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哈韩哈日的是非(二):流行·时尚·生命力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6日 16:50


  本期嘉宾:余韶文、马精武

  外景采访演员:郑叶

  主持人:芳菲

  精彩语录:

  对于日剧韩剧来说,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就是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在这个流程过程中间它编剧的手法是什么,它的演员的组合阵容如何,它是按什么样的原则来拍摄,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们创作才是有意义的,但恰恰没有任何人关心这件事情。

  好莱坞的这套机制它是成熟的,你来可以,但你必须会英文,你也必须得是宣扬我的价值观接受我的文化,并传播我的文化。

  日本韩国从来没有哈中。即使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派遣唐使来向中国学习那样的情况下,它也没有做到像现在我们哈日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哈不哈取决于你有没有独立思考。

  流行和时尚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短暂的。

  电视也好,电影也好,传播媒体也好。你越是迎合低龄观众的心态,他越会长久地停留在你给他制造的追星的氛围里边,他就不可能跳出来,也不可能具有你说的那种理性的状态。

  芳菲:

  上次,我们说到了杨阳导演她最开始选择尹太煜是因为她看中了这个演员的气质,而选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韩国人,后来才知道他的国籍。可是我们现在很多创作者,很多导演和制片人就是冲着日韩演员的国籍去的。只因为你是日本的、韩国的,所以我就要用你。

  余韶文:

  我们反过来想,如果在中国,一个只有一点小名气的演员,或是刚出道的演员,有没有可能在韩国日本受到这种欢迎?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只有中国最著名的几个演员到日本韩国才可能享受到一个普通的韩国日本演员在中国能享受到的这种待遇。

  马精武:

  我听过有的导演和制片人讲,宁肯找日本韩国演员,也不找中国演员。因为中国演员要价要得太高,比韩国演员日本演员要钱要得多,作风还没人家好。谢晋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看起来以后他用不了中国的名演员了,因为用不起。

  余韶文:

  我觉得在日韩演员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说真的需要日韩演员,而就是需要借他们来提高这个戏的知名度,或者是迎合一部分低龄观众的这种喜好,特别是青春偶像剧。但是日韩演员来了以后,我们并没有学会人家的青春偶像剧是怎么制作的,比如说日剧韩剧,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就是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在这个流程过程中间它编剧的手法是什么,它的演员的组合阵容如何,它是按什么样的原则来拍摄,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们创作才是有意义的,但恰恰没有任何人关心这件事情。我们只是关心说这个人来了,其他的全都不关心。

  马精武:

  我们有意地请些外籍的演员和外籍的导演来,在很大程度上这么做都是为了在商业上的利益,因为这样的话利于他们的海外宣传。我跟张卫健曾合作拍过一次《机灵不懂》,我作为中方导演,当时就知道他很有名,现在他在香港更有名的不得了,张卫健也是特别敬业的一个小演员,当时就这个戏,只要有了他,东南亚这几个国家全买。我们中国的演员里,有几个响当当的名字在海内外也有这样的影响。

  芳菲:

  实际上,我们要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商业炒作也无可厚非,可在这个利益的驱使之下,我们把这些韩国或日本演员请来之后,效果会怎么样呢?我知道前一段时间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请到了一位韩国当红的演员加盟,可是似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人看了之后大跌眼镜,说他怎么会演成这个样子!您二位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余韶文:

  这个问题就在于,制片方只是看中了这个韩国演员加盟这件事情,这完全是一种概念电视剧,就说他们以为我的这部电视剧有了韩国的谁谁谁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只停留在一个概念上,你的戏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再有名气大的演员也不管用。

  芳菲:

  关于这问题,媒体记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来看一下。

  郑叶:

  如果说是失败的话,不能够把这些失败的原因都归结到请了韩国演员上,是因为我们的制片方在邀请韩国演员日本演员来拍戏的时候,他们的初衷是不对的。他们抱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日韩演员来制造一种商业上的噱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这些演员请来,而他们也许并没有根据这些演员的各自的特性特点以及他们的文化背景来确定他们在这个剧里头应该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他们不是从艺术角度去探讨而是完全从商业角度去探讨去策划这个东西。

  芳菲: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在影视圈里有很多演员,他自己都没有饭吃,没有人找他拍戏,他非常渴望上戏,也希望能够赚钱。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些影视剧组却在邀请日韩演员加盟,余韶文你觉得这样会不会出现那种被人抢饭碗的现象。

  余韶文:

  我觉得这个道理不是这样的,不是说因为请了日韩演员这些人就没饭吃,这是两个问题。有些演员接不着戏,是因为他自己的水平不够。那么这个日韩演员请得泛滥了,也确实在有一些情况下影响了一些演员的机会,这个是有的,但是还不足以把它归咎为抢饭碗。不是说不让日韩演员来,但总得有一个程序,就像中国演员要去好莱坞演电影,好莱坞也不是说一律排斥,但是你总得一步一步来按照人家的程序来,你得过一个一个的关。你想这么多中国演员在好莱坞要奋斗那么多年,才能够成为一个人物,那就是它自己有一个保障的体制。

  芳菲:

  其实说到跟外来演员合作,我觉得这种合作多少会有一点别扭的地方。如果像我们演对手戏,如果你说的是汉语,对方说的是外语,两个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这感情怎么抒发?前一段有报道说章子怡进军好莱坞之前,在国内请人教她外语,天天学英语。我觉得好莱坞的这套机制它是成熟的,你来可以,但你必须会英文,你也必须得是宣扬我的价值观接受我的文化,并传播我的文化。在好莱坞,它就不会出现一种“哈”的情况,因为它确实是包容全世界的,最关键是它有自信。落到具体问题上,比如说落到哈韩哈日的问题上,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放弃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说媒体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媒体是处于一种读者喜欢什么你就给他看什么的状态,而实际上这个媒体它应该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每发布一个新闻或者每表达一个观点都应该是有选择的。

  马精武:

  我觉得我们影视界除了媒体有导向问题外,反过头来我们的电视剧本身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特别爱一窝蜂。前些日子古装戏就是清朝戏火了,那么全国的戏一色的就全是清朝戏。出现这种哈韩哈日现象,我觉得跟我们自己也有关系。电视剧本身没有新的东西,我们没有人去了解中国的这些比如低龄的孩子们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甚至动画片也是。报纸上登过一篇文章,我特别同意那个人说的。他说现在连《三国演义》、《三国志》都是日本版的,将来孩子们会觉得那个《三国演义》是日本人的事,不是中国的事了。多恐怖啊!我现在有个小孙女,平时总陪着她看动画片,除了《蓝猫淘气三千问》是国产的之外,其余全都是日本的动画片。这里边我觉得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芳菲: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历史上几百年前韩国和日本其实都是在哈中。

  余韶文:

  关于哈中,刚才咱们是随便这么一说,但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日本韩国从来没有哈中过。即使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派遣唐使来向中国学习那样的情况下,它也没有做到像现在我们哈日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哈不哈取决于你有没有独立思考,比如说当时日本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它在任何学习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独立思考。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对日本文化韩国文化没有进行过独立思考,这里边有媒体的问题,也有我们观众的问题。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越是这个低龄化的这些孩子们他们喜欢盲目地崇拜韩国日本文化。而媒体呢?反过来为了迎合他们又去做更多的东西来使他们上钩,那么这个循环只会越来越严重。

  芳菲:

  的确,在这个追风的过程当中,追得最厉害的也恰恰是那些理性判断能力最弱的一部分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演员刘孜曾经跟境外演员合作过,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小插曲就比较能说明问题,我们一同来看一下。

  刘孜:

  你在拍外景的时候,一圈又一圈的人围着你,跟他演亲热的戏时,比如说靠着他,俩人很自然地拉着手,就有人尖叫,有人开始嫉妒,甚至有人哭。我简直太无奈了。

  芳菲:

  刘孜提到的这个跟她一拉手就会让周围的人哭的这个演员,就是韩国的当红小生安在旭,孩子追星追到这种程度,两位嘉宾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马精武:

  我还遇见过一次,说实在的我都有点难过了,他还不是韩国演员日本演员呢,他就是香港的张信哲,在青年宫那次,张信哲因唱了动画片《宝莲灯》的主题歌,在北京和观众见面。张信哲这一上台,从十二三岁到十四五岁的女孩全都站起来喊:张信哲!我爱你!流着眼泪。其中有一个女孩,当时我真怕她摔着,她站在椅子背上把自己的项链和金戒指都拿着往台上扔。就到这个程度。

  芳菲:

  你小的时候有没有追谁追的要哭的时候

  马精武:

  我们当时也喜欢演员啊,我们小的时候是解放前,也喜欢什么李丽华、周曼华、周璇、赵丹等等。但我们不会哭,只是见着很激动。后来上大学,所有的演员我都见着了,也没至于说把我的手表拿下来给他。

  余韶文:

  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现在很浮躁,其实作为一般人的心理上来说,对于公众人物有那种喜爱之情是正常的,一定是这个人身上寄托了你的某种理想,比方说有人说喜欢周润发,可能就是周润发的那种侠义精神引起了你的一种共鸣,那一种崇拜是正常的。但是什么事得有个度,过了就不好。比方前些年,确实有一些港台演员下榻酒店,而酒店周围的马路上全都站满了人,都冲着上边喊演员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就已经是有点过分了。说句实在话,我觉得对于观众来说,他自己想的东西太少了。你可以喜欢他,可你为什么要喜欢他?当你有了一定的理性的积累以后,你的这种喜欢就变得是非常有价值了。人喜欢一个东西是有价值的,现在这种情况是非理性的,完全就是受了某一种很简单的影响然后就开始非理性地去喜欢这些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马精武:

  另外我觉得媒体也有问题,就围着几个外国演员炒作。有没有人能呼吁一下,让我们的记者包括我们的这个新闻摄像师们提高一点你们的文化水平,不要跟着一起“哈”。

  芳菲:

  马老师今天正好可以直接向余韶文呼吁一下。

  余韶文:

  我觉得这个问题体现出媒体本身也处在一个还不成熟的时期,媒体的价值取向是摇摆的,一会这样一会那样。那么另外是媒体的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在中国,很多人把记者当成一种跟模特差不多的职业,这完全不对,尤其是在娱乐界的那些娱记,娱乐界的记者都是一些非常年轻的,二十五六岁以下或二十七八岁以下的年轻人,那么这些记者,由于年轻,他对很多事情的想法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和理性的观点,他可能还在追的年代。我觉得现在如果你记者都已经哈韩哈日了,那你真没法要求底下的读者不这么做。

  马精武:真应该呼吁一下,我一直都觉得记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

  芳菲:有一个媒体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北京大学社会系的一位教授他的一番言论。他说实际上流行和时尚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短暂的, 等到这些哈韩哈日的年轻人有了理性思维能力,等他们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之后,那这股潮流就会慢慢退去。你觉得影视上的这种哈韩哈日现象会不会出现退潮呢?

  马精武:

  我觉得不会长久, 最终能站得住的东西不是这种一时流行的东西。

  芳菲:

  余韶文你认为呢?

  余韶文:

  我觉得你刚才在说短暂时你提到了一个前提,就是说要有这个理性思考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才会抛弃现在这些幼稚想法。但咱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就在这个前提上。我现在担心的就是,我们现在哈韩哈日培养起来的这一代人,他这个理性的到来该是什么时候。第一,它能不能到来,第二它的到来会不会推迟。比如说我举F4这个例子,《流星花园》这个戏我现在怎么看都不觉得它是中国的偶像剧,我觉得它是日本的偶像剧。然后你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看这样的戏,看到十八九岁,说我突然豁然开朗了,原来我们中国文化是怎么怎么的,我一定不相信。还有一个就是社会的环境,包括电视也好,电影也好,传播媒体也好。你越是迎合低龄观众的心态,他越会长久地停留在你给他制造的追星的氛围里边,他就不可能跳出来,不可能具有你说的那种理性的状态。

  芳菲:今天探讨的这个文化现象的背后,所折射的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圈内人士认为,启用外籍演员是我们和国际接轨的一个方式,那么在下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好,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影视俱乐部》,也感谢两位嘉宾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阿英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