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年的味道 > 正文

快乐的方糖 【天虫21】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31日 13:34)

  入夜,听寒雨敲窗,躬成大虾般的身子窝在暖暖的被里,一闭眼不禁想起同事的问话:快放假了,今年在哪过年?去不去老家?“年”仿佛伴着雨声答答答地从容而来……

  “又到年关了”老爹那厚重而略含烟草味儿的话仿佛就在空气中,儿时过年的点点滴滴如一张张黑白照片慢慢在脑中清晰起来。

  “一年忙到头,过年忙张嘴。”辛勤劳作了三春与一秋的乡亲们在腊月里也要为“年”着着实实忙乎一阵子。

  过了腊八,老爹就张罗着把自家的豆子搬出来,淘洗干净,装在水桶中泡上一天一夜,待豆子吸饱了水鼓胀着身子,一大早便担上它们送往邻村的豆腐坊。一家起头,则户户都陆陆续续地把年豆腐磨回来了,用干净的水桶养着,隔段日子换上清水,白白香香的豆腐能从腊月吃到正月。天寒地冻的冬晚,母亲常爱用酸菜烧豆腐来为我们兄妹解馋。也曾好奇地问过母亲,为什么过年都得磨豆腐啊?母亲的回答总是“吃贝”。

  老爹与母亲,各忙各的。到腊月二十六左右,母亲则把年年留着的“糕头”拿出用温水泡开,为蒸馒头做准备了。化开糕头,然后和面。满满当当的一脸盆,看母亲用力地将它们和匀再装到匾里,用布盖上。我插不上手,但总爱围着母亲问个不停:“糕头”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马上就做?什么时候可以包馒头了?母亲支不开我就说没有“糕头”馒头就蒸不起来了,现在要等,等“糕头”来了就可以蒸了。我总是没有耐心,过会儿就偷偷掀开匾上的布,看看“糕头”来了究竟什么样子?看不出什么变化就只得找伙伴玩了。蒸年馒头是件大事,在母亲看来这样的事小孩子帮不上忙还碍手碍脚的,不如一边玩去。但我还是喜欢围着母亲转。待经验丰富的母亲说,“糕头来了”全家便行动起来,老爹照例是准备柴火,劈柴引火,先烧开一锅水。母亲在长长的桌上摊开发好的面,旁边摆只装了碱水的小碗,还有些面粉和一大盆菜馅。我在母亲的吩咐下拿来闹钟看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了,切、搓、捏,看面团在母亲手里又温顺又听话,由面团变成面皮儿又眨眼工夫成了一只旋着花边的小面团。看得我小手痒痒的,母亲就说,学着包吧。得到准许便也大模大样地在一边忙乎起来,面团粘手了,就抓点面粉。看小面团在手心任我拿捏,原来包馒头一点也不难啊,把面皮儿摊在手心夹一筷子馅顺着皮边一点一点捏过来,捏过一圈,馅儿不见了,旋出的面皮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呵呵,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还忙不迭地送到母亲面前想得到几句夸赞。此时专门烧火的老爹就提醒我:快看时间,几点几分,记好啊。母亲利索地把包好的馒头装笼上灶。老爹则添柴旺火,整个灶披间热气腾腾雾气弥漫,渐渐的丝丝混合着肉和发糕的香味儿随着腾腾的热气在屋里弥散开。约莫二十分钟,开笼了。呵!全不是原来的模样了,挨挨挤挤、白白胖胖。母亲就掰点尝尝,满意了,全家高兴。母亲就说馒头蒸得好,来年的生活好,大大小小狗头狗脑。大人总有他们的理儿,一套一套的。我呢,照例会对准馒头的尖尖点上一点红,犹如小女孩眉心的胭脂。一笼一笼,蒸完馒头母亲还爱蒸点寿桃,整整忙活半天。

  蒸好年馒头,母亲算完成了一件大事但又忙着去拆拆洗洗,屋里屋外掸尘,等老爹把肉买回来后又张罗着做肉圆了。现在人们给了个形象的名字“狮子头”。老爹呢,就爱往街上跑,一趟一趟,买些年货。此时,路上的行人也像牵了线一般,来来回回。老爹今天买些花生粉丝酒盐,明天买些瓜子糖果糕点。喜欢年画,爱看古装戏,总是抱回来一幅幅好看的年画,如《西厢记》《红楼梦》《天仙配》等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母亲又要忙着包馄饨了,就吩咐我和哥哥打糨糊贴年画贴对联。老人们说“年”是很凶猛的怪兽,只要在门上贴上门神,“年”就吓跑了。这个怪兽怎么凶猛啥样子我们谁也没见过,只是乐得跑来跑去帮父母做事,乐得要过“年”了好玩好吃也有新衣服穿。在那“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的岁月,惟有过年了才能“新”上一回,怎么不乐呢!快乐在孩子们的眼里就那么简单,全不懂父母为一家老小能过个好年而费的心思,也不知父母一年来的辛酸劳累。我抹糨糊哥哥张贴 ,把“当心火烛”贴到灶头旁,稻囤上是“五谷丰登”,鸡窝猪圈贴着“六畜兴旺”,堂前的大门往往是“书香门第春长在,积庆人家庆有余”。老爹还喜欢剪纸,在大门框顶贴上一排红须飘飘的剪纸,我和哥哥把“福”字倒贴在堂屋,再顺着墙贴满连环画。整个家被装扮一新,最后一道“工序”是从村头摘几枝侧柏,把长生果染红了,挤开一点小口,咬住侧柏叶,再把它们插在大门上,青枝红果,吉庆祥和。忙完这一切,就等除夕的团圆饭了。

  除夕这天,中午祭祀祖宗,晚上全家吃馄饨。祭祀祖宗这样的大事由老爹一人张罗,很庄重。八仙桌上摆好祭品,很简单的几样:一条鲫鱼、肉、豆腐、青菜。放好碗筷,老爹点燃香炉上的烛火,我们虔诚的磕头、许愿,愿祖宗保佑一家平平安安,母亲不忘唠叨几句:要我们好好读书,要对得起祖宗。老爹去大门旁烧纸钱,红红的火焰跳跃着,纸钱化着灰随风散飞。祭祀完祖宗,我们就可以围着桌子美美吃上一顿了,母亲又会说,吃吧吃吧,一年忙到头,今天好好吃吧。我们只顾着吃全不理会母亲说此话的心情。现在想来,平常的日子太苦了,哪天能像除夕这天既有肉又有鱼可以痛快地放开肚子美餐一顿呢!所以儿时的我们盼着过年,“年”来有多少快乐啊。“年”就如钱老说的,是那诱人的方糖,在这块“方糖”的诱惑下,我们一天天长大,长大了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的辛劳甜酸。

  除夕晚上是传统的馄饨,“馄饨馄饨,一年到头,安安稳稳”。(即便现在,每逢开学,大人们再忙也得为自家孩子包馄饨,把所有的期盼都包融进去。)晚饭后,母亲还要忙着炒年货,瓜子、蚕豆、花生,一样样炒过来,满屋飘香,再搓喜团包汤圆。整整忙完除夕,辛劳了一年的母亲才可以轻松地坐下歇歇。平时严厉吝啬的老爹会笑嘻嘻地为我们发压岁钱,一毛两毛,最多有五毛算是太得宠了。而我们却异常兴奋,藏好压岁钱,把新衣服试了又试,恨不得穿着睡觉,等老爹再扫完最后一把地,燃放完鞭炮,就算真正送走了这一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初一在噼里啪啦连续不断的爆竹声中终于醒来了,兴奋异常的我们早睡不住了,赶忙起来给父母拜年。这天,是所有母亲的休息日,平日早早起床的母亲在正月初一可以多睡会儿,或者披衣坐在床头身边摆着年货等后辈来拜年。平日不会做饭也从不做饭的老爹要为一家人烧开水,下汤圆,然后大开大门,燃放爆竹迎接新年。我们激动得草草吃完赶忙去家家户户拜年了,拜年要赶早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见面送上祝福开心一笑。这一天家家门户大开,要把快乐写在脸上,不提旧债不埋旧怨,一村都洋溢着新年的快乐祥和喜庆。拜完了乡亲,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你……”

  “冬天已经走远,带来春的消息。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你……”

  新年的祝福仿佛就在耳边,“年”这凶猛的怪兽,在孩子们的眼里永远是那“快乐的方糖 ”,引诱着我们告别昨天、自强不息,穿越人生的风雨,走过一春又一春,走向明天的辉煌。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王卉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