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名校动态

《世界著名大学》——澳大利亚著名大学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5日 13:52


  提起澳大利亚,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和同样著名的考拉熊。 不过,澳大利亚的象征物并不是它们,而是金合欢树、袋鼠和考拉。

  澳大利亚国土辽阔, 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拥有一个大洲的国家,相比之下,它的人口却只有一千九百万, 还不如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相加起来多。 澳洲大陆地理环境独特而优美,漫长的海岸线和绚烂多彩的珊瑚礁是澳洲人的骄傲。 广大的东部地区气候宜人, 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被联合国定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澳洲大陆有人居住的历史长达六万年。 在欧洲移民到达之前, 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是这里的主人。 1788年,英国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 1901年1月1日, 六个英国殖民地结为联邦,组成了统一的民主国家。

  现在,澳洲的主人是来自160多个国家的移民,他们构成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社会。

  作为中国人,如果你刚刚踏上澳洲的土地, 你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质朴、宁静和闲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 阳光明媚,人们悠闲地享受生活。


  要想找到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情景,你只能去澳洲的大学校园。 新生入学的季节又到了, 到处是年轻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 通常各个系都有自己的接待处, 各种介绍学校学习生活的小册子随处可取。 这里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的报到处,你可以看到许多亚洲人面孔。

  虽然澳大利亚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但澳洲的地理位置和移民背景又使它与亚洲血脉相连。在这个两栖之地,使用亚洲语言的人数超过八十万。为此,许多澳大利亚大学制定了吸引更多亚洲学生的政策。

  新南威尔士大学在过去五年中招收了超过一千名的中国学生, 其中一百五十名是在澳洲政府海外学生奖学金计划的赞助下入学的。 为方便亚太地区学生申请入学, 学校还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建立了办事处。

  坐落于美丽海滨城市布里斯班的格里非斯大学, 除了政府设立的各种海外学生奖学金外, 还特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学生设立了“格里非斯校长奖学金”。

  澳大利亚政府一贯重视教育。 澳大利亚人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年数比许多国家都长。 澳洲劳动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具有大学学历、职业证书或大专文凭。 百分之三十的澳洲人拥有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澳大利亚共有大专院校三十九所, 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包括澳洲最早的两所大学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澳洲的国际教育也已有五十年的历史。 目前, 每七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来自海外, 而海外学生的总人数已达到十万。在许多人看来,澳洲是一个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优良选择。


  中国留学生:因为来到这个地方就要用英语交谈,所以首先在国内要打好语言基础。感觉最深的是这个地方的校园非常漂亮。

  我来悉尼大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冲着我的导师来的,因为他是世界材料领域知名学者之一,在这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全部的朋友都是从不同的国家来的,我可以学习很多不同的经验和不同的语言。

  悉尼是世界上十个最富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市民所说的语言超过一百三十种。

  冬 日雨后的黄昏为悉尼大学增添了一种绵长的韵味。

  建立于一八五零年的悉尼大学, 是澳大利亚第一所高等学府。这一组欧洲中世纪风格的建筑是澳大利亚教育发展历史的见证,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殖民历史的缩影。


  悉尼大学是各种杰出人才的摇篮,他们之中有总理、 总督, 高等法院大法官, 还有诺贝尔化学及经济奖的得主和世界银行的行长。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中,还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他是澳洲一位著名的医学专家。

  在历年的全澳洲大学综合评比中,悉尼大学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它尤其注重学院国际化的塑造。加强与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联络与合作,是悉尼大学面对全球一体化挑战的主动举措。目前,四万多在校学生分布在十八个院校就读。 新世纪的第一年,它就迎来了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千七百多名学生。

  悉尼大学始终站在科研和教学的前沿, 并与工商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紧扣现代科学的脉搏, 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化一直是其教学、科研的核心。 这里是悉尼大学的光纤技术研究中心,它的许多设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曾经设计过悉尼大铁桥的机械工程系是大学的名牌系,主持材料技术专业的米耀荣博士是这一领域的著名专家。 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位中国学生在这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中国留学生:我一直认为做学问要做最新的学问,可是上学要上最老的大学。我的课题是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剑麻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做绳索,但是我们发现作为复合材料它可以在某些领域替代玻璃钢,但它的成本却比玻璃钢低得多。

  悉尼大学的图书馆是全澳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藏书超过四百万册。澳洲大学的图书馆通常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 并配有便捷的电脑检索系统。虽然刚刚开学, 这里已经有不少学生在勤奋读书了。

  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有一个馆中之馆——东方图书馆。上到国家大政方针, 下到风光武侠,这里应有尽有。 你可以在这里研究亚洲,也可以一解思乡之苦。

  同处悉尼的另一所著名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比悉尼大学晚成立一个世纪。不过,短短的五十年, 它已经从一所地区性大学发展为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并连续数年跻身亚洲十大名校之列。同时它还是澳大利亚仅有的三所加入“二十一世纪大学联盟”的大学之一。该联盟包括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流大学,中国的三所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名列其中。


  善于招纳贤才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处处洋溢着现代气息。它的工商经济管理、信息工程、 建筑设计、 生命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和医科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它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的学术中心,拥有学绩优秀的学生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它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抢手人才。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新南威尔士大学就参与了旨在资助东南亚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哥伦布计划。半个世纪以来, 它一直是海外留学生趋之若鹜的澳洲学府之一。它的许多毕业生成为左右不少国家发展和命运的重要人物。学校与全球二百五十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多元文化的优势,汲取和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这个太阳能研究中心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掌上明珠。 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科研基金重点基地, 它研制的太阳能高效电池曾连续十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其中最辉煌的是在一九九六年澳洲三千公里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中荣获金奖。这个项目的经理是一位在澳洲生活了十年的南京人。 由于先后有十多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和硕士在此工作,这个研究中心曾被称为“澳洲的小清华”。

  新南威尔士大学与中国的三十多所大学签订了几乎覆盖所有学术领域的合作协议。早在几年前, 澳大利亚管理学院就与中山大学和广州大学合作, 共同培养国际认可的高级会计师人才。

  奈伦得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申请来新南威尔士大学读书的人很多, 我们只选择最优秀的。为了更好地塑造人才, 我们非常重视开发与海外大学的合作关系, 特别是中国的大学。我希望更多的澳大利亚学生能到中国去学习, 如北大,清华,复旦。同时中国学生也到澳洲来深造。沟通应该是双方的。 国界被消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大学。

  与许多中国的大学相同, 这里也有贴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布告栏,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租房子、 开派对、 办讲座直到找男朋友,应有尽有。 这是两位来自北京的学生,她们对在澳大利亚读书生活感受颇多:现在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这边气候比较好,可以冲淡你思乡的情绪。跟国内不太一样,国内就是考试,在这就是往图书馆奔,看好多书。学习是很苦,也很累的,有许多东西要学,不光是文化的问题、语言的问题,你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感受是具有普遍性的。 在澳洲国立大学约翰科廷医学院工作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抱有同感。

  在这里你会经常产生一种错觉,因为在你面前忙碌着的许多中国人让你怀疑自己身处何方。作为男性,来自天府之国的庞建宏显得理性得多。

  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声名远播的正是这个约翰科廷医学研究院。这是澳大利亚获奖最多的一家医学院, 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两位科学家在这里所做的两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学院以一位澳大利亚前总理的名字命名, 以纪念他在二战期间对澳大利亚医学研究和实践方面所做的贡献。而具体实施研究院建设的则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佛洛里。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这是一座设计新颖的现代城市,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将行政、商业和住宅区有机地分开。著名的国会大厦和碧波荡漾的格里芬湖相映成辉。 这里人口只有三十万,清洁,宁静。

  澳洲国立没有围墙,象征着它的开放和包容性。虽然建校只有五十五年, 但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国立大学吸引了澳洲及海外的许多学者和学生。


  约翰 里查德(澳洲国立大学副校长):由于国立大学位于澳大利亚的首都, 它与联邦政府有着许多联系。学校的很多教职员工任职政府的重要机构。有四名过去的大使曾在学校担任过领导职务。从许多方面讲,我们认为澳洲国立是培养未来领袖人才的摇篮。

  澳洲国立信息科学和工程研究学院是机器人。一般来说, 机器人属于工业生产流水线的某个环节, 按照输入的固定程序完成既定的动作。 这个机器人就复杂多了。它的眼睛是一个微型摄像机, 连着一台微型电脑, 能将面前的形象信息进行记忆和分析。

  澳大利亚是全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防止海洋污染。如果把这个机器人放到水下,它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 通过视觉和感应系统来判断水环境的清洁程度。

  最有趣的是这个机器人的手臂,虽然由冷冰冰的金属制成, 但却具有某种程度的感觉。

  如果你在国外碰到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人, 而他能说一口比国人还好的汉语, 你一定会惊讶不已。

  由于澳洲许多大学都制定了倾斜亚洲的政策,亚洲研究学院的发展因此方兴未艾。格里非斯大学著名的汉学家马克林教授曾在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主持过中文节目“北京的胡同”, 并出版过许多有关中国的专著,是有名的中国通。

  马克林(格里非斯大学教授):我们教的有六种语言,就是汉语、日语、印度语、朝鲜语、泰语,还有越南语。除了语言以外我们也教人类学,还有历史、经济和政治学。

  这位能写一手漂亮中文的汉斯博士是新南威而士大学中印文系的主任, 也是澳洲著名的汉学家。 十几年前, 他曾为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担任过中文翻译。一九九六年, 他还为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担任现场翻译。谈到为什么要学中文,他说:我们只有了解中国语言专业知识的一些专家还很不够,(建立)社会和社会的关系需要我们各种范围的人都要了解中国,都有能力说中文,和中国建立联系。

  澳大利亚各所大学都有专门负责联络和接待海外学生的部门, 通常称为国际部。 他们按照学校规定录取学生, 编写和制作介绍本学校学习及生活环境的材料。在新生入学后, 帮助海外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解决诸如住宿 、办理银行保险等海外留学生关心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会通常是留学生自发的组织, 他们义务承担了协助校方帮助中国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工作。

  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通常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在一起交流,新老学生在一起交流工作、生活、学习的体会,使新来的学生感到温暖。

  在澳洲生活很方便。每个大学周围, 甚至就在校园内, 都有书店、银行、商店、旅行社。 有的学生宿舍里就可以上网。

  说起来有意思,许多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吃。中国人说“吃饱了不想家”,但许多自诩长着“中国胃” 的学生会常会对国外的饮食颇费踌躇。澳洲的情况要比许多欧洲国家好得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澳洲的吃也很多元化。

  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需要释放能量。澳洲的大学一般都有较好的运动设施,像游泳池、 健身房和各种球场。通常这些设施都是免费为学生提供的, 或者只收很少的费用。学生会或社会团体也会定期举办各种友谊比赛。


  1993年,作为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争对手,澳洲给中国人留下了印象。后来,中国赴澳旅游的开办使中国人得以亲身感受这片南半球的广袤土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圆满举行,再次为澳洲向中国做了一次广告。当然,中国运动员在悉尼的历史性突破更令我们对澳洲产生了一种亲近——作为东方的而非西方的澳洲,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最适合的栖息地,可以为不同种族的文化提供理想的繁殖地,也可以为亚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基地。

  这是许多人对澳洲的期待。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