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后,山上青黄不接,白鹇一家要迁移到山下,开始它们寻找食物的旅行。
白鹇看到眼前的草茎和嫩叶,饥不择食。
小银杉刚刚长出的新叶,如果落入白鹇嘴中,对它来说将会是致命的伤害,因为它只能长出春梢而没有夏梢。
一只母鹇发现了小银杉。
发情的公鹇喜欢用它漂亮的羽毛向母鹇示爱。
母鹇终于回应了爱情的召唤,放过眼前的食物,向公鹇靠近。
求爱的公鹇无意间帮助了小银杉。
海拔一千米左右的森林里,生长着成片的椎栗树、鹪(jiao)杨树。它们的果实含有很高的糖分,吸引了大批白鹇在此安居。
白鹇的祖先原本能够飞翔,可现在它们的翅膀退化,不能飞上树梢提前享受大餐,只能等待成熟后的食物从天而降。
果实成熟之前,母鹇进入了产卵期。平时争宠的母鹇,此时正想方设法躲开公鹇,找隐蔽的地方下蛋。直到孵出小鹇后,母鹇才会领着孩子回到父亲身边。
母鹇每年养育一窝幼鹇,大约四到六只,而公鹇的寿命是八到十年。在这期间,公鹇家长的权威会受到强壮起来的儿子们的挑战。
为了保住一家之长的地位,公鹇会把它能找到的蛋统统吃掉。
那些比较年轻的母鹇没有经验。一旦让公鹇发现了它产的卵,悲剧便无法避免。
杉霸公被发现以后,原始森林里就出现了这栋研究银杉的野外工作站,这里与杉霸公的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却要走上半天才能到达。
科学家们在杉霸公的原生地模拟同样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通过人工种植,找出让银杉大规模繁殖的方法。
几十年过去了,杉霸公的生殖障碍依然是个谜。一枚银杉生殖细胞从形成到种子成熟需要三十一个月之久,这种古怪的遗传导致了种籽和幼苗的过早死亡。
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嫁接和插条的实验。一株十八年前嫁接存活的银杉,在刚刚开出第一朵花之后,就莫名其妙地与母本同时死去。
发现杉霸公之后的数十年间,人们在中国西南部又陆续找到了四个银杉集结地,共有野生银杉四千多株。这就是被称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在地球上的全部数量了。
雨季到了。这里的雨季,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春、夏在内的漫长季节,全年百分之八十的降雨都集中在这段时间。
瓢泼大雨中,小银杉看上去有了一些自信。因为在雨季之前,它已经把主根和侧根扎得更深了。
在这片雨水丰富、食物充足的森林,一群土著居民把它们的家安置在高大乔木的树洞里。
这是一种古老的哺乳类动物,它的学名叫鼯鼠,俗称“飞鼠”。
每个飞鼠都有三四处居所,主人会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居住。
在中国古代的劝学文章中,这种小动物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一位叫荀子的哲学家讥讽它会飞、爬、游、跑、掘五种技能,却没有一样本事精通。
飞鼠们在树洞里耐心等待雨后放晴的迷人之夜,到了那时,它们将成为黑夜舞台的主角。
树洞外的雨停了,飞鼠大概是想出来吃点东西,树下小银杉的叶子,就是它爱吃的食物。
看来,这只飞鼠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原来,它是要“方便”一下。
更多相关新闻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