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毅和她的慈光幼稚园 在湖南湘潭慈光幼稚园,小朋友们见到园长,都喜欢围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旁;林周毅原名周毅,浙江黄岩人,1945年到台湾后随夫姓改名林周毅,但小朋友还是按大陆的习惯叫她周园长。和天真的孩子们在一块,也是林周毅最快乐的时光。这份别人难以体会的快乐,已经伴随这位80多岁的老人长达半个多世纪了。 1937年,在浙江大学读一年级的林周毅,因为抗战爆发,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5期,1939年在重庆毕业后,先后担任战时儿童保育院主任及重庆卫戍司令部妇女习艺所所长,当时重庆正遭受日军的狂轰滥炸。 慈光幼稚园园长 林周毅:天天炸,天天炸,炸了四十天,惨得重庆炸得几条街都不能开门,没有人开门了;母亲找不到儿子的,儿子找不到妈妈的,太多太多,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军校的同学(决定)办个托儿所好了,自己做饭,自己帮小朋友洗衣服,自己做保姆,自己做老师,都是我们几个同学自己做。 林周毅给这所幼稚园命名为"慈光",幼稚园一直办到抗战胜利。她自己也没想到从此自己的生命竟与幼稚园结下不解之缘。抗战胜利后,林周毅带着慈光幼稚园的招牌与丈夫来到南京,原来准备在南京继续开办幼儿教育,由于不久丈夫调往台湾,林周毅也跟随到了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台北的慈光幼稚园终于在一块荒地上建立起来。 慈光幼稚园园长 林周毅:(台北)南区的幼稚园最大的就是蒋经国的侄女办的,很大,我们就在她的附近,她的地区好,我的地区很差,结果办起来以后,她和我的学生差不多,从30几个学生开始起,慢慢办到600多人,前后办了40年,非常艰苦的。 台湾的慈光幼稚园四十多年不断发展,在台湾几十年,林周毅和丈夫无时不思念自己的故乡。1985年和1987年,林周毅和丈夫林毅先生两度返回大陆探亲,故乡的巨大变化,激起了他们叶落归根的念头,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激发了老人再度创业的雄心。在第二次探亲时,林毅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但林周毅回大陆办幼稚园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为了纪念丈夫,林周毅把在大陆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放在了丈夫的故乡――湖南湘潭。经过四、五年的努力,湘潭慈光幼稚园于1992年月开园,整洁美丽的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马上吸引了众多的家长。 为了办好幼稚园,林周毅想尽了一切方法。 林周毅在园务会上讲话:我给每个人发一个本子,每个老师睡觉以前一定要写一张字,练习,练习以后,星期六交给我,让我批阅了。 由于年岁已高,幼稚园日常管理由林周毅的儿子负责,但她仍然经常到班上听课,家长开放日,她也和小朋友家长一起,坐在课堂,与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那份喜悦。和孩子们在一块儿,看到孩子们天真纯洁的笑容,更是她最快乐的时间。在家长们的要求下,湘潭慈光幼稚园又增设小学,小学的办学质量也在当地名列前茅,赢得家长们的赞誉。 家长:这都是周毅班的家长,孩子们写了些感谢的话。 林周毅:谢谢,我要戴上眼镜慢慢看。 家长:几十岁了,在大陆投资办学,很不简单,是我们难以想像的。 家长:对我们园长对我们家长和小孩的关爱表示感谢。 林周毅:老师教小孩子嘛,是应该的,各位太给我面子了。谢谢。 在湘潭积累了回大陆办幼稚园的经验后,1995年,林周毅在自己的家乡浙江黄岩办起了在大陆的第二所慈光幼稚园,同样在当地获得欢迎;在当地政府的盛情邀请下,林周毅接着又在杭州、宁波办起了更漂亮、规模更大的幼稚园。回想起在台湾办慈光幼稚园四十年的艰辛,林周毅自己也没想到在大陆不到十年,慈光幼稚园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 林周毅谈台湾幼稚园越来越难办和大陆的发展:我这所幼稚园在台湾办了40年,前前后后有7个老师出去自己办幼稚园,前三年我回去看,只有一个(还在办),其它六个都关门了。大陆是进步了,各方面都进步了,政府对我也很优待,这样子办幼稚园发展是很快的。 台湾的慈光幼稚园,四十多年间共培养近8000人;大陆的慈光幼稚园从第一个幼稚园开园算起转眼也快十年了,林周毅有个心愿,有生之年争取能在大陆也培养出同样多的学生。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