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以"瓷"为乐的高立成 ( 2003年10月28日)
眷恋家乡“母子情” ( 2003年10月27日)
情有独钟宣传画 (2003年10月24日)
古朴典雅的徽州木雕 (2003年10月24日)
沧海画院里的收藏家 韩若解 (2003年10月23日)
钟情盆景火红籽 ( 2003年10月22日)
石佛寺玉雕大市场 (2003年10月22日)
荣宏君的信札收藏情结 ( 2003年10月21日)
张超英的棋具世界 ( 2003年10月20日)
刘国民的收藏情结 ( 2003年10月19日)
藏游天下:齐白石山水画册页 (2003年10月19日)
金重阳和他收藏的当代绘画 ( 2003年10月17日)
藏游天下:旷世珍品话歙砚 (2003年10月17日)
薛亮 乐在书画中 (2003年10月16日)
藏游天下:胸中藏潋滟 笔底生奇峰 (2003年10月16日)
"滴露研朱"说瓷砚 ( 2003年10月15日)
藏游天下:百米画卷运河情 ( 2003年10月15日)
王威和他的火车模型 ( 2003年10月14日)
藏游天下:伊特鲁里亚的艺术 ( 2003年10月14日)
蔡秋生的书画情结 ( 2003年10月13日)
藏游天下:先农坛里的"观耕台" ( 2003年10月13日)
收藏故事:葛庆友的古陶收藏 (2003年10月12日)
藏游天下:隆福寺藻井 (2003年10月12日)
红楼一梦 画连环 (2003年10月10日)
藏游天下:蛋壳上的艺术 (2003年10月10日)
韩德民和他的收藏的古书画 (2003年10月9日)
藏游天下:寻访徽州古村落 (2003年10月9日)
杨士林心系古瓷 ( 2003年10月8日)
藏游天下:天津风筝 (2003年10月8日)
石 缘 (2003年10月7日)
藏游天下:贵州蜡染 (2003年10月7日)
张景平和他的"红色传家宝" ( 2003年10月6日 )
藏游天下:寻访蔡元培的手迹 ( 2003年10月6日)
一往情深藏像章 ( 2003年10月5日)
藏游天下:一罐食盐 (2003年10月5日)
冯建忠的创刊号情缘 ( 2003年10月3日)
藏游天下:为了红色的纪念 (2003年10月3日)
翰墨铸真情 文化传友谊 (2003年10月2日)
藏游天下: 红楼与新文化运动 (2003年10月2日)
奚景鹏: 红色收藏暖人心 (2003年10月1日)
藏游天下:解放区的木刻版画 (2003年10月1日)
心系拔步床 (2003年9月30日)
藏游天下:博物馆里看机车 (2003年9月30日)
谭强的古钟情缘 ( 2003年9月29日)
藏游天下: 秋深说老罐 (2003年9月29日)
木器情怀 ( 2003年9月28日)
藏游天下:青田石雕 巧胜天然 (2003年9月28日)
杨守义:笃爱古钱币 ( 2003年9月26日)
藏游天下: 古朴神奇的傩面具 (2003年9月26日)
吴增福的矿石收藏 ( 2003年9月25日)
藏游天下:稚拙奔放的天津农民画( 二)( 2003年9月25日)
叮叮咚咚的藏家 ( 2003年9月24日)
藏游天下:稚拙奔放的农民画 (2003年9月24日)
刘国斌: 乐在棋谱中 ( 2003年9月23日)
藏游天下:壮观秀美的贵州奇石 (2003年9月23日)
周裕果的陶器收藏 ( 2003年9月22日)
藏游天下:天津刻砖刘 ( 2003年9月22日)
结善缘 藏书画 ( 2003年9月21日)
藏游天下:石刻传承的古针灸图经 ( 2003年9月21日)
刘伟和他收藏的明清瓷器 (2003年9月19日)
藏游天下:隆福寺留下的珍品 (2003年9月19日)
倪东方的惜石情 (2003年9月18日)
藏游天下:长沙窑兴衰之谜 (2003年9月18日)
陈晓军和他的一件民窑青花瓷 ( 2003年9月17日)
藏游天下:晶莹剔透的贵州奇石 (2003年9月17日)
林如奎爱石七十载 ( 2003年9月16日)
藏游天下:中国百年美术(二) ( 2003年9月16日)
刘景玉的古玉收藏 ( 2003年9月15日)
藏游天下:中国百年美术(一) ( 2003年9月15日)
杨晋南和他收藏的油画 (2003年9月14日)
藏游天下:回响五个多世纪的永乐大钟 (2003年9月14日)
古画情深 ( 2003年9月12日)
藏游天下:智化寺的古谱古乐(二) (2003年9月12日)
紫光阁画院里的收藏家 (2003年9月11日)
藏游天下:智化寺的古谱古乐(一) ( 2003年9月11日)
齐维志的古钱情 ( 2003年9月10日)
藏游天下:天津泥人 (2003年9月10日)
厚重质朴徽雕情 ( 2003年9月9日)
藏游天下:走访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 (2003年9月9日)
摄影家刘伟和他收藏的书画 (2003年9月8日)
藏游天下:千丝万缕话湘绣(二)( 2003年9月8日)
金煜的书画情 (2003年9月7日)
岁月留声 ( 2003年9月5日)
藏游天下:千丝万缕话湘绣(一) ( 2003年9月5日)
藏游天下:解读中国的“格尔尼卡” (2003年9月4日)
潘鸿和他收藏的鸡血石章料 (2003年9月3日)
藏游天下:蝈蝈葫芦(下) ( 2003年9月3日)
周尊圣的天山胡杨情 (2003年9月2日)
藏游天下:蝈蝈葫芦(上)( 2003年9月2日)
韩江水畔木雕情 ( 2003年9月1日)
藏游天下:走进中国美术馆(二)( 2003年9月1日)
玉随有缘人 ( 2003年8月31日)
藏游天下:彩壁辉煌法海寺 (2003年8月31日)
痴情旅游藏品的田克勤 ( 2003年8月29日)
藏游天下:走进中国美术馆(一) ( 2003年8月29日)
姚远利与石雕古砚 ( 2003年8月28日)
藏游天下:铭记"大禹治水"的青铜 (2003年8月28日)
篆刻书画寄深情 (2003年8月27日)
藏游天下:今日中国美术大展(2003年8月27日)
痴迷火花五十载 ( 2003年8月26日)
藏游天下:古香古色的潮州木雕 (2003年8月26日)
家藏美玉添乐趣 ( 2003年8月25日)
藏游天下:长沙铜官古窑(二) ( 2003年8月25日)
李绍璞的瓷器收藏 (2003年8月22日)
藏游天下:长沙铜官古窑(一)(2003年8月22日)
陈业的银饰收藏 ( 2003年8月21日)
藏游天下: 千年古寨 (2003年8月21日)
情有独钟古家具 (2003年8月20日)
藏游天下:潮州窑 枫溪瓷 ( 2003年8月20日)
乐在其“钟” (2003年8月19日)
藏游天下:《追访永乐大典》(二) ( 2003年8月19日)
他找到了收藏的最高境界 (2003年8月18日)
藏游天下:《追访永乐大典》(一) (2003年8月18日)
木器情怀 ( 2003年8月15日)
藏游天下:青田石雕 巧胜天然 (2003年8月15日)
捡瓷片的苦与乐 ( 2003年8月14日)
藏游天下:青田石的传说 (2003年8月14日)
邓文汉的服装收藏 ( 2003年8月13日)
藏游天下:古典家具 ( 2003年8月13日)
林中阳的拓片收藏 ( 2003年8月12日)
藏游天下:古典家具的修复 (2003年8月12日)
玉随有缘人 ( 2003年8月11日)
藏游天下:彩壁辉煌法海寺 (2003年8月11日)
王元的门票收藏 ( 2003年8月8日)
藏游天下:藏游大栅栏 ( 2003年8月8日)
回放过去的日子 ( 2003年8月7日)
藏游天下:见证西汉礼仪的车马 (2003年8月7日)
能"喝"的古董 ( 2003年8月6日)
藏游天下:西周车马 ( 2003年8月6日)
张雅宗和他的中医文物收藏 ( 2003年8月5日)
藏游天下:揭开千年遗梦(二)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寻踪 ( 2003年8月5日)
为玉找个家 ( 2003年8月4日)
藏游天下:揭开千年遗梦 (一)撩开辛追神秘的面纱 (2003年8月4日)
让古瓷回国的人 (2003年7月31日)
藏游天下: 岫玉万年赋神韵 (2003年7月31日)
王小山的葫芦情 (2003年7月30日)
藏游天下:百吨岫玉逐奇观 (2003年7月30日)
杨晋南和他收藏的油画 ( 2003年7月29日)
藏游天下:回响五个多世纪的永乐大钟( 2003年7月29日)
藏游天下: 解读中国的"格尔尼卡" (2003年7月28日)
金煜的书画情 ( 2003年7月24日)
古玩街上的收藏家王玉忠 ( 2003年7月23日)
倾情"号外"的黄安国 ( 2003年7月23日)
独爱古玉的周漠 (2003年7月22日)
藏游天下: 漫游东小市 ( 2003年7月22日)
王小山的铜镜收藏 ( 2003年7月21日)
藏游天下: 漫说东小市 (2003年7月21日)
结善缘 藏书画 ( 2003年7月17日)
藏游天下:石刻传承的古针灸图经 (2003年7月17日)
求真务实藏古玉 ( 2003年7月16日)
藏游天下:中国马文化博物馆里的艺术收藏(下)( 2003年7月16日)
票证藏家郭春熙 ( 2003年7月15日)
藏游天下:中国马文化博物馆里的艺术收藏(上) (2003年7月15日)
张学斌的瓷器缘 ( 2003年7月14日)
藏游天下:鲁迅藏画:拼接记忆的版画 (下) ( 2003年7月14日)
专心册页收藏的孙永学 ( 2003年7月10日)
藏游天下:鲁迅藏画:穿透历史的汉画像拓片 (上) (2003年7月10日)
碎瓷新生 ( 2003年7月7日)
奥运收藏辟蹊径 ( 2003年7月7日)
痴心体育事业 痴迷徽章收藏 ( 2003年7月3日)
笠谷砚话 (2003年7月3日)
铜钱上的汉字唤起收藏情 (2003年7月2日)
藏游天下:7501陶瓷追溯(三) ( 2003年7月2日)
张邦兴 在收藏中验证自己 ( 2003年7月1日)
藏游天下:7501陶瓷追溯(二) (2003年7月1日)
古代刻铜墨盒 ( 2003年6月30日)
藏游天下:7501陶瓷追溯(一)( 2003年6月30日)
心系磁州窑 (2003年6月26日)
藏游天下:瓷都寻踪(二)(2003年6月26日)
藏游天下:瓷都寻踪(一) (2003年6月25日)
古印新篆 (2003年6月25日)
情有独钟古瓷灯 ( 2003年6月23日)
汪希华的古玉情 ( 2003年6月23日)
心愿 ( 2003年6月19日)
李志强——西行万里买地图 (2003年6月19日)
任萍 收藏对父亲的回忆 ( 2003年6月18日)
爱国之心随时间跳动 ( 2003年6月17日)
军事用品收藏的赵卫国 ( 2003年6月16日)
映水藏山玉料情 ( 2003年6月12日)
紫砂名壶泛春华 ( 2003年6月11日)
叶恭绰的书画艺术 (2003年6月11日)
三十春秋寻古瓷 ( 2003年6月10日)
白大成钟情戏曲专题收藏 ( 2003年6月9日)
雷耀方的钱币收藏 (2003年6月9日)
贾然的半世纪瓷缘 ( 2003年6月5日)
收藏古玉获启迪 (2003年6月5日)
潜心收藏二十载 破书堆中觅铁证 ( 2003年6月4日)
收藏古玉的霍学武 ( 2003年6月4日 )
画后的故事 ( 2003年6月3日)
潜心研究的收藏家 (2003年6月3日)
心系辽瓷的关宝琮 ( 2003年6月2日)
翰墨馨香丹青梦 (2003年6月2日)
老姜的收藏(2003年5月7日)
收藏古灯的李银伟 (2003年5月6日)
张雅宗藏砚 (2003年5月5日)
任继民的收藏缘 (2003年5月2日)
桑榆非晚 红霞满天 (2003年5月1日)
林达理的藏玉乐 (2003年4月30日)
石缘 (2003年4月29日)
一张画的收藏 (2003年4月28日)
精美雕塑话佛像(2003年4月25日)
石头城里的石缘 (2003年4月24日)
段国三 过把“收藏瘾”(2003年4月23日)
翰墨情深韵自香 (2003年4月22日)
刘翮天的瓷器收藏 (2003年4月21日)
翰采赋丹忱 (2003年4月18日)
连丽雪的爱瓷人生 (2003年4月17日)
乐在棋中 (2003年4月16日)
“石痴”薛平 (2003年4月15日)
老子故里的收藏家 (2003年4月14日)
沈其武和他的传世藏品(2003年4月11日)
书情画韵几耕耘 (2003年4月10日)
方寸之间见精神 (2003年4月9日)
孟殿英的玉佛缘 (2003年4月8日)
收藏琢玉的霍学正 (2003年4月7日)
往事 (2003年4月4日)
古玉情深 (2003年4月3日)
钢兰佩刀尚武情 (2003年4月2日)
林蘭子的书画收藏 (2003年4月1日)
画家汤文选先生(2003年3月31日)
古琴情缘 (2003年3月28日)
山水有清音 (2003年3月27日)
古稀老人的玩具情(2003年3月26日)
玩赏古玉的人 (2003年3月25日)
王文祥的书法缘(2003年3月24日)
蒋昌忠 丹青难写是精神 (2003年3月21日)
陆景林和他收藏的嘉靖诏书 (2003年3月20日)
琴声悠悠伴春秋 (2003年3月19日)
紫云血袍的故事(2003年3月18日)
透过钱币看世界(2003年3月17日)
张树贤与剪纸艺术 (2003年3月14日)
家具浮香 古木可人 (2003年3月13日)
馨香意远百壶情 (2003年3月12日)
古玩情深 (2003年3月11日)
金石缘 (2003年3月10日)
窗掩暗香自读画 (2003年3月7日)
曹凤元的古典家具收藏 (2003年3月6日)
乐于奉献的军旅收藏家 (2003年3月5日)
九旬老人的收藏 (2003年3月4日)
从运动员到收藏家 (2003年3月3日)
国宝背后的故事 (2003年2月28日)
松花湖畔 浪木情深 (2003年2月27日)
把身心融入京剧物品的收藏 (2003年2月26日)
一次难忘的拜访 (2003年2月25日)
翰墨丹青故友情 (2003年2月24日)
与古民风心心相印的高晨阳 (2003年2月21日)
寒香依旧浸砚池 (2003年2月20日)
程十发先生的心愿 (2003年2月19日)
生活因为收藏而精彩 (2003年2月18日)
笔墨丹青忆故知 (2003年2月17日)
心系钧瓷四十载 (2003年2月13日)
石庆华 情系“三国”题材藏品 (2003年2月12日)
苗世明 收集报纸闯进吉尼斯 (2003年2月11日)
书画收藏也艰辛 (2003年2月10日)
寒夫藏画 (2003年2月6日)
七旬老人玩玉乐 (2003年2月5日)
根雕的故事 (2003年2月4日)
崔铁成 钟爱京味收藏 (2003年2月3日)
王树村和他的年画收藏 (2003年1月30日)
痴迷民窑瓷器收藏的张颖 (2003年1月29日)
书画缘于有情人 (2003年1月28日)
菅传友的瓷器收藏 (2003年1月27日)
笔墨传真情 (2003年1月23日)
倾注情感收藏的老赵 (2003年1月22日 )
潜心书画 悠然自得 (2003年1月21日)
艺术生命中的珍藏 (2003年1月20日)
为玉找个家 (2003年1月16日)
一片钧瓷一片心 (2003年1月15日)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3年1月14日)
可遇难求陶瓷缘 (2003年1月13日)
情系非洲木雕 (2003年1月9日)
痴在藏苑心自清 (2003年1月8日)
倾心玉台画藏五十年 (2003年1月7日)
李晓亮与他的扑克 (2003年1月6日)
清池皓月研山情 (2002年12月31日)
亲近紫砂陶刻的孙鼎朴 (2002年12月30日)
画中情深 (2002年12月26日)
梅花暗香 花窗情怀 (2002年12月25日)
“龙泉拾贝”的徐永美 (2002年12月24日)
富春江畔 石印情深 (2002年12月23日)
诗情画意话奇石 (2002年12月19日)
半丁老人二三事 (2002年12月18日)
唐大德的古瓷收藏 (2002年12月17日)
黄钊和他的翡翠收藏 (2002年12月16日)
秋季拍卖会看邮品收藏市场 (2002年12月12日)
爱石老翁孙淮滨 (2002年12月11日)
王钧和他的苴却砚(2002年12月10日)
田涛和他的书(2002年12月9日)
何志华和他的清代服饰收藏 (2002年12月5日)
三湘毛著收藏第一人 (2002年12月4日)
古玉情深 (2002年12月3日)
李鸿年独好新青花 (2002年12月2日)
寻画 (2002年11月28日)
寒松雅石娱晚情 (2002年11月27日)
胡燕欣与他的书籍收藏 (2002年11月26日)
美在天然 贵在发现 (2002年11月25日)
“鸟王”的追求 (2001年11月21日)
大漠黄沙觅奇石 (2002年11月20日)
酷爱丹青妙笔 (2002年11月19日)
色彩点缀的空间(2002年11月18日)
“瓷痴”老孔(2002年10月25日)
秋拍在即 亮点纷争(2002年10月24日)
丁榕和他的印章收藏(2002年10月23日)
雕花怡养“绘心斋”(2002年10月22日)
钟爱初版本的藏书人(2002年10月21日)
寻觅奇石古稀情(2002年10月17日)
解不了的青花缘(2002年10月16日)
"青花"点缀的岁月(2002年10月15日)
王焱冰和古典相机的收藏(2002年10月7日)
刘泉和他的书画收藏(2002年9月30日)
琴人陶艺的书法收藏(2002年9月26日)
挥不掉的钱币情(2002年9月25日)
情系书画数十载(2002年9月24日)
画短情长(2002年9月23日)
狂想的旅程--萨尔瓦多·达利(2002年9月19日)
陈文增情系定窑藏瓷片(2002年9月18日)
乔十光情系漆园斋(2002年9月17日)
史宏伟和他的人像摄影(2002年9月16日)
方继孝与名人书札(2002年9月12日)
画语寄深情(2002年9月11日)
悠悠古琴伴春秋(2002年9月10日)
田志新的书画情缘(2002年9月9日)
半个世纪的金石情缘(2002年9月4日)
程与天的篆书收藏(2002年9月3日)
于绍良的古陶瓷收藏(2002年9月2日)
程茂全收藏独爱章草(2002年8月29日)
李世扬:藏书十年 乐在其中(2002年8月28日)
老张的"大事"(2002年8月27日)
来春荣和他的铜炉收藏(2002年8月26日)
魏慧娟 雨花石(2002年8月22日)
版画名家话收藏(2002年8月21日)
军旅路上的书画情(2002年8月20日)
艺海寻宝(2002年8月19日)
张宏:从小品画做起(2002年8月15日)
教书 淘书乐在其中(2002年8月14日)
宗同昌和他的古籍善本版画(2002年8月13日)
“玩家”崔珏健(2002年8月12日)
王青路 情有独钟古砚台(2002年8月8日)
董凤树和他的田黄石印章(2002年8月7日)
老阿与铜镜(2002年8月6日)
李伟和他的雕刻博物馆(2002年8月5日)
刘连杭:笔墨翰情寓真迹(2002年8月1日)
李文振和百枕无忧斋(2002年7月31日)
刘艺:与宋代书法(2002年7月30日)
周学文和收藏乐园(2002年7月29日)
情有独钟东北区票(2002年7月25日)
封尼收藏:揭开尘封的历史(2002年7月24日)
辛家锋和他毛笔的收藏(2002年7月23日)
魏金国和他的铜质印章(2002年7月22日)
翰墨留香(2002年7月18日)
怀念恩师(2002年7月18日)
老李和他的老照片(2002年7月17日)
张宏:从小品画做起(2002年7月16日)
收藏情怀(2002年7月15日)
教书 淘书乐在其中(2002年7月11日)
黄伟:寻墨(2002年7月8日)
喜爱漆家具的权莉莉(2002年7月4日)
忆伯父 难回首(2002年7月3日)
占山和他的屏风收藏(2002年7月2日)
宗同昌和他的古籍善本版画(2002年7月1日)
沙志明 醉心姿砂两鬓斑(2002年6月27日)
钱卓和他的古钱币收藏(2002年6月26日)
滕舒翔和他的补子(2002年6月25日)
心结(2002年6月24日)
"玩家"崔珏健(2002年6月20日)
王青路 情有独钟古砚台(2002年6月19日)
董凤树和他的田黄石印章(2002年6月18日)
京剧名家画 数载收藏情(2002年6月17日)
老阿与铜镜(2002年6月12日)
朴实的收藏 朴实的爱(2002年6月11日)
艺海无涯 百年一瞬(2002年6月10日)
四十年后忆先人(2002年6月6日)
千面铜镜 十年倾心(2002年6月5日)
李伟和他的雕刻博物馆(2002年6月4日)
门启承和葫芦的收藏(2002年6月3日)
马福立:爱在社火脸谱(2002年5月30日)
陈仲仁:和时间赛跑的人(2002年5月29日)
陈正东:学画画为收藏(2002年5月28日)
感悟人生 云海东和手炉(2002年5月27日)
白明:赏瓷睦明唐(2002年5月23日)
有情顽石聚仙居(2002年5月22日)
群峰古翠忆故人(2002年5月21日)
从春季拍卖会上了解集邮市场(2002年5月20日)
赵国青:名人书法价在书法之外(2002年5月16日)
马良宇和他烟壶的收藏(2002年5月14日)
张杨 心有千结系马画(2002年5月13日)
玉雕大师--顾永骏(2002年5月10日)
漆艺大师--张宇 、赵如柏(2002年5月9日)
苏绣大师--陈亚先(2002年5月8日)
透过历史看邮品价值(2002年5月7日)
真情永驻觅国宝(2002年5月6日)
李文振:痴在藏苑心自清(2002年5月2日)
老丁的上进心(2002年4月30日)
宜兴紫砂壶(2002年4月29日)
称心"如意"(2002年4月25日)
真情永驻觅国宝(2002年4月24日)
透过历史看邮品价值(2002年4月23日)
马原:清幽暗香话木雕(2002年4月22日)
马明欣与鼻烟壶的故事(2002年4月18日)
丁方:画布上的感悟(2002年4月17日)
陈步一的书画情(2002年4月16日)
李秉银 漆器是我后半辈子的营生(2002年4月15日)
李海涛:大海之恋(2002年4月11日)
霍春阳:收藏中的追求(2002年4月10日)
稽经民: 一心追逐古瓷的收藏者(2002年4月9日)
张扬的笔筒缘(2002年4月8日)
张吉林 解不了的邮市情缘(2002年4月4日)
都本基:寄情书画(2002年4月3日)
刘守本:倾心烟壶四十年(2002年4月2日)
郭庆祥:为投资收藏国画(2002年4月1日)
陶艺 与古琴结缘的人(2002年3月29日)
玻璃鼻烟壶市场价位稳中有升(2002年3月28日)
雷筱永:十年心血淘"吉金"(2002年3月27日)
品茶交友玩收藏(2002年3月26日)
刘晋才:博集古瓷识赝品(2002年3月25日)
心系明清文房用具的王长寿(2002年3月22日)
李雪松与《龚自珍诗卷》(2002年3月21日)
泉州有个锦绣庄(2002年3月20日)
《方继孝:真迹会说话》(2002年3月19日)
苏中大先生的爱石之家(2002年3月18日)
藏友老白(2002年3月15日)
何辉与书画收藏(2002年3月14日)
秦杰的书痴 书缘 书情(2002年3月13日)
赵阳 玩赏花钱说收藏(2002年3月12日)
千面脸谱 多彩人生(2002年3月11日)
民间泥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2002年3月8日)
冯其庸的紫砂情缘(2002年3月7日)
许麟庐:钟爱“小泥人”的大画家(2002年3月6日)
吉正绥:博藏雅赏铜香炉(2002年3月5日)
哈亦奇:情注风筝(2002年3月4日)
谢旭辉的明清粤绣收藏情结(2002年3月1日)
谢旭辉的明清粤绣收藏情结(2002年2月28日)
王启泰的鹤寿绣片(2002年2月27日)
“小灯张”--大红灯笼高高挂(2002年2月26日)
年画世家探宝(2002年2月25日)
沈丽玲--老服饰新时尚(2002年2月22日)
赵琛的月份牌收藏(2002年2月21日)
财神造像的由来(2002年2月20日)
赵炳诚:巧手绞出幸福花(2002年2月11日)
张树言和他的楹联收藏(2002年2月8日)
脸谱集绘--写在脸上的精妙(2002年2月7日)
梁学义的梁票情缘(2002年2月6日)
谢其章期刊在这里得到呵护(2002年2月5日)
齐运通与十二汉砚楼(2002年2月4日)
王鹤浜:家有名砚(2002年2月1日)
清嘉庆彩瓷(2002年1月31日)
为发现而收藏:路东之和他的瓦当大观(2002年1月30日)
《魏建志和他的画法郎收藏》(2002年1月29日)
《梁俊:风车转四海》(2002年1月28日)
严渭渔的“珂罗版”收藏(2002年1月25日)
杨小连的瓷器收藏(2002年1月24日)
陈羚翔藏石(2002年1月23日)
痴迷“秤砣”的郑海生(2002年1月22日)
“红印花”邮票的由来(2002年1月18日)
片羽集珍:贾俊学的藏书票(2002年1月17日)
刘国柱和他的收藏(2002年1月16日)
王启泰:捡瓷片,学鉴定(2002年1月15日)
艺术天地 父子情(2002年1月14日)
颜宏藏玉(2002年1月11日)
董树良老人的收藏情趣(2002年1月10日)
徐福海与碑帖的故事(2002年1月9日)
哈亦奇:收藏风筝是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002年1月7日)
藏邮深处见真情(2002年1月4日)
杜广沛:乐在“戏”中(2002年1月3日)
沈宽:以石为友(2002年1月1日)
房言山的“淘换”乐(2001年12月31日)
李福昌和他的火花收藏(2001年12月28日)
民间现代陶瓷作品欣赏(2001年12月27日)
周杰与水彩画收藏(2001年12月26日)
柯祥云:如痴如醉品“老窑”(2001年12月25日)
沩山脚下话“五彩”(2001年12月24日)
明代民窑青花瓷的市场看涨(2001年12月21日)
中国近现代扇面市场行情和投资前景(2001年12月20日)
酷爱皮影的周树鹏(2001年12月19日)
藏灯人语——张守义的灯世界(2001年12月18日)
田先生和国产老相机(2001年12月17日)
张迎的木雕情结(2001年12月14日)
李殿文的邮票情缘(2001年12月13日)
薛平:一片冰心在紫砂(2001年12月12日)
清代玉器鉴赏(2001年12月11日)
毛界武与猫眼收藏(2001年12月10日)
新工艺在钱币投资上的意义(2001年12月7日)
《刘根泉:老报刊拉近历史的镜头》(2001年12月6日)
许以祺先生和他的乐陶苑(2001年12月5日)
房言山的“淘换”乐(2001年12月4日)
刘中英与雕漆的不解之缘(2001年12月3日)
杨兴元的寻根梦(2001年11月30日)
刘志远:画中自有“黄金屋”(2001年11月29日)
收藏:起飞线(2001年11月28日)
古典家具精品床榻的市场价格(2001年11月09日)
德比克夫妇与古典家具收藏(2001年11月08日)
陈文居和他的巴林石情结(2001年11月07日)
蒋有儒:一生就爱和田玉(2001年11月06日)
钟情岫玉的王雪菘(2001年11月05日)
王钧 :揽古阅今书画缘(2001年11月02日)
方寸之间感受历史(2001年11月01日)
郭成立的“八百铜砚斋”(2001年10月31日)
隋年生买玉的乐趣(2001年10月30日)
美玉如斯(2001年10月29日)
王力军的区票收藏(2001年10月26日)
热衷锡壶收藏的高博达(2001年10月24日)
陆景林和他收藏的皇帝圣旨(2001年10月23日)
“小人国”主人的宝藏(2001年10月22日)
欧金匠:打造可佩带的艺术品(2001年10月19日)
王立新收藏的“主席用瓷”(2001年10月18日)
刘文和的纸币情缘(2001年10月17日)
杨兮:陶器有一种内在神韵(2001年10月16日)
张德武:玉蝉收藏第一人(2001年10月15日)
徐健和他的藏画(2001年10月12日)
王光伟和他的藏品(2001年10月11日)
王连山:爱古家具更爱古家具文化(2001年10月10日)
扬波——圆梦紫檀(2001年10月09日)
太平洋秋拍彩瓷争艳(2001年10月08日)
《石渠宝笈》著录作品(10月05日)
张松岩与木刻楹联(10月04日)
钱卓和他的古币收藏(10月03日)
鲁智勇:与众不同的收藏者(10月02日)
《赵庆伟的“老油画”情结》(10月01日)
刘建业与清代进士墨迹收藏(9月28日)
王长寿和他的古典屏风情结(9月27日)
喜欢紫砂人物的卢工(9月26日)
杨天保和他的世界钱币缘(9月25日)
字画的保存方法(9月24日)
张增义——独爱官窑(9月21日)
俏色巴林(9月20日)
阮飞与白玉(9月19日)
胡妍妍精品就卖好价钱(9月18日)
刘志坚与老相机(9月17日)
陈业和他的银币收藏(9月14日)
刘国民玉中有真趣(9月13日)
刻瓷——陶瓷上的"刺绣"(9月12日)
藏书家老孟(9月11日)
钟表王高振元(9月10日)
陆昕的古籍收藏(9月7日)
田三利和他的民族乐器收藏(9月6日)
金玉本质话万军(9月5日)
李雪松与《龚自珍诗卷》(9月4日)
民间收藏如何进入拍卖会(9月3日)
陈铎与邮品(8月31日)
曹凤元与俏色翡翠(8月30日)
火车设计大师后人的藏画(8月29日)
李岩寻寻觅觅颜色釉(8月28日)
程道德和他的名人墨迹(8月27日)
茅蓓的古典家具情结(8月24日)
刘天明和他的盆景(8月23日)
刘厚宗和他的京胡(8月22日)
李臣的瓷器收藏(8月21日)
胡雁清情系青花磁 (8月20日)
名邮的故事 (2001年8月17日)
如何去画廊买画(2001年8月16日)
点石成金的刘长龙(2001年8月15日)
陈国源和他的"星湖春晓砚斋"(2001年8月14日)
孙建君的雕花收藏(2001年8月13日)
周默与他的黄花梨家具(2001年8月10日)
做碑帖学问的王靖宪(2001年8月9日)
史国良和明清硬木家具(2001年8月8日)
杨实和他的高古瓷收藏(2001年8月7日)
马明欣和他的鼻烟壶(2001年8月6日)
常增书和他的快信收藏(2001年8月3日)
柏涛先生的石缘(2001年8月2日)
赵胜和他的火花情结(2001年8月1日)
梁老和他的奥运情节(2001年7月31日)
张来福的瓷器收藏(2001年7月30日)
李近朱和他创作的专题邮集(2001年7月27日)
马未都收藏的官窑瓷器(2001年7月26日)
段云松与紫砂壶(2001年7月25日)
刘天宝和他的艺术古盆(2001年7月24日)
王金华的绣品收藏(2001年7月23日)
六小龄童的邮票情缘(2001年7月20日)
吴增福的矿物收藏(2001年7月19日)
赵炳才的投资与收藏(2001年7月18日)
“琴的故事”(2001年7月17日)
陶学中的书画收藏(2001年7月16日)
常增书和他的快信收藏(2001年7月13日)
画家艾轩的民窑瓷器(2001年7月12日)
金铁路和老爷相机(2001年7月11日)
李龙云和他的瓷器收藏(2001年7月10日)
画家杨延文的木器收藏(2001年7月9日)
爱国之心随时间跳动 ( 2003年6月17日)
主持人:钟表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最精致的技术之一。如今,人们可以轻易地买到一块表,看着指针的跳动,但是看不到它的历史。从十几岁开始跟随古董表商走南闯北,游历各地的梅强年先生,收藏有指针已经持续跳动了一百多年的“古董表”。60多年的人生经历,梅先生懂得了时间的宝贵,也懂得了收藏古董表也就拥有了时间与历史。
解说:梅强年先生出生在澳门, 8岁时他在澳门新马路一家有名的钟表行的玻璃橱窗前久久的伫立,被橱窗里陈列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所吸引,看着那滴答滴答不停行走的指针,年幼的他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拥有一只漂亮的表。后来,全家辗转到了香港,十几岁的梅先生就跟一位摆钟表摊的老师傅学习修表技艺,在他16岁的时候。
梅强年:我碰到一些外国人,那个老板他看我对那个手表那么亲近,问我有没有机会跟随他到外国去上班 做事。那时间,就跟我母亲她说好去外国,现在您那么辛苦,你们家里那么多兄弟,我们家里是八兄弟,他叫我好赶快把握这个机会。我说那好了,跟外国人去流浪了,一流浪到现在差不多跟随他做钟表,流浪得差不多超过50年了。在这个50年当中我干脆他跟着去做钟表了,我那时间16岁跟他干起。一共做了大概40多年。
解说:这个外国人原来是一位著名的古董表商,他在瑞士、英国都有表厂。于是梅强年先生就跟随他远涉重洋去了欧洲。在以后的日子里,恩师带着梅强年走南闯北,游历了世界各地,传授给了梅强年许多古董表知识,包括古董表的维修以及如何鉴别和欣赏。
梅强年:这个表是150多年的了,那个小怀表挂在狗头上,但是那时间用铁做的,就是现在打枪的那个枪“啪啪”那种枪,那个铁做的,用搪瓷表面做的,这是150年的表。
解说:古董表有着特殊的“外观”和“感觉”,它们本身就代表着历史和数百年如一日的忠诚工作。梅强年先生向我们介绍说,大多数1800年到1900年制造的钟表具有很高的品质,如果保养和维修的好,可以不停地走上几个世纪。
梅强年:这个钟的12点52分,怎么看呢?12点52分,这个是用数码的,这个钟已经超过125年了,这是德过制造的,这是没有指针的,那上弦在哪里呢?就是在底部上弦,底部这样上的,是这样上弦的。但是这个钟还是在120多年前发明的,不多了。但是是有发条的没有指针的,但怎么调钟呢?是当中用这个轴来调,是这样调时间的,这代表调针。
解说:具有百多年历史的钟表如今还能够滴答滴答的走动,梅强年先生从少年到壮年,勤奋刻苦学习积累的古董表的收藏鉴赏知识与日俱增。
梅强年:我们从外国回来,看到中国很多人说,哎,梅先生,有没有戴着五只佛手的手表哇,我说,什么是五只佛手?就是劳力士吗,我说,那不是佛手,那是手掌,是德国厂家,劳力士的起造人叫,他是德国人,从1905年到英国谋生,到英国谋生这段时间呢,碰到他姐夫,那时候发明了劳力士,那时候没有王冠,只有手掌,就用手掌做标志,这个就好像是这个小王冠一样,手掌。就是这个,后来才变成王冠,但是这个表就是他那个厂用K金做的,但是那时机械跟现在是不同的,这里边的机械跟那个,好像我们中国拍的古装戏,那个擒龙王,那个“金钟罩”,把那个头拿下来,那时机械是封闭的,这个机械封闭。还有那时间还没有发明螺丝的,现在(这个)劳力士是没有螺丝的,这个没有螺丝,那时没有王冠附在这个(上面),这个是1940年的表。
解说:梅强年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游历中,所到之处只要见到具有收藏价值的钟表,他总是倾其所有将钟表买下来,他牢记恩师的教诲,搞收藏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今天买下的东西,明天它的价值即使翻倍也不要买出,在梅强年先生的藏品中,奥运会的纪念手表是他最难忘的藏品之一。
梅强年:我买了一个奥林匹克手表,就是1956年,这是在墨尔本举行的1956年奥运会,但是这个表是1956年的,1920年这个时候的赫尔辛基(奥运会),赫尔辛基举办时都是欧米茄赞助奥运会,但是1956年这个特别,因为它底下有数码,16届的数码,还有背部有五环的,那时间我们配的是1000美金,我在这个书本上写下来,我记得。我配两个,1952年配一个,1956年再配一个。奥运会到现在很快明年就是104年了,在雅典举行。我是要等到我有机会能够在世界上再收藏到几个的话,(特别是)2008年的时间我们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举办的奥运会,能够有机会等到那时间,我愿意把这个手表补上,作为祝贺我们伟大的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希望我有机会等到,如果真要有幸到了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我最开心。
解说:梅强年先生心系着祖国,一颗爱国之心始终在跳动,1988年他全家回到香港定居,2002年梅先生已经年近七十,梅先生把他收藏的古董表带到了上海。在上海成立世界古董表艺术研究会,就是想让世人领略世界钟表的渊源流畅,领略钟表文化隽永的历史魅力。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
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