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丝路画语》之十八:克孜尔尕哈——烽火英雄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7日 17:19 来源:CCTV.com

  古道。夕阳。荒原。沙丘。我不知道,除了没有悲凉的马嘶和雁叫,没有哀怨的胡笳与羌笛,这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这飞扬迷漫的尘土黄沙,和两千多年前的暮秋黄昏有什么不同。

  走出出租车,向前望去,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就耸立在荒原上,干涸龟裂的宽阔河床边,一座边缘被刀一般切割的高地上。它离库车县城即古代的龟兹城,仅仅十多公里,高约15米,是丝绸之路天山南路上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好的烽燧遗址。两千多年了,它,似乎被凌厉的秋风吹出一种古老和沧桑。怎么看,它都像一根巨大的鸡巴,那么卓绝突兀,那么苍劲挺拔,直溜溜地戳向天空,昭示着曾经的雄壮和辉煌。

  这里,骑奴出身、老成持重的大将军卫青来过,少年得志、叱咤风云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来过,戎马一生、壮志未酬的飞将军李广来过,凿空西域的博望侯张骞来过……他们屯田垦荒,安寨扎营,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 他们跃马扬鞭,拓疆开土,驱逐四处烧杀劫掠、连年侵扰的匈奴,打通丝绸之路,护卫着乌孙、康居等藩属,使四周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歌舞升平。

  那时,台上有哨兵瞭望,台下有武士出没。顶端是木栅栏围护的望楼。台是夯土建筑,夯土层中夹有芦苇和树枝,好像三合土中的钢筋一样,使夯土更加坚固,形状犹如双塔。而每隔几个烽火台,都建有亭、障,是小城堡式的屯兵点。遇有紧急敌情,即举烽烟,邻近各烽火台便遥相呼应,全线戍兵即刻横刀立马,整装待发。警戒信号分为六种,即蓬、表、鼓、烟、苣火和积薪。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则昼夜兼用。遥想当年,烽火熊熊,狼烟滚滚,战鼓咚咚,“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是何等的豪迈和激越!

  而今,岁月就如同干涸的河流,历史仿佛龟裂袒露的河床,周围依然是亘古不变的荒凉。将士们遗下的白骨就散落在黄沙石砾间。风侵雨蚀,使它颓败衰朽,然而它又是如此不甘,坚忍不拔。尽管,它再也不能勃勃怒张,喷射烟火,点燃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仿佛古代阳物崇拜的遗迹,它令人缅怀昔日的壮伟和雄风。它是颓败的,衰朽的,而又是雄奇的,悲壮的,它要戳向比老妇人子宫还要空荡荡的天空,直到风侵雨蚀将它消磨殆尽。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哦,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我不该打的,我应当骑马,最好是骑着白马来——最好是戴盔披甲,一手执辔,一手高举着火把,一溜烟尘,一声唿哨,在秋风中打马——疾驰狂奔,来点燃这大漠边关的烽火狼烟!

  让这寂寞荒凉的戈壁沙漠骚动起来,让那些久居和平岁月的人们,从慵懒淫逸甚至糜烂骄奢的大梦中醒来,宵衣旰食,惕厉奋发,直追那些尘烟中远逝的英雄!

  让烽火点燃落日,照亮荒原,唤醒沉睡的群山,唤醒枯草荒沙间不灭的英魂,让他们都回复青春少年,戎装待发,扬鞭奋蹄,引来大河奔流、沙漠泛绿,重现马背上的威武雄姿,托起冉冉升起的朝阳!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