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台湾] [台湾故事] [百家姓] [寻亲絮语]
 

孟子故里话孟姓

  在山东省曲阜市众多的姓氏中,孟姓是一个大姓,孟氏后裔有3万多人,分布在曲阜市区和各乡镇。位于曲阜市城南的小雪镇凫村,这里聚居的孟氏后裔达5000多人。早在公元前372年,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出生在这里,所以,凫村又被称为"孟子故里"。

  据史料考证,孟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的后代,系周代姬姓王族,春秋时期为鲁国公族。

  曲阜市孟子研究会秘书长 孟昭正:孟姓的形成,在《孟子世家谱》中记载,孟姓是鲁公族的后人,就是说,鲁桓公的儿子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弟兄三个,当时掌握国家的大权。其中孟孙氏他叫庆父,庆父传了五代后,到了孟献子,因为他已经失去了 大夫的阶层,根据周礼的规定,平民就不能沿用原来的姓氏,这样就终止了孟孙氏,开始姓孟,所以,孟姓一直到孟献子时才开始形成了孟姓。到了孟子这一代,因为孟子是伟大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所以后人们就把孟子作为孟姓的一世祖。

  自一世祖孟子起,孟氏后裔源流连贯,世代井然,至今已繁衍了80多代。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并且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公元前289年,孟子去世,享年84岁。后人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在一起,称作"孔孟之道"。

  曲阜市孟子研究会理事长 孟宪山:孟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就埋在马鞍山的山脚下,也就是现在的孟母林。当时有许多人经常到这里来上坟,挖坑、埋人。孟子就经常学发丧,所以,孟母就认为这里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为了教育孟子,不惜多次搬家。第一次就搬到了邹城的庙户,庙户正好是一个集市,做买卖的吆喝声很多,当时可不像现在一样,人们对做买卖的感觉到不太好,孟子又一次搬家,结果邻居是一个杀猪的,邻居成天帮助人家杀猪,孩子们就演习杀猪,捆这个,绑那个。孟母一看这个还不行,又一次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她认为这个地方对培养后代,对教育孟子,这个环境很好。孟子平时就在学校窗前门口,看老师是怎么教书。有一次,老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提问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老师就发现这个小孩经常过来,问问他,结果孟子都答出来了,老师认为孟子很聪明,当时孟子家里又上不起学,老师就免费收了孟子为学生。所以,孟子的思想由于当时他家庭贫寒的原故,所以,他的思想就很接近群众,他的"民本"思想,是他最主要的思想。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一个做人的依据,就是大丈夫的标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富了应该做一些好事,不能光做坏事;你再穷,但是不能改变意志;遇到强敌,遇到什么困难,不能屈服,这才是男子汉。

  孟氏后裔起初主要聚居在山东和河南两地,东汉时逐渐迁徙到浙江、湖北、四川、福建、陕西和甘肃等地;隋唐时期,又陆续迁移到江苏、河北、湖南和广东等地,子孙遍及大江南北,形成众多的支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在当今中国百家姓中,孟姓名列第84位。

  孟姓在中国历史上人才济济。除了孟子以外,战国时期有墨家巨子孟胜和勇将孟贲;西汉今文易学"孟氏学"开创者孟喜;五代建立后蜀的孟知祥;唐代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和孟郊;南宋名将孟珙;明末对曲作家孟称舜;近代史学家孟森和教育家孟宪承等等。

  曲阜市孟子研究会会长 孟繁亮:明清时候,有一些孟氏后裔从福建等地到了台湾,大致分布在台北、台中和高雄一带。台北也建有孟庙。1948年前后,孟子的74代嫡孙孟繁骥去了台湾,他们在那里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纪念我们的祖先孟子。

  提示:

  孟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的后代。

  孟姓主要历史人物有:孟子、孟胜、孟贲、孟喜、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孟珙、孟森和孟宪承等。

  明清时期,孟氏后裔开始定居台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