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玉石之路 > 正文

第六章 玉石人家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6日 16:44)

  在和田考察期间,我们见到了这次科考中的第二位奇人。

  他是由当地有关部门帮我们找到的一位收购玉石的老人。他叫肉孜·买买提,今年六十多岁,干了四十多年的玉石收购工作,其祖父、父亲和儿子都是当地有名的玉石收购专家。四代传人,可谓玉石世家。

  肉孜像所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一样,刚见面就领我们去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的名字用维语翻译过来叫“伟大的父亲”,为什么叫这名字,当地人也说不清。这个小山村有一条山涧,绕村而过,是出产籽料的白玉河的一个支流。拾玉采玉,就是这个小山村的主要生活来源。进了村,我们发现,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放着一堆码得齐齐整整的石头,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更多的是绿色。肉孜老人告诉我们,这石头就像是商店的招牌,说明这里有玉石可卖。


肉孜老人(左一)和村庄里的收玉人打招呼

  有肉孜老人的帮助,科考队如虎添翼,很快熟悉了这里。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向他打招呼,而他也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很随便就推门而进,大声嚷嚷几句,又退了出来,带我们向下一家走去。村里收玉的人对我们这些“外来户”十分慷慨,拳头大小的玉石,随意拿走,分文不收。这情景与和田集贸市场的斤斤计较场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家藏的青绿色大玉石

  我们很快就发现了重要线索,村里一位老人带着肉孜来到一个深宅大院,所谓“深宅”,就是院子很大,进去都是葡萄架搭起的走廊,曲曲弯弯的进了一处门又一处门。维吾尔人的房子很有特色,向阳的一面,几乎都是大敞着,没有门窗,连墙也没有,就像内地会馆里的古戏台。这家主人是个十分魁梧的中年人,他领我们进到最里面的一个院子,只见院里有一块半米见方的东西,用布和铁丝围着,松开铁丝,把布一层一层揭开,里面露出一块青绿色的大玉石,估计大约有两吨半重,是典型的山流水。这么大的山流水是非常少见的,这家主人让家人取来一桶水,一瓢一瓢地把玉石从头淋到脚,在水的滋润下,玉石变得光彩晶莹。几位玉石专家饶有兴致地围着玉石,古方等专家说,从这块玉石的纹理和形状看,是上好的雕琢用料。

  “是真的玉吗,多少钱?”我们小张第一个问价,看来他的“毛玻璃阴影”还没有散尽。

  “二十万元。” 玉石的主人开了价。

  古方等专家纷纷感叹,“咱们没有大卡车,要是有车拉回北京,一出手最少也值两百万元,雕成器物就更值钱,怎么也值近千万。”

  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痒痒得,一个个直发呆。看来是在盘算着用这笔钱能干什么吧。

  村里的老乡告诉我们,他们在山里发现这块玉之后,扎了一个木排,下面放了八个汽车轮胎,顺着山水一共费时二十五天才运到村里。


老乡家收藏的墨玉

  老乡介绍,过去如果从山里捡到比较大的玉,为了防止玉石被碰撞破损,就先杀一头驴,用驴皮将玉石包裹起来,外面捆上多道绳子,经官方的采玉人鉴定后,原封不动地运到京城。由于采用新鲜的驴皮包裹玉石,上面的血迹会沿着玉石的一些缝隙浸到里面去,京城负责采购玉石的官员看到浸有血色的玉石,就会认定为玉石完好无损。后来,许多玉石玩家也往往将玉石包裹在被宰杀的狗或驴的皮里面,把它埋在土中数年,让血色更好的沁入其内。据说,这种带有血色的玉石,价值连城。


玉石主人给玉石浇水

  我们在老乡家看到的玉石是一块质地纯净的墨玉,重达两吨半,像这样大的玉石,在村里我们一共看到了三块,另外两块虽说没有第一块那么大,但也是足有两吨左右的大家伙。玉石的主人们把它们宝贝似得放在院子中心,每天还要给它们浇水,让玉石保持润泽。

  收藏第二块大玉石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全家三十几口人的生活都靠儿子们从山上或水中拣回的玉石。这几年玉石的价格上涨,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盖了许多新房子。我们看到,他家的门窗上刷的漆都十分鲜艳,看来这也是新房。

  新一轮的和田玉收藏热的确兴起了。我们曾经参观过一家和田玉专卖店,店员告诉我们,近几年来,和田玉器的销量每年都有近50%的销售量增长,各种品质的玉器价格也逐年攀升,以羊脂玉为例,1990年1公斤顶极羊脂玉价格只有180元人民币;十年后,1公斤顶级羊脂玉的价格则达到了20万元。十年间里,价格涨了1111倍!

  玉石价格看涨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里都有了点钱,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当然也不能缺乏,于是就开始了对美的追求,而玉石恰恰迎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另外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真正上好的玉石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不过,尽管玉石上品越来越少,近几年还是不断有大发现。地质专家推测,目前已经开发的玉石资源尚不及玉石蕴藏量的万分之一,只是由于寻找和开采的难度太大,玉石才依然十分稀有。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立方米,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204.05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我国的玉之最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山西湖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的小石刀,估计为距今8000年前的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装饰用彩石玉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璜、珠、坠等,估计为距今6800-7000年前的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之玉器。营玉鳖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年-1644年)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镂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避邪。皆以和田玉制成。

  自古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件玉制品:《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故宫博物院宝馆,青白玉材质,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00多公斤,由清代扬州玉工制作,前后共用了十年时间完成。

  中国最早的大件玉器:元代《渎山大玉海》,现存北京团城玉弓亭内,重3500公斤,高0.7米,直径1.35米,椭圆形经围4.93米,底深0.55米,壁厚0.22米;酿酒三十余担,传为忽必烈酿酒器物。

  我国最著名的琢玉大师:明代末期的陆子冈。

  我国最早的一部金石学图录:吕大临编撰之《考古图》。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玉器目录:元代《古玉图》,成书于1341年。

  我国第一部古玉学术研究专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吴一薇编撰之《古玉图考》。

  中国最大的玉王:长7.55米,宽6.95米,高5.7米,体积106.8立方米,重量为267.76吨,为1984年辽宁岫岩县内所采掘,形状不规则,质地细腻,有深绿、绿、浅绿、红、黄、黑六种颜色,这是我国最大的一块玉石王,需要有15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围上。

  中国最大的水晶王:屹立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院内的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苏东海县房山镇拓塘村。

  肉孜老人手上有一块爷爷传下来的羊脂白玉,这块玉可谓传家之宝,从不轻易示人,只是由于考察队的到来,肉孜老人才把这个宝贝拿了出来。这块和田玉洁白如脂,是老人收购玉石的基准,无论多么好的玉,只要把它与收购的玉石一比较,优劣立判。按老人的说法,他收购的和田玉至今还没有一块能够比过这块羊脂玉的。


肉孜老人祖传的羊脂玉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出产玉石,惟新疆白玉独占鳌头。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其中羊脂玉因色似羊脂,质地细腻,特别滋润光泽,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产品,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听说我们要去白玉河源头,老人告诉我们,去一趟实在是太难了。老人近四十年的收玉生涯,其中有二十年是在山上度过的。他告诉我们,有一次去白玉河的源头,突然暴雨狂风大作,干涸的山谷洪流遍野,他骑的毛驴也被山水冲走了。几个人全身贴在岩壁上,紧紧地扒住岩石,山水从袖口中流进,从裤管流出。山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所带的装备和食物全部被冲走。饥寒交迫中,他们在山路上泥泥水水爬行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山下,老人说起这些,至今还感到心有余悸。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