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margin="0">

 

纪念庞薰琴先生

  一位15年前安息的美术宗师,今天重又回到人们热烈的讨论中,成为最近举办的庞薰教授艺术展及讨论会上,被美术界人士追怀的对象。
  著名艺术家庞薰琴教授,上世纪初生于江苏常熟,自幼习文从艺,三十年代留学法国,回国后在上海推行现代艺术运动,是名噪一方的决澜社骨干成员。从五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以艺术完成社会改良,推行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寻求建立中国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教育的途径,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作为一位画家,庞薰琴提倡继承传统与学习西文结合,主张艺术本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高雅升华平俗,以效用造福生活,用理想激励人生,从而推动社会的完美与进步。数十年间,他始终不懈地用艺术干预社会,在油画、水彩画、艺术设计等领域完成了诸多功不可没的先锋性探索,自成风格。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至理性地带的今天,庞薰作为一位艺术设计教育家的思想,被专家们认为更加具有理论启示价值。学贯中西的庞薰琴,重视美术的平民关怀、重视艺术的品质劳动人民甚于重视艺术的技巧,强化了物质文化在美术研究和创作中的注入。他尤其强调发展实用美术,以争取大众分享社会精神财富的权利,使富有文化力量的艺术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广泛而长期地发挥影响。他力倡理论建设,一如重视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的修养,以美术为手段,身体力行地成为全民素质教育的先驱。他高屋建瓴,呼吁拆除美术行业的人为圈划,在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有利于美术发展的学术空间,整合更宽泛的美术概念,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庞薰琴孜孜于研究中西传统文化的装饰性,旨在从生活中提炼理想,再以理想主义附丽的装饰艺术,服务于现实。当这种实践通过数十万工艺美术院校师生变成长期的群体行为后,人们已成为公共景观美化、衣食住行质量提高、精神生活更趋多彩的受益者。
  庞薰琴的学术思想,有着近一个世纪的文化影响,被其身后15年来的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所印证。来自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50余人,参加了题为百年美术和设计进程中的庞薰琴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指出,庞薰琴为美术界和教育界留下了一笔难以估量的学术财富。
  参观者和专家们,对庞薰琴严谨的学风、正直的人品及宽大的胸怀多有感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展厅点燃了早春三月北京文化界的一处令人感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