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从演出市场繁荣看出去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16日 11:03)

  今年春天,中国的演出市场一片繁荣。众多国外演出团体来华,为中国观众送上一道道异域风味的文化大餐。国内文艺界也不落人后,传统艺术换上现代新装,古韵依旧的内容,焕然一新的形式,观众看得新奇,票房自然一路走高。至今看来,今年的演出市场形式大好,打开大门迎接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艺术也得到了发展。总结起来,演出市场呈现两大特点。

  外国《猫》 中国热

  继音乐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之后,美国百老汇历史上最成功、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猫》也于今年登陆中国舞台。

  音乐剧《猫》在上海的火爆,不仅仅是上海首演的盛况,更多是上海人对《猫》的热衷以及上海市场对音乐剧文化的热度。《猫》剧在上海不仅已经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上海大剧院更是借此契机,与英国真正好集团签订了明年音乐剧演出协议。

  虽然京沪文化有着一些差异,但是《猫》在北京的势头也不错。借着《猫》在上海的成功,《猫》剧在京直线升温,中演公司《猫》剧门票热卖,此外,《猫》剧在北京首演的金票也拍出了“天价”。这张《猫》剧北京5月20日首演1排1号的门票,最终被人以8000美元(折合人民币66400元)的价格拍走,此举创造了世界音乐剧演出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演出史上演出门票价格的最高记录。

  “贵妃”俏 “桃花”香

  在上海演出之后,由300人演绎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上海观众一再为剧中出现的壮观场景和精美服装叹为观止,北京观众对京剧仍兴趣浓厚。《大唐贵妃》将梅派艺术的精包装,老唱腔加上西式交响乐,旧中有新,新中有根。《大唐贵妃》是融歌剧、舞剧、京剧的跨剧种,努力打造中国的《图兰朵》。

  自 2001年1月7日首次公演至今,总政话剧团创作的大型音乐话剧《桃花谣》连演120场,长演不衰。这部从未刻意炒作、没有大腕加盟的音乐话剧,已经创下了高达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从去年开始,这部描写战争中的爱情的话剧在军内乃至全国迅速地火了起来,投资 180万元的音乐话剧《桃花谣》已经为总政话剧团带来了令人咋舌的数百万元收入。这部之前不被旁人看好的主旋律作品,在问世一年后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国内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众多演艺团体已经发觉“蛋糕”太小,来自国外的各种演出又来抢滩。演出市场的繁荣说明了中国观众的要求不断提高,口味也趋于分化,但是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文化”。无论是源自西方的歌剧舞剧,还是带着浓郁民族味的京剧,观众看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不难看出,中国观众对于文化演出的欣赏习惯和口味已经形成一定的定位。

  竞争带来的压力,使演出方愈发的小心谨慎,同时也更加积极。观众成了上帝,出新招,找新意,都是为了拉拢观众。除了演员下功夫演好角色之外,《猫》剧在各地演出时还会搞一些小花絮调动起观众的兴趣。比如,在上海的舞台上,一个道具车牌上面竟然写着“沪A×××××”。估计到了北京,《猫》剧还会有新的讨好观众的小花招。

  传统文化演出也积极寻找出路。各种传统剧种不满足于现有的忠实老观众群,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吸取与创新,成了国产剧目的新看点。对于类似交响音乐剧这种创新形式,观众评说不一,但不难看出社会与观众的目光已经被拉过来,尤其是一些思维新锐的人们对于创新形式非常欢迎,这也是观演人群中散客多的一个原因。

  此外,各剧院对演出信息更加敏锐。在去年夏天《悲惨世界》创造连演21场的奇迹之后,53场的《猫》在今年延续并扩大这个奇迹。在《悲惨世界》的“投石问路”成功之后,上海大剧院发现上海人对欧美音乐剧有着极高的兴趣,于是才有了《猫》这样更大的手笔。上海大剧院对明年的演出也早早作了安排,信心十足地准备创造另一个奇迹。

  不管从观众、演出方还是剧院方面,不难看出中国演出市场正在走向成熟。繁荣景象之下,是更多对市场规律的研究,更多对观众口味的看重和更深入的理性思考。对于观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更多更好的演出走向观众。对于未来的演出市场,观众可以有更多的期待。(文 凌微)

责编:张凌微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