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文章
|
冀星自述:机遇+才能=腾飞
大家好!我是冀星,希冀的冀,星星的星,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希望之星。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位高级经济师,母亲是一位高级教师。曾经有位父母亲的朋友去家里作客,结果发现三个人一人躲在一间屋子里读书,结果人家都不好意思打扰我们一家三口了。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下,养成了我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学开始,我就不断地参加省、市各级演讲,口头作文比赛,那个时候好像也没有体会过紧张是个什么滋味。妈妈是语文高级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了母亲兼指导老师的双重身份。于是,我也把每次比赛的第一名,作为回报妈妈――我的老师最好的礼物!
经历过“黑色七月”,我以专业前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和所有人一样,我想这回可以松口气了。事实并非如此,在外语系学习压力相当大,每天晚上我们班13名同学都会在教室里看书。学外语,需要大量词汇积累,单靠背,远远跟不上。那个时候,教室、图书馆、宿舍又使我回到了中学时的“三点”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每天都很快乐,“傻傻地快乐”,学习的快乐、无忧无虑的快乐。1997年,外语系英语播音专业毕业后,又考入播音系读第二学位。双学位这两年过得很快,除了上课,我其余的Spare time(业余时间)都到中央电视台锻炼,“学以致用”嘛!那时候,在国际部做了大量翻译、编辑、配音工作,还出了几期<<正大综艺>>的外景。
1999年6月,告别了学习、生活了6年的北京广播学院,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工作,来到了现在我工作的综合部。就是在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开播,伴随着“您准备好了吗?”,在这一声问候中,我走进了电视,走进了广大电视观众,也开始了我步入社会的第一课。我永远忘不了妈妈对我说的“机遇总是留给准备最好的人”。所以,从主持八套<<走进电视>>那天起,我就决心,绝不做传声筒,自己撰稿,做编导,“采、编、播一体”,苦是苦点,累也累点,但每天晚上,静下心来想想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心里有种满满的感觉。主持<<走进电视>>两年了,主持三套<<与您相约>>也近两年了,想想这两个栏目,由最初10分钟的节目预告发展到今天30分钟的访谈类节目,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不容易啊!这中间有汗、有泪、有欢笑,有着种种难以表述的滋味!两年了,也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上台阶”,要克服地球引力,抬腿迈这一步,真的不易,可必须要上去。为此,我和同事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研究,虽然我们都很年轻,但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主持近百余期节目,最难忘的还是电视剧频道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相信许多观众还有印象吧!那次我清晰地记得录了三个多小时,演播室里的观众和嘉宾热情始终高涨,也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李少红、傅彪、郭东临、雷恪生、胡亚捷、刘威等虽然都上着戏,也很忙,却没一丝着急和抱怨。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和我同名同姓,也叫冀星的观众吧!说来也巧,同事把她的信交给我时,还真有点不信。读了她的信,又通了电话,我才发现她也是一名县电视台的主持人,而且我的祖藉算起来在山西,她也在山西,太巧了,所以制片人也决定把她请来,作为观众的代表。其实不论是否同名同姓,我和所有观众,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说了这么多,你还在网上吗?其实与观众朋友的情缘说也说不完,只有把你们给我的鼓励和支持融入到工作中去,才是对观众的回报。为了更好地提高目前自己的工作状态,今年我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还是那句话“学以致用”嘛!不过,读书决非易事!平日里一有空我就喜欢去郊外,钓鱼或是在安谧的环境里想想自己的事,现在只好把这些时间留给读书了,也是一种乐趣吧!以前有位恩师跟我说:“机遇+才能=腾飞。”为此我时刻都在准备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