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陈志峰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夕阳红
网友评论

  主持人信箱
相关文章

真听真看真感受 陈志峰相伴夕阳红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在千家万户响起的时候,便是陈志峰最幸福的时刻。陈志峰46岁,正当壮年,跟“老”一点儿边都沾不上,但他的事业、生活尤其为人的风格却因老人而到达大海般的境界。他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一档老年节目《夕阳红》的主持人,他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将因为老人生活的精彩而精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993年,中央电视台创办《夕阳红》栏目,陈志峰便是栏目主持人之一。10年过去了,“陈志峰”成了全国老年朋友熟知和备感亲切的名字。他在节目中对嘉宾和观众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使他主持的周末版《相约夕阳红》成了老年人的知心朋友,收视率不断上升,在央视社教类栏目中名列前茅。

  谈起和老年人的缘分,陈志峰说到了自己的家事: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弟一妹,他们兄妹几个自小就受到尊敬长辈的家庭教育。陈志峰说小时候家里日子拮据,全家勤俭度日,妈妈总是把好馍让着爸爸和孩子们吃;有时好馍太少,她就教育孩子们,把这些好馍留给在外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吃,你们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老人享福的日子总是过一天少一天。幼小的陈志峰把妈妈的话记在了心里。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每逢幼儿园做了肉菜,他都舍不得吃,用分给自己的瘦肉换回更多的肥肉,装在围兜的小口袋里,拿回家给妈妈吃。兄妹几人长大以后很孝敬父母:作为老大,陈志峰更是发自肺腑地孝敬老人。几年前,他出资为父母装修了房子,让老人的晚年有一个舒适美观的家庭环境。

  推己及人,陈志峰说:“我们由自己的父母想到其他老年人,他们都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如今又上了年纪,有诸多不便和难处,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爱护。”

  老年人腿脚不灵便,陈志峰开车遇到有老年人走在前面时,从来不按喇叭催促,他只是放慢车速,徐徐地跟在老人后面。一次,他在楼道中遇到一位邻居老太太要去买馒头,此时外面正飘着雪,他怕老人因路滑摔倒,于是让老人回家去,自己去帮她买馒头。

  “我现在的工作也促使我更多地自觉地去关注老年人:来到《夕阳红》之后,我越来越多地观察老年人的言行,琢磨他们的心理,对他们比过去有了更深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和他们的感情加深了。”

  节目的影响潜移默化,老年节目的特殊对象性陶冶了他的性情,虽说天性中有平淡与超脱的因子,但长时间与老年人打交道,练就了他的真诚、宁静、如潺潺流水般的心态,懂得尊重老年人,体恤他们不一般的心境。他说,因为代沟的存在,做老年节目,最基本的素质是真诚与理解。而代沟在他这里并不构成沟通障碍,正因为有代沟,才更需要理解,正因为有代沟,社会才能进步。关键是在你的内心如何看待老年人,将心比心,如果你老了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会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会懂得怎样对待别人的父母。

  陈志峰说:“每个老年人差不多都是为人父为人母者,我们帮助老人也就是帮助了别人的父母。如果大家都能这样想这样做,老年人无论到哪里就都会得到尊敬和照顾了。”

  “真听、真看、真感受”

  屏幕上的陈志峰温文尔雅,着装随意而又不失沉稳,一派谦谦君子的风度。如果您留意听他讲话,可以听出略带评书的味道,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其实,从1978年到1994年,陈志峰一直在北京市曲艺团当评书演员,还演过影视剧,他的老师就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

  谈到这段经历,陈志峰认为对自己今天的工作帮助很大。陈志峰说,演员与主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即兴发挥,演员的经历可以教会主持人许多即兴的东西,这对于主持人需要随时随地即兴发挥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此外,当过演员、演过电影、电视剧的经历对我的形体也很有帮助,它使我在主持节目时能很好地把握和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学过表演,我们有很多主持人在镜头前连路都不会走,甚至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搁。”

  “但主持人所谓的表演与演员的表演又不完全一样,如果说主持人有时真的是在表演的话,那么这种表演其实也是以观众的可接受性和真实性为前提的。主持人应该非常强调在主持节目时保持‘真’本色。

  “真听、真看、真感受。用表演学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说就是体验,要用心去体验。我自己主持节目的诀窍就是一定要真诚、真实。要真实地去听,要有非常真实的感情。”由此看来,且不说那些确实需要主持人表演的节目,如综艺、少儿类节目,即使就一般意义上的主持人而言,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的适当表演,或者说主持人的真心表演与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其实并不矛盾。

  尽管陈志峰的这种看法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但陈志峰这些年的确是这样走下来的。细数过去,陈志峰当主持人的时间已近10个年头,在这些年的主持生涯里,陈志峰不仅主持过各种类型的节目,而且也不止一次地因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得到许多奖项。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许许多多观众,特别是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一些观众甚至在每个星期六的早晨都要准时坐在电视机前与他“相约夕阳红”。

  现在有很多主持人往往认为主持人就是一个栏目的主宰,是一个栏目的核心,因此一到节目中总是非常努力地去表现他们自己,而陈志峰自己却不这么看。

  “我认为主持人应该不是这样。主持人的角色其实更像是一个桥梁,是连接电视台与现场观众的桥梁。主持人所做的应该是一种穿针引线的工作,应该积极沟通嘉宾与电视观众,使观众与之产生共鸣,而不是矫揉造作地表现自己,真正好的主持人应该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话,应该尊重嘉宾,积极引导你的被采访对象。现在有些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对采访对象咄咄逼人,这样其实是对嘉宾的极不尊重。”

  陈志峰一直觉得,因为主持人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主持人也和演员一样都有个公众形象的问题,二者之间所不同的是,演员的公众形象与其在屏幕上塑造的形象可以存在反差,如演员在屏幕上塑造的角色非常卑下,而演员本身却非常高尚,但主持人却不一样,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必须要和他在生活中的形象完全保持一致,即使在个人日常生活中也不例外。

  关心老年人生活,关注老年问题

  做老年节目,培养出陈志峰极重的社会责任感,尤其对老年问题,他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在他看来,银色浪潮袭来,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安老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社会对老龄事业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他呼吁全社会认真对待老年人生存状况,如若不能加大解决力度,那么短则二三十年,长则三四十年,尖锐的社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就像计划生育,稍一疏忽,它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几代人来弥补。到那时,也许4个人中有3个人就是什么活儿都干不动的老人,一对年轻人需奉养4个老人,只靠家庭养老是绝对不够的。在他们的节目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让人们看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陈志峰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以老人与经验为尊,而每一个曾经辉煌的年轻人到老都需要面对年龄、体力、智能、成就等各方面的心理落差,当寂寞越来越多,骄傲越来越少后,那种滋味是不堪忍受的。老年人更渴望理解、交流、关怀,给他们抚慰,给他们小辈的爱,这就是《相约夕阳红》的初衷,这就是他作为主持人的责任。

  2001年12月,陈志峰荣获第五届金话筒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奖项。谈到荣誉,陈志峰显得很平静。他的人生哲学是不被名利所累,化解不必要的大悲大喜,信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追求细水长流。他认为得奖是对自己所做工作的肯定,是肯定工作意义的一种荣誉,只此而已。以前他也从没有把作品节目送去评奖的念头,其一是不看重这些东西,其二是觉得自己不够成熟,还没有先让自己满意又怎能拿去赚取荣誉?名利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东西,既然无止境,为什么还要努着劲做那些急功近利的事儿?时机若不成熟,不该你得的时候,就不要挖空心思地去抢去要去争。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目标与追求,一步步来,干好事情,先让自己满意,先对得起自己和观众。

  “大自然是和谐相生,相辅相成的,有利必然有弊,那些人前绝顶光鲜的一面,是用背后不为人知的巨大痛苦换来的,淡看名利,踏实做事才是高姿态。”陈志峰这样说着,一脸的温馨与从容。(作者: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