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高  考

透视2004年22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新变化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3日 10:34

  “如果不是自主招生的政策发生改变,我根本就不会想到会有今天参加清华冬令营的机会,更不会想到能通过初试,参加今天的面试。”一位参加1月3日至6日清华自主招生冬令营的女生激动地说。今年是自主招生的第二年,由于政策上有多方面调整,更多的学生主动向名校推荐自己,一时间,自主招生成为许多高三学生议论的主题。

  政策变化引发报名热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在政策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目的是使自主招生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加合理,自主招生为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特长和培养潜能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自己和脱颖而出的机会。

  变化之一:选拔对象和招生规模有所扩大

  经过一年实践,今年22所自主招生的高校在招生规模上都有所扩大。有一组数字可以看出今年招生规模的变化:今年北大自主招生名额计划在100人至120人之间,而去年仅招了50人;清华去年的自主招生占当年比例的2%,而今年则计划为总招生计划的5%左右;中国政法大学去年自主招生20名,今年计划招30名。在选拔对象上,专业面越来越宽。例如清华大学2003年自主招生时仅以文史类为试点,小范围地进行自主招生的选拔工作,而今年选拔对象由文史类考生扩大到所有考生(含理工类和文史类)。

  变化之二:推荐方式和选拔方式有所变化

  2004年自主招生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推荐方式的变化:由过去的指定地区、指定高校推荐改为“个人推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并且不仅仅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可以报名,一般中学的学生如果认为自己有较强的实力,也可以自荐。这一改革,使很多有实力但中考没有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十分受鼓舞。小李是石家庄某一般中学的学生,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振奋,他说,两年前的中考使我失去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这一次有这样宽松的政策,自己一定要试一把,证明自己的实力。目前,他已经取得了面试的通知书,正在积极准备参加下一轮面试。

  变化之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

  2003年清华大学在高考录取时给予自主招生对象的优惠政策比较谨慎,多数考生只享受清华线下降10分的优惠政策,只有在冬令营测试中获得前三名的学生经过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批准后才享有清华线下降20分的优惠政策。而2004年清华大学将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扩大到“清华大学在同地同类科目录取分数线下20分”。

  由于招生政策的调整,报名的人数激增。到报名截止时清华大学共收到有效报名2000余人,而北京大学则收到5452位学生的报名材料。直到记者1月7日去清华采访时还有许多学生家长打电话要求报名。

  自主招生作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一条途径,是高考的一种补充,与高考相比,自主招生在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也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发展,对于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一项改革措施,也有很多人对其提出了一些质疑。

  面对质疑高校各出对策

  质疑之一:是否会滋生招生腐败

  “自主招生”意味着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把录取大权由教育部门和高校两家共掌变成高校一家独掌,人们自然会担心:高考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一个学生有了进入名校的机会,就意味着另一个学生失去了机会。人们担心一旦高校自主招生,会不会打破分数线这条维系高考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生命线,在没有了地方招办监督的情况下,是不是会有更大的腐败产生。记者采访一位来自湖北的学生家长时,她说:“我们都很担心会有暗箱操作,那样会直接影响广大考生的利益,对那些没有门路的学生很不公平。”

  为此,教育部也规定了自主招生录取必须经过的三个环节:第一,通过自主招生学校测试的学生,名单要在高考前在生源所在地向社会公示。第二,凡是公示过的考生,高考成绩只要达到报考学校同批投档控制线,高招办就要向学校网上投档,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虽经过学校测试但考生名单未及时报到省市高校招生办并公示过的考生,不予录取。第三,录取后的考生名单,再次由生源所在地高校招生办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凡有举报,一经查实为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事实上,自主招生对高校招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也对高校招生的自我约束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科学的招生规则,既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独立的判断和决策,做到维护自身的利益,又遵循国家的法律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要求,才能消除社会疑虑,有效防止暗箱操作。

  质疑之二: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为了能够在自主招生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每一个报名的学生都会抽出部分精力来进行考试前的准备。有许多家长和班主任担心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过多,影响高考的总复习,担心这种考试会成为学生的另外一种负担。来自河北的一个考生承认为了这次面试,他准备了很长时间,确实牵扯了很大的精力。

  “想获得名校的优惠录取政策肯定是要做出努力的,不论是怎样的学生都会为参加考试付出部分精力。”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燕说:“自主招生肯定会或多或少地牵扯精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复习,因此,如果实力不够,学生尽量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这样的考试中来,以免影响考生在高考中的发挥。”

  然而并非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这样认为。来自孝感高中的学生家长黄女士说:“这次考试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因为清华在冬令营中请来一些院士、专家为学生搞讲座,这些讲座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不但使孩子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对孩子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好的作用。冬令营在清华这样具有浓烈学术气息和人文氛围的校园举行,更容易使孩子得到熏陶,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有好处。”

  质疑之三:自主招生对学生有无统一标准

  自主招生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的中学成绩。可是目前各个地区、各个中学的成绩评判标准差异很大,有时某个学校为了本校的升学率会在学生成绩中弄虚作假。这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就为评判学生的水平设置了障碍。2003年,22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总的原则是对第一志愿报考这些学校且成绩超过本地区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实行政策倾斜。2004年大多数学校则在总结上一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高考前高校招生人员对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预先选拔和测评,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学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浙大预选资格后,还必须参加高考。北大和清华等高校为了能够进一步观察学生,还组织参加面试的学生到学校参加冬令营等活动。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王燕老师说:“名校的自主招生实际上仍旧是选拔更加优秀的学生的一种手段,如果考生误以为是招生标准的降低就错了。实际上从去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我们自主录取的学生绝大部分通过考试都能够达到或超过清华的录取线。”

  即便如此,各个高校也感到要实现统一标准十分艰难,尤其是一些生源丰富的高校越来越感到自主招生的考试成本无法承担,一些高校的负责人坦言:靠学校自己去调查测评和考核学生甚至去各地核实情况。没有国家总体规则的支持,统一标准很难实现。这些试点学校也在期盼教育部能制定一个比较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现代教育报 记者/王珲)

(编辑:英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