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之子 > 节目内容 

郁建兴--世界和平的卫士
03.20 13:26

    为了世界和平,他到了战争风暴的前沿。
    
    郁建兴妻子:(哭)临去伊拉克之前,我说难得在家里,孩子也在家里你不陪陪他,他还是没听我的,第二天早上9点钟又走了,这就是我们全家的最后一次团聚,团聚了10个小时。
    
    3月19日上午,北京时间12:40分,郁建兴的灵柩从巴格达途径塞浦路斯运回北京,军委主席江泽民特地向郁建兴的家属发来了唁电。这一天,距离郁建兴完成检查任务,返回北京的日期,只差六天。他的妻子给我们讲了他们最后一次通话的情况。
    
    郁建兴妻子:(哭)我说这两天好像就要打起来了,你不要出去了,他说你全都说的是孩子的话,这怎么可能呢?这是国家的形象。
    
    2002/2/19日,联合国监和会主席布利克斯再次签署意向书,请郁建兴作为联合国化学武器检查小组成员,赴伊拉克执行为期三个月的核查任务。
    
    郁建兴老师:他去伊拉克就跟我说过,他说钟老师,这个核查我都没有遇到过,头天说去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在哪儿都不知道。第二天就给个地图你就去了。他说幸好我在我们学院学过地形学,这个核查是临时去连对方都不知道的。他非常能吃苦的一个孩子。
    
    郁建兴学生:他去的地方特别多,经常跟我们说那边的条件真的比起国内来特别苦,有的时候跟我们一块吃饭,他就开玩笑跟我们说,在伊拉克那儿的石油比水还便宜,水比石油贵多了,他是这么说的。
    
    在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任务,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不被任何外人所知的,由于工作的艰巨和秘密,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郁建兴工作的影像资料。这两张照片是他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学生的,也是他参加核查的惟一工作照。对于照片上这个开朗、能干的中国军用化学专家,联合国监核会副主席直木安宏是这样评价的:我们都对他的去世感到十分悲伤,几个月以来,他都是我们很好的同事,他的工作十分出色,我们对他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3月17日上午,伊拉克萨达姆国际机场人们在这里最后送别郁建兴,他的灵柩从这里起程返回祖国。郁建兴所在的化学核查小组的负责人说:郁建兴虽然不能够汇报他最后一次核查的结果,但是我们相信他会像以往一样,又做了一次出色的核查,他说:两周来,我们的核查人员由于工作关系相继离开巴格达,我们不断的和他们说再见,而现在轮到向他说再见了。他们还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今后每一次的化学武器核查报告上,都将签上郁建兴的名字。
    
    郁建兴老师:太可惜了,从我们当老师的确实把他推到每一个第一线去锻炼他,说将来他会非常有作为,才38岁。
    
    郁建兴儿子: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浑身都冷了,就是两脚发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在想什么,当场我就哭了,我一哭我舅舅他们都过来,过来之后我一直趴在舅舅身上哭,哭了一晚上。然后在网上看到我爸爸那张照片,是他所有照片当中最慈祥的一次。
    
    郁建兴学生:我一想起他,想起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笑嘻嘻的。他眼睛特别大,但是每次你看他,他都在笑。不管在食堂打饭还是在哪儿,就看见他在那儿笑。
    
    郁建兴妻子:(哭)郁建兴可以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爸爸,他哪怕能在世一天,哪怕为你做一顿饭,他都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热情。因为我们家里多了他,我们家里就有笑声。
    
    这是郁建兴生前工作的解放军防化工程指挥学院,他在这里工作和学习了23年,2003年2月16日,这是他从巴格达给他的同事发回的一份邮件,这也是他工作的最后一个记录。他在邮件里这样说:今年肯定又是忙碌的一年,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开发工作,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现在申博、申硕工作进展的如何了,另外还有什么情况都来信告诉我,我很惦记系里的。
    
    在郁建兴遇难的当天,在震惊落泪的同时,他的战友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大地为你动容,北风为你咆哮,春雨为你落泪,祖国因你而骄傲。郁建兴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编导:蒋文倩策划:龚铭摄像:王忠仁)



责编:复苏 来源:CCTV.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