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之子 > 节目内容 

毕生职业一教鞭——苏步青(下)
04.02 14:51

    1952年,苏步青来到复旦大学组建数学系,2003年,苏步青离开了我们。
    
    苏步青学生李大潜:离这里面有一个苏老的塑像,是为了庆贺他九十岁生日的时候专门给他造的,现在可以看到他还是微笑地对着我们,我们的图书馆实际上是国内数学图书馆最好的一个,这个和苏老多年的经营是分不开的。因为很多老的杂志你现在要弄都弄不到,当时在解放前的时候,很困难的年代,他有时候到国外去整本整本的抄回来。这个杂志是非常有名的,叫Crelle杂志,这个Crelle杂志的第一卷是1826年就有了,苏先生从1826年这第一卷收集起,他费了很大的劲把它全部收集起来,而且这一系列的都是从1826年开始收藏的,非常珍贵的一个数学档案。1978年年底的时候,我第一次出国,到法国去进修,他专门带着我到北京的北海公园,我们一起登的白塔。那时候我马上就要出发了,他还专门写了首诗给我,作为赠别的,其中有四句话,他诗里面说,“今日登临嗟我老”,就是他感到自己老了,“来年驰骋待君还”,就是到将来等你回来好好的干了,“银机顷刻飞千里”,因为我马上要乘飞机走了,“咫尺天涯意未阑”。所以这个四句诗我是一直记在脑子里面,就是说他把我送到国外去进修,比较长时间的进修,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要希望我将来回来,为复旦大学服务报效祖国。
    
    苏老之所以对自己的学生寄予这样的希望,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少年时由于饱受饥荒战乱又苦于无法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感到教育救国强国的梦想不再遥远。对于教育,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对名师出高徒的说法,提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而高徒多了才能出名师。一旦高徒出师了,他就鼓励学生超越老师。
    
    1995年9月接受《东方之子》栏目专访
    
    记者:我的第一个学生,他是地下党员,原来在杭州,浙江大学的叫郭超豪,他现在什么都超过我了,当学生超过您的时候,您心里是什么心情呢?
    
    苏步青:我觉得我学生超过我自己,我得到很大的安慰,没别的感觉,他们的成就,当然由我给他打个基础,但是主要的是要靠他们自己。各个都超过我了,所以我感觉不是谦虚的问题,实际上不可能一辈子老子天下第一,何况我还是一个党员,我这点初步地觉悟还是有的。
    
    苏步青学生谷超豪:你在这个老师的基础,在做一个工作,这个工作从内容结果来讲,你应该把你的老师的工作有所发展,这是个正常现象。作为某一项事情来讲,整体来讲,你要达到老师的水平,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苏先生这样讲我觉得有两个用意,一个是他自己谦虚,对学生的鼓励,另外一个也对我们施加压力,他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出很好地学生,如果我们自己还没培养出很好学生的话,就有辜负他的教导了。
    
    1983年,苏老从复旦大学校长的位置退下后,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数学的基础教育上。在80岁时多次为全国的中学教师讲课,为中学生做报告,编写中学数学教材。他说,中华民族的振兴关键是基础教育。
    
    复旦大学书记秦绍德:我可以说是在五十年前,我就亲耳听到过他的教诲,那时候我还在中学,他在给中学生的一次报告会上,谈他在年轻的时候如何学好数学,谈到他学平面几何,曾经做过一万道题,这个在我们当时中学生来讲,觉得是非常震惊的。他说正因为他中学时期有这样的功底,后来才会在数学上有这样的发展,这样的话直到现在为止,五十年过去了,苏老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这对于一个当时青年学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像这样的报告,苏老一年要到很多地方,去为很多青年、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一些青年教师,来做这个报告,所以他这个教育家,已经走出了校门,走向了社会。
    
    1998年,苏老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把所得的100万元港币的奖金,捐给了教育事业。用于复旦数学系奖励基金和面向全国中学教师的“苏步青数学教育基金”。
    
    苏步青秘书王增藩:当初有人问苏老,说像你这样的名望,应该设一些比较高级的奖,比如说更高的一些奖项。但是苏老认为,他说我设立这个奖学金,就是要重视基础数学的教育,如果没有中学老师培养出比较好的学生,怎么样培养出更加高级的优秀的拔尖人才呢。所以我的主意就决定,放在奖励中学的数学教师和优秀的研究人员,这是我一贯的思想。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他对教师满腔热情,当时很多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他们在基层工作,得到了他的奖励都非常激动。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还有西藏的名额,当时苏老说西藏地区,它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他的数学教师能够做到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一定要坚持把西藏的数学教师,纳入到能够得到苏步青的数学奖里面,这个精神对我现在来说印象还是非常深刻。
    
    苏老一生与诗结缘,从事诗歌创作60多年,可谓“人生旅程,步步诗花”。如今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苏老的诗句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作为数学家,苏步青在微分几何等研究领域取得过世界级的成就,但是他自己却喜爱用这样的诗句来总结一生“毕生职业一教鞭”。



责编:范小利 来源:CCTV.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