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为“潇洒”少年抢劫杀人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10:07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5名不满18岁的少年为了弄钱“潇洒”,深夜持械劫持出租车后,为销毁罪证,竟然打死出租司机并焚尸烧车。昨日下午,嫌疑人在安康汉滨警方押解下指认现场时,依然满不在乎。据了解,这5名嫌疑人都是汉滨区无业人员,均系未成年男性,最大17岁,最小16岁。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深挖中。(2月7日)

    这是一起令人吃惊的恶性案件,虽属个案,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值得人们反思。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趋于严峻,不仅是犯罪人数而且犯罪手段和残忍程度,都令社会震惊与忧虑。据笔者观察,一是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呈多发趋势,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据相关资料显示,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各占总数20%以上,故意伤害、强奸、绑架等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二是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三是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的形成犯罪集团。青少年罪犯虽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是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总觉得单个人作案势单力薄,因而经常纠集几人去共同作案。

    上述作案特征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青少年心理很单纯,往往受外因素的引诱刺激有直接关系。以此案为例,据办案民警称,在接受调查时,这些嫌疑人还反问民警:这个“活”做得这么干净,警察咋这么快找到他们?审讯中,一嫌疑人甚至还问民警:“年前我们能不能回家?”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成年人,绝对不会说出这番幼稚话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的产生都有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条件,青少年犯罪更是如此。

    从青少年自身原因看,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不良动机,就是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成为诱发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比如,经不住金钱诱惑、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往往会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复仇的报复心理往往会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而且,大凡容易犯罪的往往都是那些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的问题青少年。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从社会环境看,近年来在开放条件下好的文明成果与一些文化糟粕一涌而进,尤其是曾被认为西方盛行的“黄色”书刊,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等等,像散发毒素的章鱼一样,其罪恶的吸盘伸进青少年的内心深处,领婪寺吸吮着天真的灵魂,释放出罪恶的毒素。由于青少年自控力和分辩力极差,一旦接触到这些东西,便会上瘾,一发不可收。另外,高消费意识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

    找到了病因就当对症下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首要的是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空洞泛泛。对于青少年学生,要注意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对于涉世之初青少年,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引导他们远离不良环境,避免滋生诱发犯罪的土壤。同时,要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依法约束社会各个方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阻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此外,还要特别加强失足青少年的思想改造。促进他们改邪归正,既使他们本身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也为劣迹青少年起到警示作用。(久泰平)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宋薇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