花在这里,既是教师,又是医生和“保姆”。不仅要背米上山,还要开荒种菜、烧火煮饭,忙了学堂忙灶堂。她要教三个年级的全部课程,每天下来总是筋疲力尽,只想躺下休息一会,可肚子还是饿的,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凑合着弄点吃的,但从未动摇过她为山区孩子奉献的决心。

  为了让山区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钱茶花几乎是拿钱“买”孩子来读书。有人说她“真傻”,她觉得作为一位教师,有责任把每个适龄儿童作为自己教育的对象,并尽自己最大能力把他们教育成人。

  钱老师来半山小学前,这里的孩子从来都不参加全乡统一考试,做老师的只需“放羊”般地看管一下就行。钱老师来后,她硬是把这些孩子的素质提高到可以与山外孩子较量的水平。1983年全乡统考,半山小学破天荒进入前三名。在山区小学执教11年,钱茶花已由豆寇年华的少女变成30岁的老姑娘,考虑到她的婚姻再也不能耽误,乡政府强行把她调出山垅,调入同属山区的观口小学。不久,她与庐山区赛阳乡的一位水利员结了婚,生有一男一女。可是谁能想到,体弱多病的她会在一双儿女刚刚八、九岁的时候又别夫舍子,再次进了半山。

  当1995年9月钱茶花挑着行李,背着包袱,出现在半山山顶时,山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言万语浓缩在深情的凝望中。

  当年,自从山民含着眼泪把钱老师送下山后,半山小学就瘫痪了,再也没人愿来。今天,村民们热爱的钱老师竟真的回来了,人们擦去激动的泪水,迅速腾出一间厨房,搬来桌凳,布置教室。尽管简陋,但毕竟是孩子读书的地方,半山从此又有了久违的读书声。

  康毅:建设家乡 造福家乡

  康毅,男,37岁,中共党员,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校长。曾获山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1998年获地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工作者。

  康毅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六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家乡恶劣的自然条件铸就了他坚毅、豁达的个人品格。在前元庄村老支书、被誉为当代“吕梁英雄”的老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使他从小立志建设家乡,造福家乡。

  作为一名山村教师,他潜心执教、呕心沥血、吃苦耐劳、认真钻研教学业务,苦练教学基本功,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全县前茅,是柳林屈指可数的山村县级教学能手。

  1998年康毅同志出任前元庄实验学校校长,以其卓越胆识,继续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村校一体”、“三教统筹”、“教科劳兼顾”的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前元庄实验学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辉煌。

  教育的力量、科技的威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实验学校“科教兴村”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前元庄普及了三年学前教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前元庄村风村貌明显改善,在这里无打架、无赌博、无盗窃、无上访、无封建迷信和邪教邪说,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五无村”。

  多年来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荣誉80余项,学校先后获“吕梁名校”,省、地、县“文明学校”,山西省教育“红旗单位”等称号。

  王泆朗:教育就是用爱心育人

  王泆朗,女,35岁,中共党员,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员、武汉市劳动模范、市十佳优秀党员、市十佳师德先进教师、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市教育战线十佳优秀党员、市创新素质教育先进个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

  王泆朗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在未来的世界里立足的基本素质,为此,王泆朗将培养学生和管理班级的目标定位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协作的精神、鲜明的个性”这20个字上。

  她注重借助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偶尔也以“暴风骤雨”的方式在强刺激强激励下)激发爱国心,增强责任感,养成诚实、善良、公正、守信、利人、自律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体验人生百味,引导他们懂得被爱,心存感激,并由此学会关爱他人。

  14年里王泆朗教了14个班,和每一个班的孩子们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98年王泆朗在建港中学工作,因心动过速,一个月内医院下了3张住院单。4月1日是愚人节,晚自习时王泆朗开玩笑道,“我得离开你们一段时间”。教室里顿时哭声四起,但懂事的孩子们谁也不忍心看到王泆朗的病得不到治疗。

  两天后的夜晚,一群孩子在王泆朗家门外徘徊了近两个小时后,将一封信悄悄地塞进门缝:“亲爱的王老师,和您相处已经269天了,在这269天里,我们从您那儿学到了许多许多,您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在我们所遇到老师中,您是最好的……不论如何,我们爱您!”

  师生的互爱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1998年中考,这个薄弱学校的孩子们人均高达559分(满分680),有58%的学生超过了重点中学的录取线,升学率100%;她任课班的语文中考成绩创造了奇迹,语文科竞赛成绩也异常突出。

  2001年中考,王泆朗所带的“市先进班集体”初三(4)班,91.7%的同学超过省示范重点高中录取线,人均高达478分(满分590)。三年里,这个班蝉联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并在区广播操比赛中夺得第一;有6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竞赛一、二、三等奖。

  数十次的旅行生活,使王泆朗深深地感到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求学的艰难。

  1995年王泆朗开始援助失学儿童,已先后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编辑:兰华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